简单讲讲怎样才能养好种鹅,养鹅人可以看看

雏鹅开食的饲料可用2份切细的青草或菜叶加1份碎米(碾碎泡软的稻谷、玉米或煮至7成~8成熟的米饭均可)混合均匀,而后将混合好的饲料撒在浅食盘或塑料布上,供雏鹅采食。5日龄~10日龄可用20%~30%的米饭或混合精料加70%~80%的青草或菜叶,2%~3%的谷粉、0.5%的贝壳粉和0.3%的食盐;11日龄~20日龄,精料与青料搭配比调整到1∶4~1∶8;21日龄~30日龄可调整到1∶9~1∶12.1日龄~10日龄每天喂8次~10次,11日龄~30日龄每天喂5次~6次。雏鹅消化道短,生长发育快,夜间须加喂“夜食”.一般15日龄前每天加喂2顿夜食,15日龄后每天加喂1顿夜食。雏鹅1周龄后可选风和日暖的天气短途放牧,放牧时间分2次,分别安排在上午和下午。每次放牧时间开始不宜过长,约控制在半小时~1小时,以后随日龄增长而适当延长放牧时间。阴雨天应停止放牧。
种鹅的饲养雏鹅养到1月龄左右即进入中鹅阶段。中鹅消化器官发育完善,消化能力增强,应以放牧饲养为主。放牧时以200只~300只一群为宜,鹅群过大,容易造成鹅只采食不均,影响鹅群整齐度。放牧时应让鹅慢慢采食,不能乱赶乱追,防止踏残跌伤和采食不好。放牧时间以每天9小时左右为宜,上午5小时~6小时,下午3小时~4小时。夏季天气炎热,中午阳光直射,不可整天放牧。一般清晨出牧,上午10点左右收牧,中午进行补饲;下午15点以后再放牧,傍晚时收牧。有水源的地方要合理安排饮水时间。每次应让鹅吃饱后,才能让其饮水。一般让鹅饮到食道膨胀到喉头下方才能饮饱,最好每天上午饮2次,下午饮3次。每次饮水时间半小时左右,上岸休息30秒~60秒后继续放牧。中鹅生长发育快,食欲旺盛,如牧草资源不足,应适当补喂青草或混合精料。混合精料以玉米、豆粕等为主,再适量添加骨粉、食盐、矿物添加剂等物质。
种鹅的饲养在冬季和休产期,应使种鹅得到优质的青绿料,适当补充精料即可。一般在产蛋前4周开始改用种鹅日粮,饲料粗蛋白质水平为16%~17%.在整个繁殖期间每天每只种鹅按体重不同喂给250克~300克的混合粉料,并全天供应足够的优质粗饲料。2年以上的种鹅主要靠放牧粗料为主,适当补饲少量精料。公鹅喜欢啄斗,编群最好在繁殖季节之前,以免临时编群引起骚乱,影响鹅群受精率。抓好产蛋期管理 提高种鹅繁殖力配种公母比例适当一般大型鹅种公母比为1∶3~1∶4,中型1∶4~1∶5,小型1∶6~1∶8.有些品种的公母鹅体格相差悬殊,自然交配困难,受精率低,可采用人工辅助配种。有条件的种鹅场可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配种,可提高种蛋受精率和饲料报酬。
合理补充光照一般光照时间13小时~14小时,光照强度每平方米25勒克斯就能满足鹅产蛋、配种需要。把光照时间适当延长到14小时~16小时,可使鹅产蛋期延长,提高产蛋量,增加全年种蛋量,提高种蛋利用率。供足营养种鹅繁殖期须供给营养全面的全价日粮。每千克精料含代谢能11.34兆焦~11.76兆焦,粗蛋白质16%~17%,钙、磷比为2.5∶1~3∶1.日粮应以优质青绿多汁饲料和混合精料为主,同时适当补充维生素、矿物质饲料。科学配种鹅是一种草食水禽,其早上在水上交配比在陆地上交配有较高的受精率。因此,放牧的理想水面是水深0.7米~1.0米缓慢流动的清洁水。一般鹅群在1公6母的比例下自然配种,可得较高受精率。若发现有几只母鹅的蛋受精率低,可能是与之配种的某一公鹅有问题,应及时撤换;如个别母鹅的蛋受精率低,可能是失配,应采用人工辅助的方法配种。人工辅助配种应在产蛋后不久进行。这时精子容易在输卵管中运行前进,利于提高受精率。
抓好种鹅的疫病防治小鹅瘟是危害鹅的主要传染病。预防时可在种鹅开产前30天肌肉注射小鹅瘟疫苗,所产种蛋可获得母源抗体,使雏鹅产生被动免疫,避免发生小鹅瘟。对开产前没有注射小鹅瘟疫苗的雏鹅,用其种蛋孵化的雏鹅无母源抗体,应在雏鹅出壳后立即注射抗小鹅瘟血清,10日龄后再接种疫苗1次,可获终生免疫。禽霍乱是禽类的一种急性败血型传染病,尤其对水禽的危害较大。在饲料中添加0.3%的土霉素粉,连用3天~5天,每月1次。也可采用禽霍乱疫苗进行预防接种。在当前疫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疫。在鹅14日龄时用h5重组苗进行首免,3周后进行第二次免疫,以后每隔4个月强化免疫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