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照片的标准以及摄影应该怎么学

好照片的标准
其实,摄影与其他视觉艺术一样,即使欣赏者自己无法与相关领域的艺术家一样,创作出令人喷喷赞叹的艺术作品,也一定要懂得如何欣赏这些作品,明白什么样的作品是好的,什么样的作品不入流。虽然,摄影流派五花八门,创作手法层出不穷,但纵观摄影发展的这100多年,好照片的标准始终没有发生变化,对于一个希望学习摄影的爱好者来说,只有从根本上理解了好照片的标准,才能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欣赏优秀的作品汲取其艺术养分,为自己的摄影创作树立正确目标,打好基础。
主体突出
主体是指摄影作品要重点表现的对象,是画面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集中观者视线的视觉中心,也是画面内容的主要体现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可以是任何能够承载表现内容的事物。一张好的照片通常会有主体、陪体、前景、背景等各种元素,但主体的地位是不能改变的,而其他元素都是为了突出主体而存在的,每一个摄影人都应该以此为目的安排主体的位置和所占比例如,通过虚实对比、大小对比、明暗对比、动静对比等方式来突出主体。
一张照片中,主体不够突出,那么就相当于画面没有主要体现者、没有视觉中心点,观者无法通过画面来了解拍摄者的拍摄意圈,便会让人有种不知所云的感觉,许多摄影爱好者刚刚开始当习摄影,最合易犯下的错误之一就是画面中的元素太多太杂,要表现的主体不够突出、阴显。财对这种情况,可以先从简化画面微起,让每一个观者一看到自己的照片就知道想重点氨出表现什么对象。曝光正确如何正确曝光是所有摄影者都要面对的问题,无论是专业摄影师还是业余爱好者,都无法回避。即便一个摄影师拥有最新、最贵的器材,在最恰当的时间和光线下到达最恰当的位置,但如果曝光不正确,拍摄出来的仍然会是一堆不合格的照片。
如果不能够获得准确的曝光,所拍摄出来的亮调照片很可能会呈现出一片没有细节的白色,低调照片表现出来的则可能是一片黑色。因此,从技术角度上甚至可以说,评判好照片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就是照片是否获得了正确的曝光。构图优美最近网络上流行一句话“没有华丽的外表,别人才懒得认识你优雅的内心”,这句话的本意是告诚那些不修边幅的人,要开始注意自己的外表。这句话,放在摄影行业似乎也依然成立。想一张粗看上去完全没有美感的照片,怎么能够吸引观众的目光?更不太可能让观众深究照片的深刻含义。
而如果要让自己的照片看上去更漂亮,诀窍之一就是恰当地运用构图技巧。构图是摄影作品的骨架,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作品的成功与否,优秀的摄影作品无一例外在检图方面都具有非常值得学习之处。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一群摄影爱好者相约去同一个地方创作,而拍出的摄影作品给人的感受却大相径庭,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构图的技巧与理念不同导致的。主题明确主题是摄影作品的灵魂,是摄影师希望通过画面呈现给观众的核心。
照片是否有主题,或者其主题是否有意义,是判断摄影作品价值的关键。在这方面需要切记的是,摄影是减法的艺术,在画面中与主题无关的东西太多,会冲淡主题,就像掺了水的汤不再美味一样。要特别注意的是,主体与主题是不同的,主体是实的、有形的,主题是虚的、无形的,主体是主题的主要承载者,主题是主体的精神内涵,一张照片可以有多个组成元素,但只能有一个主题。
例如,20世纪90年代,解海龙为希望工程拍摄了宣传照片《大眼睛》,在照片中一个手握铅笔的小女孩眼中充满了希望。这张照片采用了特写的表现手法,很好地反映了贫困地区的儿童对知识的渴望,照片的主题十分鲜明。练就一双发现美的慧眼面家郑板桥管在一幅画的题或中写道。江信清秋,展起看竹,烟光日聚露气,皆源动于森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送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这段话道出了郑板桥画竹的心得,这里提到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生动形象地概括了他的创作心理和审美思维的三个阶段。绘画与摄影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以下所列举的三个创作阶段也是如此。1.美的发现和感知。2.美的提炼和酝酿。3.美的创造与加工。其中,第一个阶段“美的发现和感知”靠眼力,第二个阶段靠个人的美学修养,第三个阶段靠创作技巧,这三个阶段中以第一个阶段最为重要,因为,只有能看出美,才有可能拍到美好的摄影师必须练就一双慧眼,才能对其他人习以为常的人、事、物有全新的观察角度,也才能够从别人忽略的地方捕捉到美。
摄影,应该怎么学
当摄能爱好者们将心仪的相机拿回家,迫不及待拆开包装之后,爱长的强影学习之路就开始了。都说摄影是需要一生去学习的,但大可不必先给自己这么大的一个包欲,只要摄影入了门,剩下的路自然知道怎么走。高归正传,拆开包装,摆在面前的应该有这么几样东西,相机、镜头、充电器、电池(带有防漏电保护壳)、说明书、保修卡。
掌握摄影器材及最基本的拍摄理论任何一个好的工匠都会对自己使用的工具了如指掌,摄影亦是如此。在使用之前,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相机,通读说明书或阅读学习器材类摄影图书都是不错的方式。考虑到大家刚拆开包装,并不想做这种枯燥的功课,所以将入门阶段的必读内容精简如下:(1)相机机身按钮及菜单的基本使用方法。(2)了解p、s、a、m等拍摄模式。着重看懂5、a即快门优先、光圈优先两种模式。(3)图像记录选项中,图像品质和尺寸。(4)对焦模式相关内容。(5)曝光全部内容。
在学习的过程中,当然少不了做一些试验性的拍摄,比如半按快门进行对焦和测光,用小光圈拍摄浅景深等,这个阶段,不要求拍出什么像样的作品来,以能够熟练操作相机功能为基本原则。即使对一些不是很常用的功能,如包围曝光、照片品质、优化校准等,也要大概了解其所在的按钮或菜单位置,在需要的时候,稍微摸索一下就能使用。掌握摄影理论摄影圈广泛流传的一句话就是“摄影靠的是镜头后而那个头”。
这句话可以解释为摄影师的创造力和理论知识。创造力当然人人都有,但对摄影初学考夹说,这件事任重道远,不可能一激而就,毕竟要跑起来之前,你得先学会走。所以,应该先从理论知识入手来武装自己的大脑。摄影的理论知识经过一百多年演变和沉淀,已经形成了非常系统的知识体系,摄影初学者只要按部就班地学习就可以了,例如用光中的软光、硬光、顺光、侧光、逆光、顶光等,再如构图中的开放构图、封闭构图、平衡构图以及各种构图法则等,还有色彩中的冷色、暖色、对比色、协调色以及各种色彩的特性等,可以说,这些理论知识并不难学,而且很多都可以和现实生活中的认识联系在一起,很容易理解。
磨练技术和感觉掌握相机的使用后,你就拥有了拍照的能力掌握摄影理论知识后,你就拥有了拍好照片的能力。但,这并不是说你一出手就真能拍出好照片了。对很多摄影初学者来说,掌握了相机和理论后,会发现在按下快门的时候,脑袋还是一片空白不仅修改拍摄参数时手忙脚乱,拍摄时也没有具体想法。这其实就是因为,拍摄实践还是少了,摄影是一门典型的理论与实践必须紧密结合的视觉艺术,缺一不可。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技术才能够熟练操作相机,也才能够让照片更有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