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没有存款的日子,真的很可怕吗?
想必最近的你,都被各种关于存款的文章轰炸了:
27岁,我没有存款,慌得一比...
月薪30k的我,吃不起20块的饭...
1万小时贫穷定律:为什么你越忙越穷...
对于很多90后来说,没存款、没社交、没恋爱似乎是常态。
奋斗了那么多年,到头来一无所有,还不如直接送首“凉凉”给自己。
工作越忙越累,加班到失眠脱发,银行存款2个零,却还是控制不了消费欲望。
我表姐,大概就是长辈眼中的“败家一族”,工作4年的她月薪已经接近过万,同学结婚居然要向爸妈借红包钱。
“下个月发工资时立刻还你,一分不少!”
姑妈无奈:“你是月月光吗?一点存款都没有?”
表姐指指家里新买的烤箱、空调,还有放书柜旁的尤克里里,再友情提醒她妈妈:
“母上大人,我可每个月都有进贡的哦!”
在姑妈姑丈眼中,表姐只会花钱不懂存钱,太铺张浪费了。
可在表姐眼里,她那不是乱花钱,而是“合理消费”。
“反正存款也存不了多少,更别说买房买车了,还不如花在该花的地方。”
在她看来,年轻人活得穷是常态,活得抠就很心酸了。
与其时刻陷入“存款焦虑”,不如多花钱,花得其所,花得实在。
part.2
前几天看到这样一条微博:
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
你可以往死里骂中年人,尤其是有车有娃的那些,他们却不敢辞职。
可年轻人有个性,又有傲气,说不干就不干了。
不由想起之前在地铁上的一幕。
到站了,一同走进车厢的有两个人:一个年轻人,一个中年人。
年轻人穿着崭新的套装,拿着某品牌最新的全屏手机,精神抖擞地走进来。
中年人穿着洗得发白的衣服,拿着屏幕“开花”的手机唯唯诺诺地说“是”、“好的”。
正当我暗自观察两人时,却听到年轻人接电话了,对着电话那边的人说自己刚辞职,穷得可怜,笑着求接济。
多么鲜明的对比呀!
一个舍得给自己花钱的年轻人,却刚刚辞了职,如今没有收入来源。
一个有着稳定工作的中年人,舍不得买新衣,不舍得换手机。
之前网上有这么一个调查,和收入稳定的70后、80后相比,90后有更强烈的消费冲动和明显的消费力。
而且,90后在消费上显得更多元,更有个性化:喜欢新鲜事物,重在消费体验,更加享受花钱的这个过程。
一句话说,就是“花钱买开心”。
微博上一名网友说:吃好、穿好、玩好,活着才有意义。
“花出去的是钱,买回来的是满足和开心。”
part.3
年轻人不爱存钱爱花钱,不只是因为开心,也是为了自己而花钱。
知乎上有个答主的回答超赞,他说:
让银行卡增值的最好方式,就是让自己增值。
lisa,新上任的总经理助理,最喜欢逛唯品会
每次淘到打折的品牌衣服,还有好看的包包,会开心一整周,感觉自己赚到了。
职场中确实需要好的形象,对于自己而言也有约束的作用,会希望自己表现得更好,受到更多关注。
leo,新晋摄影师,刚斩获国际摄影节新人奖
喜欢穷游,更喜欢烧钱买镜头,一年要花十多万。
对我来说,与其让银行卡账户上多几个零,不如多拍一些大片,多冲击大奖。
amanda,人力资源主管,备战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我觉得很多网上课程都很有用,名师教学,干货满满,学起来非常方便。
最近正在备战考试,所以报了个网络课程班,下班就能开始学习,这样的生活很充实。
ted,毕业两年,创业中
在公司拿着一份死工资,到头来能存多少钱呢?还不如熬几年,用创业这段时间实现财务自由。
虽然现在的我,0存款,甚至欠债16万,但起码我是自由的,也有信心很快就能还清债务,开始赚钱!
由此可见,90后并不是真的“视金钱如粪土”,他们只是把钱花在自己认为合理的、需要的地方上。
用来打扮自己,用来买装备,用来学习,用来创业……其实都是用来投资自己。
投入的成本也许不多,但未来一定收获满满。
part.4
不妨来算一笔账,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在一线城市工作,月薪5000元。
扣除房租、生活费、杂七杂八的费用,活得紧巴巴的,一个月顶多存几百块。
一个工作十几年的中年人,买了车和房,结了婚生了娃,月薪20000元。
那么,扣除房贷、车贷,孩子的学杂费,各种生活费用,一个月顶多存一两千。
根据《世界概况》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收入储蓄水平排世界第三,仅次于中东石油出口国卡塔尔和科威特。
为什么国人那么喜欢存钱,却依然很穷呢?
很明显,光靠存钱,没有人能够存成百万富翁。
想给银行卡增值的唯一方法,就是首先给自己增值。
那些习惯diss年轻人消费观的人,有没有想过年轻人过得又忙又累,存下来的钱寥寥无几。
年纪轻轻,却因为“存款焦虑”,失去了对生活的耐性和对未来的信心。
既然如此,为何不好好利用手里的财富,可以让自己开心,也可以为自己增值。
存钱,绝对不是人生保值的唯一途径。
趁着年轻,都得为自己挣几分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