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的概念 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 即将开始内测的区块链

8月6日消息,由人民银行发行、工农中建等多家银行参与测试的央行数字货币(dc/ep),再次取得重大进展 —— 工农中建四大行已在深圳等地开启大规模测试,银行内部员工已经可以完成支付、转账等操作。
据四大行内部人士透露,央行数字货币app的界面类似于银闪付,利用手机号即可完成注册,打开后有身份编码。但因为目前还处于内测阶段,暂时还不能通过手机应用市场公开下载。
连续提速,最快或于今年下半年正式落地
2019年8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出席第三届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表示,人民银行早在2014年就开始了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工作;经过数字货币研究所相关工作人员连续5年的“996”,央行数字货币已是“呼之欲出”。
在上述消息公布之前,行业内外鲜有央行数字货币的消息,而在上述消息公布之后,央行数字货币媒体关注度陡增,屡屡登上各大金融和科技网站头版头条。
发行自己的人代币eth进入2020年之后,尽管新冠疫情防治形势严峻、国际金融环境空前复杂,但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测试进度却不降反增,连续提速:
1月2日—3日,中国人民银行2020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明确,2019年法定数字货币研发进展顺利,2020年将继续稳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
聊城新闻4月18日,一张央行数字货币的app截图,伴随着央行数字货币在深圳、成都、苏州、雄安4地内测的消息,在全网疯传。这是央行数字货币研发工作的一大步,标志着央行数字货币正式进入内测阶段。
8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2020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证实,央行数字货币封闭试点顺利启动,下半年将积极稳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
在这期间,各界媒体、央行高管围绕央行数字货币的开发初衷、技术架构、操作方式等多角度频繁发表文章和观点;与此同时,央行数字货币与滴滴、b站、美团等运营方联合测试的消息也陆续传出。
种种迹象表明,央行数字货币最快或于今年下半年正式落地。
国家背书,任何个人、机构不得拒绝流通
笔者在文章开篇处写到,央行数字货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工农中建等多家银行参与测试的数字货币。按照人民银行对央行数字货币的规划,央行数字货币属于m0级发行,其法律地位等同于纸质现金。
这里的“m”是money supply的缩写,译为“货币供应量”,是经济学中反映货币供应数据的重要指标,一般根据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分为多个等级。而在我国,货币供应量共分为m0—m4五级:
m0:流通中的现金,主要指纸币、硬币;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