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一个房子价格的,不是它用了什么材料。
网络上一个故事:
犹记得,15年前,舅舅在老家镇上买了一处房子,3万块,8年前全家人都离开了老家,房子就一直空着,也租不出去,房子没有人气,慢慢的破落,二楼的房顶开始漏水,期间舅舅回去修葺了一下。去年春节,有人找到舅舅,说愿意花10万买下舅舅的房子。舅舅说,这个房子不卖的。
算算看,15年,物价翻了多少倍?而老家的房子才涨了3倍,加上当时装修花的1.5万元以及后面的修葺费用,如果要乘以通胀系数的话,那真的是要亏钱了。
同样是15年前,爸妈在苏州市区卖水产,当时租在网师园附近的一处小院里(靠近观前街,步行30分钟),一租就是三年,后来房东要追随女儿出国,打算卖了这个小院,一共两层,中间有个院子,前前后后加起来有8个房间。当时房东给我父母的价格是10万,家具、电器全送,房东还说,买下这个房子,租客都不用再找,正好三户人家都租着,租金一年就有1万多。父母当时做生意,拿不出那么多钱,况且,父母并没有打算在苏州买房,他们外出到城市打工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在城市落根,而是赚了钱回老家盖楼房。
谢绝房东的好意之后,父母开始搬家。
时间一晃,到了2008年,我来苏州上学,那个时候,苏州的房价已经很高了,当年的那处小院早已换了主人,苏州城开拓的脚步已经迈出了古城区,再去小院附近闲逛的时候,看见附近房产中介贴着附近房子的价格,基本上都是200万以上的。我告诉父母,我错过做百万富豪女儿的机会。
又一晃,到了2015年,苏州楼市疯狂了一把,那处小院的价格已经超越了我这样的小老百姓一辈子的资产。1000万!其实,那处小院从2001年的10万涨到2008年的200万用了七年,翻了20倍;再从2008年的200万涨到2015年的1000万,也用了七年时间,翻了5倍。
跟父母谈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我说,爸妈,本来我可以成为千万富豪的女儿,可惜你们没有投资眼光。妈妈戏言,也许我可以做千万富豪的妈妈。
如果把这段关于房子的对比用在我身上的话,现在就是老家那个价值3万的房子,地理位置赶不上苏城那处小院。
如何才能变成价值10万的苏城那处小院?当然是选择好的地理位置,所以,我来到了苏州,并且在苏州买房定居。
接着如何让自己从10万变成200万?当年10万的那处小院,自身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但是它周围的房子都涨了,所以圈子很重要。努力的同时不忘记加入更优质的圈子。在圈子里尽量不做垫底的,成为对别人有用处的人,能帮到别人的时候绝不吝啬。可以对自己抠门一点,但在一个优质的圈子里,绝不要做一个抠门的人。与人分享的越多,自己得到的就越多。这就是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新思维。
接着从200万到1000万,这是个什么概念?苏州未来会成为特大城市,市中心的房子地段好、配套全,关键这处小院所属学区是苏州最好的!
那么,要让自己从200万市值到1000万市值,需要怎么努力?这个可能真的要看机遇吧。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
来,说一说,如果把你自己比作房子,你现在是哪个城市哪个位置的房子?价值几何?如果要升值,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