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52.6%的大学生创业者为实现梦想返乡创业

选择与三农相关项目创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他们具备较高的素质能力,又拥有蓬勃的创业热情。他们的乡村创业有什么困难和困惑?对于乡村振兴,他们有哪些建议和期待?讲座视频网:整合中国讲座资源;包含各大行业名师讲座、管理讲座、学习资源、电商资源等;整合分享给大家学习下载。
中国青年报社创业周刊与kab全国推广办公室近日联合开展调研,在大学生返乡创业人群中进行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全国57位与三农项目相关的大学生创始人接受此次调查。调查显示,526%的受访大学生创业者返乡创业首选“为了实现梦想”。930%的受访大学生创业者认为乡村创业给当地带来了改变。受访者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772%,男性占877%。
526%受访大学生三农创业有知识产权 但仅18%的项目启动时获得融资
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截至2018年年底,各类返乡下乡创新创业人员累计达780万人。为了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农村创业进行大力扶持,比如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贷款难度、给予税收优惠等。
本次调查发现,在回答为什么选择返乡创业时,虽然近三成(298%)受访大学生创业者考虑政策优惠,但是更多的人是为了实现梦想(526%),考虑解决农村痛点的受访者占491%,386%的受访者为了帮助农民致富。其他原因还包括:市场广,易盈利(281%);父母亲人在当地(158%);没找到好工作(70%)等。
值得注意的是,526%的受访大学生创业者创立的有知识产权。从业务类型来看,从事种养殖的占368%;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占158%;互联网供销平台占140%;农村旅游占105%;高新技术产业占105%;留守儿童教育等其他项目占123%。
调查发现,即使有知识产权有技术,三农项目获得融资和贷款也并非易事,资金问题成为困扰大学生创业者的主要难题。这首先表现在三农项目创业的第一笔资金来源上,融资仅占18%,贷款比例为88%。在创业过程中,737%的受访者在回答面临遇到的主要困难时,首选“资金不足,融资困难”。三农项目创业失败的受访大学生,在回答原因时,资金问题也排在第二位(714%)
调查显示,大多数受访者启动三农创业的资金来源是自筹(509%),316%的受访者得到了父母亲朋的资金支持。509%的受访者创业时间在3年以下,3~5年的占334%,超过5年的占157%。从经营状况来看,有246%的受访者实现了盈利,351%的受访者盈亏平衡,281%的受访者亏损经营,有122%的受访者的项目失败了。
649%受访大学生创业者坦言三农项目“难以引进和留住适用人才”
乡村创业给当地带来的变化有哪些?
684%的受访者首选“推动了新观念、新风气建立”;596%的受访者认为“农民收入提高了”;596%的受访者表示“带来了新技术、新模式”。仅70%的受访者认为“没有改变”。
人才不足一直是乡村产业发展的一块短板,乡村人才向非农领域流失现象严重。本次调查也发现,除了资金,“难以引进和留住适用人才”是三农项目创业面临的主要困难(649%)。
其他困难还包括:经营运行成本高(491%)、难以说服农民加入(421%)、相关创业服务落实不好(368%)、土地等产权问题(333%)、难以找到营利模式(316%)、自然天气风险(263%)、难以融入农村生活(193%)等。
近年来,支持乡村振兴和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政策频出,但是在实际落地的过程中,很多复杂因素影响了政策的执行和推广。调查显示,526%的受访大学生创业者表示“相关政策配套不齐”是自己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难题。
调查中,还有571%的三农项目创业失败的受访大学生,把失败原因归结为“不懂农业政策”。一位创业者直言,一是对政策不够了解;二是减税等优惠政策操作程序复杂,限制条件多,影响了和自己一样的大学生创业者享受政策的红利。
对于乡村振兴和三农项目创业,调查中825%的受访大学生期待创业政策进一步落实,614%的受访大学生创业者希望获得贷款支持,561%的受访者建议建立与农民沟通机制,544%的受访大学生希望政府建立信息服务平台,509%的受访大学生建议政府加强相关培训。
据了解,农业农村部联合财政部正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截至目前,中央财政累计安排709亿元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面向大学生等返乡涉农创业者,开展农业全产业链培训,从政策法规、创业创新等通用知识、专业技能、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规范培训内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在线培训和服务,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