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老周说农村,这几年在乡下的时光老周听到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农村+互联网,农村电商等,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面也确实看到过做的很好的电商团队通过专业的运营和政府的扶贫把家乡的种植养殖产业带到了消费者手里,比如我们所熟知的阳澄湖大闸蟹,赣南赣南脐橙,灵山荔枝等等。 那么今天老周就来和大家聊聊关于如何通过电商销售把农民朋友关心的种植养殖带向消费者手里。
新农村的养殖种植如何结合电商来销售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从中央到地方,从专家到农户都关注着互联网+农业、农村电商、农产品上行问题。但当静下心思考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却感到很无力!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
解决农产品上行,没有可复制的、能让种植、养殖户切实受益的成熟模式!究其原因,还是受农业基础薄弱、农业效益低、发展不均衡等因素的制约。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倒逼农业、特别是农产品升级,迅速走上快车道。作为普通种植、养殖户该怎么做呢? 老周觉得普通农户可以从以下4点开始着手,去尝试着做出改变。
1、提高农产品品质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食物的品质,做为当代农民更应该改变传统的耕作。通过互联网平台,学习、掌握、运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把科技注入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品质,走新型职业农民之路。从相对重视产量向追求“产量、品质、生态”全面转变,从推广单一增产技术向“种、水、肥、药、机”协同创新转变,全面系统推动农产品品种升级换代、标准化生产。实现特色产品和特色养殖生产通过标准化推动农产品品质提升的目的。
2、运用物联网技术
从农田到餐桌为主线的物联网综合应用,农产品电子商务与农产品追溯系统的深度融合,搭建农产品产销服务信息平台。对农业生产全程“现场直播”,只要加入农产品订购的消费者都可以通过视频随时随地监控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让更多人看到、吃到真正的绿色农产品,让更多的人知道现代农业的模式,形成口碑,社会认可了,产业链才会逐渐形成。通过农产品溯源系统,实现农产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
3、打造专属品牌
农产品电商进入快速发展期,农产品的品牌程度不足、质量管控依然存在风险。因此,对农产品来说,质量的口碑最重要。要在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在稳定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同时,不断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打造品牌农业。运用互联网技术在农业品牌培育和推介中的应用,让农产品质量优势信息直接地展现在购买者面前,助力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快速完成口碑积累和宣传推广效果。
4、直接对接普通消费群
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餐桌,大致要经历贩子、销售商、消费者三个环节。经过层层“扒皮”,从农民到达消费者手中,价格往往上涨了两三倍甚至更多,但农民却并未从中获利多少。所以,要想彻底解决市民菜篮子和菜农收入问题,就应该让农户、农产品与消费者直接对接,即农消对接。这个模式可以把各项成本降到了最低,采用订单和直销模式,有计划地进行生产,收获后直接从田间地头配送到单位、企业及消费者手中,既不会造成农产品积压卖不出去,也不会让市民吃不起。
农消对接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农产品进单位企业,第二步进社区,第三步建立农消一对一和消农多对一模式,即固定农户通过配送中心直接送至消费者,或是多个消费者对应着同一农户,定期前来采摘。给市民菜篮子带来实惠的同时,还让市民吃上了放心菜,很值得推广。
解决农产品上行,农产品销售难,不能一蹴而就。不因善小而不为!日计不足,岁计有余。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可以引导采购、消费,带动中等收入人群对接当地优质生鲜农产品。电商企业要打造与农户的利益共同体,农产品的品质提高了,市场需求大了,电商企业的利润才能持续增多。运用自身的技术、平台优势,及时反馈市场信息,引导农户迎合市场需求。种植、养殖户不能把农产品销售完全交到政府、社会和市场,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潜心钻研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并点点滴滴转化到生产的环节中,致力提高农产品质量。积极对接市场、平台,酒香也怕巷子深,通过直播、采摘、讲故事、做活动等手段,既推销了农产品的“品”,又宣介了农产品的“质”!
常听朋友说,干农业要讲情怀,更要讲担当!这不是冠冕堂皇的说辞,中国农业的发展,需要你!需要我!需要我们每一个热爱、理解、关注、支持,并希望她能不断向好发展的国人,像以前支持国产汽车一样,既能包容不足,又能为她的点滴进步喝彩!毕竟农业发展、农民增收、食品安全、餐桌品质、菜篮子等等等等,不仅关乎每一个农民的收入,更关乎每一位国人的生活和健康!
谢谢大家的阅读,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帮我收藏转发一下,也可以多多关注作者,你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最大的动力,如果你有更好欢迎农村电商的话题和想说的话可以在下方评论留言,和我一起讨论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