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公安局、交通运输局:
你们好。从去年开始,本人参加了学车培训,至今恰好半年时间。今天,9选3在预想不到的情况下挂了。我不会去投诉和抱怨什么,倒是想根据自己这半年来的体会,谈谈佛山驾考的现状和改革瓶颈问题。从目前来看,我以下的观点,也是身边诸多学员的共鸣。仙塘门口“开开心心学车来”是你们美好的初衷,但如何去改革,我想你们最好也听听学员的意见。
这些年来,不可否认的一点,越来越多的人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哪怕佛山再堵,停车再难。从贵部门开始电子桩考试后,报名费贵、考试难、合格率低成为了这一行业的诟病。相信你们也不是第一次接到学员的投诉了,我们也不否认你们的确为改变作了努力,但个人体会是,怎么努力,我们都是实验品,最终学员都受折腾,合格率一直上不去,那是因为真正原因没有找到,更没有解决。一次次从考场出来,我想明白了,作为佛山驾考,很多根本原因至今没有解决。
一、招生考试,两头都没有“刹住车”
虽然我手头没有具体的数据,但从有关部门公布的禅城区近期正在接受驾考的学员数量来看,单是一个禅城就有4万名考生。与这个数据相比,还有一个数据就显得淡薄。整个佛山的教练车、教练人数、考场数量、驾校数量,这些都是无法与其成为合理比例的。
追逐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让驾校、车管所从源头就没刹住车。在大批学员没有通过的情况下,新的一大批学员加入,这样一来,最苦最累的是教练(为他们说句公道话),为什么说学员不苦,因为等一次通知练车,等一回考试名额,等下一次补考通知,学车考车就是一个“等”字,等来等去,一个驾证如今至少折腾半年,据本人了解,8个月拿到驾照的少数,1年期在多数。
即便是从新手上路的安全来考虑,我实在是要提醒你们,如何不适当地采取限招、断招等有效政策,你们面临的合格率低、补考和新考生众多堵车的难题,不会得到解决,而上路后的安全问题更令人堪忧。很多学员,我了解后发现,笔试、各项考试虽然补考过,但都满分通过,结果竟成了在路上乱闯乱跑,在人行道上乱停乱放的无素质司机,学员花几千元,拿到的只是一个证,什么都没拿到。
二、考场见闻,“潜规则”与陷阱并存
如上所言,考生的众多,给学员学习和准备的时间那也不会多。从本人的情况以及身边学员的情况,每个驾校都是为学员争取到考试名额后才通知学员学车的,一般会在考前一个星期。如今的学员大都是上班族,既要请假,又要学车,两头难以兼顾。尤其到了9选3,名义上学9项,我可以肯定地说,大部分去考试的学员,顶多学了自己要考的那三项,而且最多去过三四天而已。
这样的情况下,给学员带来的压力是巨大的。“一次不合格,下次要等两三月”,这是许多教练和学员口里的话。我向来相信,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滋生什么样的腐败。在这几次考试中,我见过驾校、考场人员为学员“走关系”,现场多安排多一次考试的,来保证关系学员通过的。还见过一些没有交保险费的学员,在考场上遇到引考员耍“阴招”,以各种方式影响考试致其不合格的。
在当今社会,人很多时候为自己的利益而活,一场考试如果已成了这样的腐败,我经常在想,驾考的真正目的和意义何在?单拿今天这场考试来说,和往常一样,许多新学员甚至连考场长啥样都不知道,考试车好坏不一成为诟病,仙塘考场何时公开给学员们体验过?为什么不公开,学员一望考场就被驱赶,这是什么意思?你们难道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么?
三、考场资源稀缺,学员爆棚负荷运作
我常听身边的学员探讨这样的话题,为什么车管所不根据自己考场的标准,要求其他驾校的训练场加以规范,实现统一?存在了数十年的仙塘考场,长期饱和运作,为何不申请新建一个考场,减少学员等待的时间。整个佛山,五区的车要么去南海,要么去仙塘,每天数以万计的学员涌入,我们有时候一考就是等到晚上。我们身边的教练经常晚上12点后才回家,第二天大清早8点又拉一批学员过去。已经如何紧张的状态,这样的教练真能保证学员们学有所成,真的优秀么?
从另一个角度说,我真的怀疑学员补考费的问题。我接触了大量的身边学员,补考一次200元,按照9选3合格率50%计算,单是禅城4万名考生考下来,补考费高达数百万之多。这点上,我希望你们及时公布你们一年下来的补考费收入,以及仙塘考场的运营情况。很多学员已在怀疑当初建设电子桩考试的目的所在?难道真是为了自己创收么,这笔费用难道建不了一个新的考场么?
不仅考场资源稀缺,很多学员反映最多的就是考车车辆。至今为止,本人也开过多辆仙塘考场的车。该考场的车辆,档位不一的情况有,离合难踩,方向盘难转,手刹失灵的也有。几次考试中,我们都发现了车辆后视镜上的手脚。镜子难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有一批学员输在了这些硬件设备上。在此,我建议你们公布自己的车辆劳损情况,并计划新增一批车辆满足考生的考试需要。
四、培训标准、考试标准亟需改革完善
从目前驾考出现合格率不高的情况,车管所、驾校和教练分析学员的原因都不同。每一次我不合格,我都会研究问题出在哪里。但个人发现,既然是一门技能考试,佛山驾考却更像是应试教育。
首先,教练在教车时,只顾告诉窍门、对点、对参照物,为什么这样操作,以及驾驶中的经验却极少提及,而作为学员,也是死记硬背。然后,学员带着这些死技巧,去适应从未适应过,而且与训练场情况极不相似的考场,这样考下来的结果就是“挂”。补考成了一次次适应的过程,最后通过了,只能说去多了仙塘,学员适应了而已,这样的考试,我真难发现意义何在?
至今为止,佛山各个驾校都保持了多年前建校时的训练场,而且建设之初也没有参照仙塘的标准。而对于学员,有关部门只在学时上有严格要求,说白了,教练、驾校可以自己“控制”学时,学员“学时”符合了就考试,而培训的具体内容都是驾校和教练说了算。这样的学车对今后上路带来了后患。
最后,由衷地说一句,请你们认真,认真再认真,重视,重视再重视听听学员的意见,更人性化地让每位学员做到“开开心心学车来”。如果你们要让这样的现状继续下去,受苦受折腾,而且学不到东西的始终是学员。作为学员,我的心声是,不折腾,能学到真本事,当一名符合要求的好司机。从这点上说,不正是你们驾考的目的所在么?望对此贴予以认真回复,切勿敷衍。
关于《佛山市网络发言人平台交办通知书》
201206003号的答复
转来《佛山市网络发言人平台交办通知书》201206003号收悉。关于网民反映的驾驶人考试问题,现根据有关规定和调查的情况答复如下:
一、驾驶人考试的轮候时间正常在4个月内。按交通部和公安部的相关规定,一个考生从报名受理、学车到各科目考试全过程约需50天。市交通局规定,每台教练车每年限招65人,按此标准计算,全市每月招生额约1万人(不含南海、顺德两区)。目前,车管所考试(含补考)的业务数量如下:科目一每月约考20000人次;科目二桩考每月约考18000人次;科目二场内每天约考900人次(周六均不休息),每月约考2万人次;科目三每月约考12000人次。车管所各科目的考试数额(包括补考生)均已远大于招生额。如考生各科目一次通过的,全部考试完毕周期一般不会超过4个月。因此,网民反映要8个月至1年才能考取驾驶证的情况与实际不符。
二、考试系统对每个考生的考试次数和情况都作了详细记录,未发现异常。仙塘考场在2011年12月已通过省公安厅交管局的验收,科目一、科目二考试系统都设有审计功能,审计数据由省车管处监管,市车管所无权更改记录。通过查看审计记录,除个别因设备或天气原因导致误判的,才给考生重考机会(重考的相关情况有列表登记,并由考试中队领导审批),各项数据比较正常。检查中未发现网民所反映的驾校、考场人员为学员“走关系”,现场多安排多一次考试的,来保证关系学员通过的现象。
三、仙塘考场每天考完试后都开放给考生进行适应性训练。根据公安部有关规定,考场必须进行有效的物理隔离,以防止考试过程有教练员、其他人员指挥考试或干扰考试现象。所以考试期间是不允许非考试人员进入考试场地的,考生可以在候考大厅通过监控设备对考试情况进行了解和监督。每天考试结束后或周日(注:因周六场地需加班考试),考场都是开放提供给考生进行适应性训练。
四、由于建设一个新考场所需资金庞大,现市政府国资委的下属公司正在筹建中。而且由于一个新考场必须要有约2万平方米的土地,另考试设备、考试车辆、候考楼等配套设施约需一千万元。所以要建设一个新考场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建成。目前,三水、高明两区也都正着手筹建新考场的工作。
五、仙塘考场考试设备的购置、维修保养以及引考员的招收、管理均由考试中心(注:考试中心是国资委下属公营企业)负责。车管所已经将文中涉及考试中心的问题向考试中心反馈,要求考试中心加强管理,为考生提供一个公平、舒适的考试环境。
六、车管所严格按省物价局批准的标准通知考生缴交考试补考费:科目一35元/次、科目二65元/次、科目三140元/次,并非网民反映的补考200元/次。所有考试费及补考费由财政部门委托银行代收,车管所不能收取费用。
此复。
二○一二年六月十二日
2012-04-26 1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