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挣钱不吃力,吃力不挣钱”,为啥挣钱反而不用出力呢?
在农村,有着很多的俗语,都是农民用自己的经历总结出来的,有着很深刻的内涵。他们写下这些俗语也是为了告诫后人,让他们从中汲取教训,从而减少自己的损失。
挣钱不吃力,吃力不挣钱,这句话通俗点说就是,挣钱的不用受苦,受苦的挣不了钱。细细品味一下,似乎有一定的道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呢?辛苦付出的人为什么不能得到自己理想的生活呢?
大多数的人会认为,我辛辛苦苦的付出了,那么我得到回报也是理所应当的。事实并非如此,劳动的价值是由社会的稀缺性来决定的,吃苦的工作一般都是那些体力活,技术的含量非常的低,谁也可以干。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的红利非常大,体力活的劳动者非常的多,工资难以提高。对于那些脑力活,需要经过漫长的学习和知识的积累。迫于生活的压力,很多的人未能学到这一地步,所以这累人非常的紧缺。他们不需要干太多的活,不需要太累,就能拿到不错的工资。
当今时代更是一个科技化的时代,人工劳动会慢慢的褪去。再加上全民教育的推进,人们的文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社会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加大,这对我们是一种严峻的考研。对此,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培养相关的技能,让自己在竞争中找到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