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嘉兴市环境状况公报:水环境质量好转、优良天数近六成


近日,市环保局发布《2013年嘉兴市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2013年全市67个市控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与2012年相比,Ⅳ类断面所占比例上升4.5个百分点,Ⅴ类断面上升20.9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下降25.4个百分点,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嘉兴市区环境空气优级天数为33天,良好级天数为179天,优良天数比例为58.9%。
水环境质量
明显好转
去年一年,全市环保系统深入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坚持以河长制为核心的水环境综合治理,推动大气污染治理,推进转型升级,重拳开展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全面实施污染减排,严格环境执法监管,不断加强环保基础能力建设,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高。
公报显示,2013年全市67个市控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与2012年相比,Ⅳ类断面所占比例上升4.5个百分点,Ⅴ类断面上升20.9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下降25.4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3.3%、18.1%,总磷同比上升5.4%;饮用水源地水质改善率为26.9%,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
去年,我市17名市级“河长”率先垂范,亲临治水一线。全市上下积极推进工业企业污水达标入网排放,全市实际完成入网2574家,144家关停或搬迁,封堵排污口4万多个;大力开展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全市共拆除违建猪舍581.15万平方米,2013年末全市生猪存栏总量195.44万头,比2012年末减少77.66万头。
空气质量
未达二类区标准
嘉兴市区城市环境空气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2012)二级标准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嘉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未能达到二类区标准,超标指标有细颗粒物(PM2.5)、臭氧(O3)、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二氧化氮(NO2),日均值超标率分别为28.5%、14.5%、13.8%、8.8%,其中细颗粒物(PM2.5)的年均浓度为0.068毫克/立方米,超二级标准0.9倍。全年监测有效天数为360天,其中优级天数为33天,良好级天数为179天,优良天数比例为58.9%。
酸雨和降尘也是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评价指标,根据公报中的数据,嘉兴市区酸雨少了,降尘多了。去年,全市各城市降水PH年均值范围为4.54~4.96,全市PH年均值为4.78,同比上升0.11个单位,酸雨样品率为85.9%,同比下降4.0个百分点。去年,全市降尘年均值范围为2.98~7.78吨/平方公里·月,均未超过省控标准(8.0吨/平方公里·月),其中海盐县最低,嘉善县最高,全市平均值为5.25吨/平方公里·月,同比上升12.2%。
“今年1至5月的环境空气优良率为73.6%,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5.9%,要实现环境空气全年平均质量达标,还要看下半年的情况。”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出台《嘉兴市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在接下去的3至4年内将采取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实施脱硫脱硝工程等27项措施,加快大气污染治理步伐,提出到2017年全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比2013年下降25%以上的目标,相信我市空气质量会一年比一年上一个台阶。
交通噪声
总体有所下降
公报显示,去年的城市功能区声环境依旧超标,交通噪声总体有所下降。
2013年嘉兴市区开展了4次功能区噪声监测,其余5个城市每半年开展1次功能区噪声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嘉兴市功能区昼间、夜间和昼夜噪声综合超标率分别为13.5%、36.9%和25.2%,除昼间4类功能区外,其他功能区昼间、夜间噪声均有超标。
交通噪声方面,2013年交通噪声监测点(路段)281个,控制的道路总长度为458.62公里,监测期间嘉兴市区的平均车流量最大,为1502辆/小时,海盐县的平均车流量最小,为757辆/小时。6个城市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范围在60.0~68.5dB(A),平湖市最高,与2012年相比,平湖市有所上升,桐乡市持平,其他县(市)均有所下降。
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完善噪声污染防治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对环境噪声的统一监督管理。及时调处扰民噪声投诉,加强城市区域声环境综合整治和道路交通噪声治理,加强工业企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生活噪声、车辆船只噪声等的管理,确保人民群众有一个安静的生活、工作环境。
固体废物
加强管控
去年,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489.07万吨,危险废物产生量为8.01万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466.74万吨,综合利用率为95.43%,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量4.26万吨,综合利用率为53.18%;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0.42万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21.97万吨,危险废物处置量3.44万吨。市区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21.17万吨,全部进行焚烧处理。
危险废物的危害大,其安全处置已经受到关注。去年以来,我市开展危险废物处置企业和部分产生企业的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试点工作,按照源头管理精细化、贮存转运规范化、过程监控信息化、设施布局科学化和利用处置无害化的要求,在危险废物产生和处置企业加强管控,达到可监控、可追溯的目标。与此同时,将固体废物管理工作渗透至建设项目审批、“三同时”验收和上市企业核查等各阶段,全方位加强固体废物的管理。
来源:南湖晚报

太假了,嘉兴水质量全省最差了
空气也最差
看看河水颜色更有说服力。

嘉兴水质量全省最差,更企业有关。要治好,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