莹澈千古的龙泉秘色


青瓷器,皆云出自李王,号秘色,又曰出钱王。今处之龙溪出者色粉青,越乃艾色。——宋赵彦卫《云麓漫钞》 尽管唐代的诗人们曾写下诸多不朽的诗句来赞美越窑青瓷,到了宋人笔记里,粉青色的龙泉青瓷显然是一抹更为养眼的“秘色”。 粉青釉是龙泉窑两大经典釉色之一,自宋代创烧成功,后世效仿纷纷,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收藏中若遇见上好粉青釉器,必当是赏心悦目,秀色可餐的享受。譬如,下面这件件莲瓣纹盘。
纹饰 南宋龙泉青瓷本以素面为主,然宋人独爱莲瓣,莲瓣纹器盛行有宋一代。观此盘之莲瓣为双重仰莲瓣,里外两层花瓣错落排列,工致齐整,瓣面宽大饱满,瓣脊出筋,立体感强。 釉水 我曾将粉青釉分为哑光粉青和亮粉青。此盘之釉水明显属于后者。与哑光粉青相比,亮粉青烧成温度更高,光泽度更强。如本件小盘,釉色青翠泛蓝,色泽柔和淡雅,釉质通透似水,清冽如冰,却又精光内蕴,温润如玉,且胎釉结合紧密,釉面莹净无开片。这样的釉水堪称亮粉青之典范。 若论青釉的境界,想必大多数人会提起柴世宗的御批掌故:“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然柴窑有名无实,终成千古之谜。后世又以天青色为汝瓷钦定的颜色,传世汝瓷便每每冠作“天青色”。从传世实物来看,龙泉的粉青和汝窑的天青是有些接近的。不妨来看几件汝瓷。
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 这件是香港苏富比2012年4月4日“天青宝色——日本珍藏北宋汝瓷”专拍重器,成交价2.0786亿港元,一度创下宋瓷世界拍卖纪录。该器曾为英国知名中国古陶瓷收藏家克拉克夫妇((alfred and ivy clark)旧藏,1976年后辗转为日本茧山龙泉堂所得,随后转入日本私人藏家之手。有意思的是,此器的名称,日本梧桐木盒包装上写的是“宋汝窑粉青轮花小盘”,而中文说明则叫做“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 克拉克夫妇的汝瓷盘旧藏原为一对,除了苏富比上拍的这件,另一件则在1936年捐给了大英博物馆(见下图)。 大英博物馆珍藏的汝窑盘,形制与苏富比上拍的那件一致,底部也是三芝麻花细小挣钉,尺寸也接近,口径13.6厘米,足径8.5厘米。所不同的是,此器釉面开有冰裂纹,且釉色更为浅淡,两器色调存在一定差异。 2017年10月3日,香港苏富比“俊雅清凝—乐从堂藏宋瓷粹珍”专场又隆重推出一件汝瓷重宝“北宋汝窑天青釉洗”,2.94亿港元成交,再次刷新中国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该器曾为台湾鸿禧美术馆旧藏,后为台湾知名企业家、收藏家曹兴诚收藏。
北宋汝窑天青釉洗 北宋汝窑天青釉洗 局部,口径13厘米,此件洗亦开有冰裂纹,釉色青翠带蓝,色泽较浓郁。 其实这三件汝瓷釉色不尽相同,但名称上往往称为“天青釉”,足见“天青釉”之于汝窑,俨然是约定俗成的一个标签了。 青是一种较难界定的颜色,似蓝非蓝,似绿非绿。不仅各窑口所出的青瓷色调存在差异,就是同一窑口乃至同一窑所出也是千变万化,所以青瓷的呈色实际面貌复杂多样。龙泉粉青对比汝窑天青来看,色调上是很有一些相似的,都是青中带着幽蓝。而且相比于越窑的艾色或龙泉梅子青,粉青和天青显得浅淡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