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员陈雅萍走了快3个月,余下善款成立助学基金将爱心延续


爱心人士众筹捐款,上虞的陈雅萍却匆匆“走”了。今年8月下旬,43岁的陈雅萍感到全身无力喘不过气,到浙二医院检查,被确诊为严重心衰,最多活不过两个月。医生说,唯一的治疗办法就是做心脏移植,可是换一颗心脏要50多万元,还不包括治疗排异反应的费用。
这一消息,对陈雅萍全家而言犹如晴天霹雳。陈雅萍家住曹娥街道新楼下村,平时一家三口和公公婆婆住在老旧的自建房里。雅萍是正裕幼稚园的一名保育员,每月工资仅1000多元。丈夫陈雨炎因打工的企业迁到上海,便投资做小本生意,但生意并不好。19岁的儿子还在金华读中专,年过七旬的公婆则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等,每年的医药费也不少。
看着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家,雅萍曾想放弃治疗。老公和儿子的苦苦劝慰,正裕幼稚园的同事和家长朋友的爱心捐助,还有众多社会爱心人士的众筹捐款,让雅萍重新燃起了求生的希望。因为配型成功的心脏捐献者病情有反复,最终雅萍未等来心脏移植手术,于9月30日晚上“走”了。
10月25日,在雅萍“走”了20多天后,发起众筹的幼稚园师生把筹集到的15万余元善款送到陈雨炎手中。陈雨炎将其中的10万余元支付了医疗费,余下的5万元成立陈雅萍专项助学基金,全权委托“点亮一盏灯”团队进行运作。
爱心继续传递,专项助学基金已运作。时光荏苒,一晃已到2015年岁末。12月18日,记者再次采访陈雅萍的丈夫陈雨炎。当天,陈雨炎刚从东关银球幼儿园赶到曹娥街道一培训学校。他告诉记者,妻子雅萍走后,他受亲友邀约在这两个学校担任会计工作。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冥冥中的安排,我居然又到雅萍生前工作过的幼儿园工作。”陈雨炎说,东关银球幼儿园,雅萍十多年前曾工作过,现在很多时候还有恍惚,感觉她还未离开他们。
雅萍“走”了快三个月了,儿子每月回家一次,陈雨炎总会与儿子聊到他妈妈。他说,雅萍走时,最放心不下的是儿子,还有就是家里的债务。说着,陈雨炎翻出妻子生前使用过的手机里的一段录音,录音中,她正在跟别人聊天,讲的是最怕花了钱,病却没治好,把家人给拖累了。谁曾想,她就这样匆匆“走”了。
“现在我想着努力工作,争取早点把家里的债务偿还掉。”陈雨炎说,儿子陈敏铭很懂事,今年已19岁,在金华技师学院学数控模具,明年要实习了,他想让儿子回虞来工作,相信生活会一天天好起来。
陈雨炎说,在老婆患大病期间,感谢大家对她的关心,特别是这种精神上的鼓励,给了他们一家莫大的信心和勇气,也让老婆心存温暖和美好,平静地离开了人世。
“雅萍生前最爱孩子,我们就把学校及社会爱心人士捐助的钱,在支付医疗费之余,用剩下的5万元成立了助学基金。”陈雨炎说,10月30日,“点亮一盏灯”团队已从陈雅萍专项助学基金中拨出2000元,送到了曹娥街道一位烫伤的10个月大的聋哑孩子家里,该基金已实施运作。
“儿子说,以后咱家有钱了,还将继续注入资金到基金中去,不能让基金中断。”陈雨炎说,这是对雅萍最好的纪念方式,他也很认同儿子的想法,让大家对雅萍的爱心继续传递下去。

我啊真心想不通那么需要钱的人却只有捐了15w,钱清还是杨讯那个汽车落水一家却捐了几十万,一个贫困家庭,一个有房有车有事业有保险的家庭,我真的呵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