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注会生以亲身经历写给cpa考生的六点忠告!(推荐阅读)

太史公司马迁说过“天下往往皆为利往”,大多数人的活动都是为了钱,包括读书考试也不宜例外。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正是这个道理。而到了现代,不论是读小学还是读大学,无论是职称考试还是行业考试,无非就是为了名利二字。在会计界的最难的考试cpa考试中,绝大多数人的目的也是为了这个。然后,是否考了cpa之后就能够拿高薪了呢?就能实现逆袭,从此走上人生巅峰了呢?下面这篇文章,就是一个抱着挣大钱的目的考过cpa之后,并没有飞黄腾达的过来人的人生总结,可以说非常的真实,对于正奋斗在考cpa一线的考生来说还是非常启发意义的。对于cpa考生在做选择时还是非常有借鉴价值的。
人物背景:36岁男青年,上海人,非会计专业毕业。
这位36岁的男青年是在考过了cpa之后,以其惨痛的人生经历总结了其经验教训,希望能给后人以警示。他在文章中所表现的正能量不多,却非常的真实。因为真实,所以感人,并发人深思。
全文如下:
我是非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的,工作了几年后,觉得自己的专业没有什么前景,同学中又有人是做会计的,当时很单纯,因为有这么个说法,会计是越老越吃香的,我很顺利的考过了会计上岗证,去了一家国有企业。
我是在上海,一线城市,国有企业
的节奏不快,我在这个企业一待就是7年。自从成了财会人后,我就开启了考证生涯。因为,要在会计这个职位上得到不断的发展,就不需要不断的考取会计证书,不断的学习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
这7年间,我考出了初级会计师职称,中级会计师职称,以及现在的注册会计师证书。由于中国社会存在重理论而轻实践、重文凭而轻能力的现象,这造成了当时对实践经验的忽视。所以那时在实务上,我的经验是非常有限的,只会一些简单的会计分录,简单的纳税,报表的话也是自动生成的,也就是说我的工作经验和刚毕业的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也许有人会说,那你为什么不跳槽呢,我曾经在考出中级的时候,尝试过跳槽。这个时候我已经31岁了,但面试了几家,都不太满意,因为对方一直强调我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不够资深,我却强调我是有中级会计师职称的人,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当时真的好傻好天真。
由于不服气再加上自尊心强,我决心挑战一下自己,向会计界的顶峰cpa发起进攻。因为一直听坊间传闻cpa是会计里的顶峰,含金量特别高,所以毅然决然的报考了cpa。当然跳槽也就搁置了,我所在的单位在上海来说是很不起眼的小企业。
国有企业的节奏很慢,说句难听的,基本都是混吃等死的。企业内的科长年近50,只有一张上岗证,中专学历,他就是领导,工资也比我高的多。但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点,我想这里的节奏不快,正好可以安心把cpa考出来,提升自己。现在想想这是多么愚蠢的想法,时间就这么蹉跎掉了,4年时间,专业加综合,我考过了cpa,拿到了证书,这时的我已经35了。
我想往外面看看,真的想跳槽了,投了很多简历,石沉大海。这个时候才体会到什么叫中年职称危机。终于,接到了一个电话,面试的竟然是会计助理,薪水才3300。在上海物价之高,3300算什么呢,连塞牙缝都不够。
我第一次有种被人剥光衣服游街示众的羞愤感,之后也接到过一些面试通知,都大同小异,问了一个hr,说我在一家公司时间那么长,而且没有管理方面的经验,公司也不是500强的大企业,我说,我有中级啊,我有cpa啊——结果对方呵呵笑了声,就把电话挂掉了。
之上是我本科毕业差不多10年的经历,我知道我不算聪明的,一年过6科的很多,但我想大部分人都是平凡的,我也是努力过的,忍受了无数寂寞的日日夜夜,别人在玩的时候,我在读书;别人在恋爱的时候我也在读书。
我今年36了,还没有谈过恋爱,家里条件差,加上事业无成可能是很大的因素吧。我说出这些不怕你们笑话我,事实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这些无所谓,我只是想以我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诫后来者,因为我发现很多人都是人云亦云的去考cpa,根本没有过深的了解。
我对于cpa的考生的忠告如下:
1、如果你是应届毕业生并且有时间,那你可以去考cpa,因为你很年轻,有备无患这是不错的,而且我建议你一次报6门,拖的越久越累。
2、第一家公司非常重要,能进大公司就不要进小公司,进去后最重要的是积累经验和人脉,锻炼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考证。
3、千万不要把证书太当一回事,cpa没有那么厉害,不要以为过了cpa就能找到高薪,事实上这只是个概率问题,更多的是你的工作经历你的能力。
4、cpa说起来是还有缺口,但相比很多年前,现在已经不是供不应求了,好的企业要找个cpa是分分钟的事,特别是上海这种一线城市,所以不要神话它。
5、对于大龄考生,我这里指的是超过30岁的学员,因为你要知道,你考完出来差不多也就35了,希望你能衡量一下这张证书对你的作用,事实上,很多财务总监可能只有一张中级,而并没有cpa,但薪水却是你的好几倍,你可以说这是一种讽刺,但这确实是事实。
6、千万不要为了考证而放弃跳槽,跳槽比考证重要的多的多。特别是30岁左右的学员,你们应该要明白,那些坐上管理层的很多都没有cpa,即使有,也是他上去之后考的,而不是因为他考了这个证才坐上去的。
太史公司马迁在在《史记》的每篇文章的结尾处都会写上一段总结性的太史公云。我们在此也模仿一下太史公,写段总结:尼采说他的书是用血写的书,所以非常真实。而这篇以泪写的书也可以说是作者的肺腑之言,因此也感人至深,特别有价值。cpa作为一个证书在会计界是最难考的,也是含金量最高的。有一张cpa证书当然能够为你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但是cpa并不代表一切,不能神话cpa,而是要理性的对待cpa。现代社会是一个既看重理论知识,也看重经验和技术的社会。上面的那位考生便是片面的重视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对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忽略了选择好的工作机会,并在好的岗位上不断的学习总结实际工作经验。正是对经验的忽视,而导致了他的“失败”。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只注意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职称证书的考取,还需要不断的丰富我们的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际工作技能。我们需要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不断的磨练再加上不断的学习理论知识,才能不断的提高我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也才能为我们的人生事业的发展打好基础,不断的开拓新的空间。
cpa 当然是要考的,但是一定要有正确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