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境内红军打了哪些重要战役


长征期间,红军共进行各种战役战斗600 余次,其中师以上规模120 多次。”10 月15 日,省委党史研究室党史军史专家龚自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红军在四川境内究竟打了多少次战役现在还没有确切的统计,但红军打的重要战役战斗主要有嘉陵江战役、绥崇丹懋战役、天芦名雅邛大战役、康道炉战役、土门战役、包座战斗以及红军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红军谱写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龚自德向记者讲述了红军在四川境内打的几个重要战役战斗的故事。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打开中央红军北上通道
“ 强渡大渡河及飞夺泸定桥,也成为红军在四川打的典型战役战斗。”龚自德说,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一举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梦想。
强渡大渡河,发生在1935 年5 月24 日至25 日。25 日上午,红1 团第一营营长孙继先率“十七勇士”在枪林弹雨中,以一条木船强行从安顺场渡河,在国民党军视为天险的大渡河防线上,撕开了一个缺口,为红军沿大渡河两岸夹河北上夺占泸定桥创造了有利条件。
飞夺泸定桥,发生在1935 年5 月29 日。战斗发起前,红军先头部队红4 团两天半时间里,沿大渡河西岸崎岖的山路急行军到达泸定桥。战斗中,22 名勇士冒着敌人密集火力,攀援13 根悬空的铁索猛打猛冲,最终夺占铁索桥。随后,红军后续部队攻占泸定城,打开了中央红军北上的通道。
“土门战役”红军歼敌1 万余人
1935 年4 月,红四方面军向西挺进时,在土门一带展开的“土门战役”,歼敌1 万余人,一举粉碎了国民党“ 封锁土门,全面守备北川河谷”的计划,胜利向茂县进军,迎接北上的中央红军。
当时,红四方面军计划首先打通北川河谷,西进岷江地区。
土门地处北川河谷中段,沿土门河有一条隘道,是涪江和岷江两江上游地区的主要通道。红四方面军8 万将士,要从涪江流域西入岷江流域,只能从此处通过。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决定,首先夺取北川河谷东段的伏泉山、千佛山、观音梁子,佯作突破敌军防线南下成都平原威胁成都之势,以吸引和调动川军主力,而红军主力则突破土门要隘,西进岷江地域。
4 月底,红军一举攻占伏泉山。5 月1 日,红军打破敌人封锁线占领了墩上。10 日,红军以夹击之势攻占了千佛山主峰,牢牢控制了北川河谷东段。
5 月14 日拂晓,红四方面军分左、中、右三路发起了打通北川河谷西段要隘土门的战斗,在当天就占领了土门、干沟,并乘胜追击,第二天攻占了茂县县城。
包座战斗红军走出草地第一战
包座战斗是红四方面军等部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所取得的一个大胜仗,也是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第一个大胜利,为红军北上扫清了障碍,打开了向甘南进军的通道。
1935 年6 月,红一、四方面军会师,8 月分成左右两路军经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草地北上。8 月29 日,右路军发起包座战斗。徐向前即决定,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法,攻取上下包座。至8 月31 日,红军指战员克服人马劳顿、饥寒交迫的困难,胜利攻占包座,全歼守敌及敌援军大部,缴获大批装备和物资,使刚刚走出草地的红军得到了及时的补充。
包座战斗的胜利,粉碎了敌人把红军逼回草地的企图,为实现党中央的北上战略方针创造了有利条件。
长征路路上的“红色娘子军”
10月11日,100岁的老红军梁金玉在公园晒太阳
在红军长征的队伍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女红军。省委党史研究室党史军史专家龚自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参加长征的女红军以红四方面军最多,有2000 多名,且多为四川籍,曾编成妇女独立师(后改编为妇女独立团),是当时规模最大的一支“红色娘子军”。
1935 年春,数千名英姿飒爽的女红军随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开始长征。“苏力是长征中年龄较小的川籍女红军。”龚自德说,苏力1926 年出生在广元青川县乔庄镇,1934 年加入红31 军被服厂,长征开始时她才8 岁多,曾三过草地。
长征中,苏力看见哪里人多就往哪走,战友们对她都很关照。她弄不清部队的编制和番号,但知道是跟着红军。1935 年5 月,苏力被编入妇女独立团,给团长张琴秋当通信员。然而,她却未能完成张琴秋交给自己的第一项任务。当时,张琴秋让苏力把一封信送到30 多公里外的地方,可苏力赶到时部队已经转移,但她知道这封信绝不能落入敌人手里,又连夜赶了回来。这一天一夜,她粒米未进。
健在的100 岁巴中通江籍女红军梁金玉,与另外11名女战士入编运输队,组成一个班参加长征。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她们露宿山野,班长常玉琴坐在风口为大家抵挡刺骨寒风,第二天,她再也没能站起来。龚自德说,长征结束后,这个12 人的女子运输班只剩下3 人。
红四方面军妇女运输连连长王泽南更是一位传奇人物。这位裹着小脚参加长征的女红军,硬是以“ 三寸金莲”一步步走过雪山草地。
为了生存,树皮、草根、皮带,女红军几乎什么都吃过。龚自德说,一次,女红军李伯钊错把野烟叶当成萝卜缨,吃下后差点中毒。为把牛皮鞋底制作成“美味佳肴”,她们还编了一首打油诗:牛皮鞋底六寸长,草地中间好干粮;开水煮来别有味,野火烧后分外香。两寸拿来熬野菜,两寸拿来做清汤;一菜一汤好花样,留下两寸战友尝。
龚自德说,长征途中,物资极度匮乏,甚至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女红军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意志和毅力,不仅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还在筹粮、宣传、扩红、照顾伤病员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本组稿件据《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