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2次意外伤害和3次失败的手术,彻底夺去了18岁嘉兴少女朱丽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她失明了。飞来横祸,把朱丽华美好的梦想砸得粉碎。
万念俱灰的朱丽华在黑暗中度过了一年又一年,直到1983年,励志青年张海迪的一场报告会给了她重生的勇气,让她放下包袱,重拾信心。1985年,在嘉兴市民政局的帮助下,朱丽华成为浙江省第一批盲人推拿学员,从此与推拿结下不解之缘,她的人生也重新扬起了风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昨天上午,在她的推拿诊所,朱丽华粗略地梳理着自己几十年来的自强经历,不禁感慨:“时间过得真快,我今年已经58岁了,自己觉得也很不容易。”
一路走来,有着20多年党龄的朱丽华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凭着顽强的毅力,她全身心投入学习按摩技术,通过自学取得了大专文凭,成为一名中医师,开办推拿诊所并且热心传帮带,带领近50名盲人从事推拿,还解决了20多名盲人的就业问题。她三十年如一日,把病人当亲人,为一个个脑瘫患儿推拿按摩,先后有百余名患儿从她的推拿床上神奇地站了起来,累计推拿按摩治疗患者近20万人。
光荣和梦想,在她的不懈拼搏中一一成为现实;而感恩回报,又为她的人生添上了更美丽的色彩。她当选为嘉兴市政协委员,先后获得嘉兴市残疾人自强模范、浙江省优秀党员、浙江省“十大之江先锋”、“红船先锋”等荣誉,2011年10月12日,她受到了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的亲切接见。2014年5月18日,朱丽华平生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全国自强模范表彰。“尽管眼睛看不见,但我能充分感受到表彰会庄严、隆重的气氛。”朱丽华激动地说。
朱丽华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她经常向周围的人念叨:在自己最困难无助的时候,是党组织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饮水不能忘了挖井人,因此,这么多年来,她始终不忘回报社会。从事推拿工作30年来,她也坚持做了30年慈善。
2006年6月,在全市开展的“我为南湖增光辉”活动中,她在捐出自己2个月工资的基础上,又主动追加捐了1万元,以实际行动支持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的建设;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她捐出了全市最高的一份个人“特殊党费”——10万元,此举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希望
“我最不愿看到孩子们因贫失学。知识不能百分百改变命运,但掌握了知识,接受了教育,个人的能量会大很多,选择也会多很多,人生自然也会更丰富、更充实、更有意义。”朱丽华向记者道出自己的想法。她常常开导孩子们,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这些年来,除了社会捐赠,朱丽华把很大的精力投入到关注贫困学生方面。从最初参加“希望工程”扶持一名学子开始,到今年,朱丽华已累计资助贫困学生204人次,捐助金额80多万元。
要成就一番事业总是艰难的,而对一个盲人妇女来说,创业更加艰辛。尽管对捐资助学和社会事业捐赠十分热心,但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直到2013年,朱丽华的诊所才有了固定的场所,之前推拿诊所多次迁址,用房都是向房东租来的。
朱丽华心细如发,“今年的捐赠仪式,改变了原来那种我在台上讲、孩子们被叫到名字后上台领的模式,而是开座谈会,大家有啥说啥,不少孩子不再自卑,勇于发言。他们纷纷表示,‘我们就是家庭经济困难一些,其实我们的自身条件比朱阿姨好多了,失明的朱阿姨都能做得这么好,我们也要努力,争取回报社会。’我对受助的孩子要求不高,每年两个假期里分别发一条短信给我,报个平安。事实上,每逢佳节,我的手机总是响个不停,我常常会被祝福短信包围,这也是我最开心的时候!”
新闻来源:浙江在线
点赞,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正能量!
减肥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