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体育biu全景)
donews9月1日消息(记者向密)苏宁全国首家无人店—苏宁体育biu于近日在南京徐庄苏宁生活广场开业,这也是苏宁在智慧零售领域的一个全新线下应用。
根据介绍,苏宁无人店利用拟声词“biu”用作统一店名,代表着“年轻、快速、活力”。首家无人店商品为体育用品,所以该店也被命名为“苏宁体育biu”。
相较于早前发布的阿里“淘咖啡”、“缤果盒子”、“eatbox”等,作为线上线下互联网零售巨头的苏宁,在无人商店领域将采用哪些新的玩法?
可“刷脸”完成购物
记者现场体验发现,不同于amazongo和淘咖啡的扫码进店,苏宁无人店采用的是更为简单的“刷脸”进门。不过,所有首次进店的用户需先下载苏宁金融app进行“绑脸”操作,“绑脸”操作完成后,用户就可以每次“刷脸”进店了。
(一名顾客通过苏宁金融app进行“绑脸”操作)
在付款环节,目前行业内现有的无人店要么是扫码付款,要么是进入一个封闭的付款空间,都需要短暂停留。而苏宁体育biu可以做到“无停留、无感知”付款出店,购物者将购买物品装入购物袋后,可以正常步行速度通过付款通道,实现付款。
(店内摄像头识别到人脸信息)
上述操作是如何实现的?据官方介绍,在用户付款时,首先闸机上方的摄像头会对用户进行人脸识别,与此同时付款通道两侧采用智能技术识别所购商品,之后完成支付,款项则直接从和“脸”绑定的苏宁金融账户中扣除。
苏宁无人店背后的大数据应用
除了“刷脸”购物外,苏宁的这家无人店还配有一个屏幕,当消费者拿起一款商品时,货架一侧的大屏上会显示该商品的诸多信息,比如生产日期、产地、数量、价格等。同时,根据消费者此前在苏宁的购物记录,屏幕上还会给消费者推荐一些其可能感兴趣的商品。
这种便利的背后,是苏宁对大数据应用的体现。实际上,当商品被消费者拿起时,后台会对其拿起动作进行计数,从而分析每个商品的关注度数据。所以,当用户下次进店的时候,可能发现商品的位置调换了—因为消费者最喜欢的商品调到了最方便消费者拿去的位置。
除此之外,苏宁门店的客流分析系统也是基于大数据。据介绍,该系统可以应用在各种门店业态,可以计算每天进出门店的客流人数,最终产生了多少销售,并且快速计算出销售转化率;可以精确到消费者的整个活动轨迹,用户在哪个柜台逗留的时间最长,哪些商品被拿起的次数最多,并可依此绘制出专柜/区域的热力图、用户店内活动热力图,甚至是到店新老会员的占比情况。
举例而言,同样在某个柜台,消费者喜欢左边摆放的产品还是右边摆放的产品,在哪款产品前逗留的时间更长,新上市的耐克运动鞋为何拿起试穿的人数很多销售却并不理想,这些问题在苏宁的门店客流分析系统内都可以找到答案,而这些数据都能帮助商家调整销售策略。
年内预计还将开设三家
据苏宁云商执行副总裁、技术研究院院长向江旭透露,在苏宁体育biu开业之前,苏宁技术研究院就已根据国内外市面上不同形态的无人店展开了调研和分析,在进行深入研究后提出了无人店分级系统。
在苏宁的无人店分级系统下,无人店根据其智能化程度,可以被归为非智能、半智能以及全智能三大类,并设置了从level0-level4五个等级。其中第一级level0是非智能,即传统的有人店,而无人店根据智能化程度不同,分为level1-4这四个阶段,级别越高,所代表的智能化程度越高。(具体可如下图所示)
(苏宁无人店分机系统)
在向江旭看来,苏宁体育biu属于l2,但是要比一般的l2级的无人店要先进,因为在付款时是无需人工停顿的。
“如果同时有多人进店,或者商品种类过多的话,l2级别的无人店就无法处理。”在向江旭看来,从l2到l3之间最主要的还是技术差别。比如amazongo在实现整个无人店的购物环节时,主要运用了机器视觉、传感器融合以及深度学习算法等前沿科技。而苏宁在进行商品识别时,选择了更为成熟的rfid(射频识别)技术。
但从智能化的角度来看,rfid要低于机器视觉。向江旭表示,无人店肯定都想朝着更高级别发展,苏宁也正在研究计算机视觉以及重力感应等技术。
向江旭还指出,“不同于其他无人概念店,苏宁无人店的系统造价相较于其他同行,成本更低,商业化程度更高,并且可以快速复制。”
在谈到对于苏宁首家无人店的业绩预期时,向江旭坦言,作为试点的无人商店,苏宁并不指望占地面积为50平米的南京店能很快收回投资(预计一年半实现盈亏平衡),而是希望在这个基础上将积累的经验应用到其他地区。
向江旭透露,到2017年四季度,苏宁预期将陆续在北京、上海、成都各开设一家无人店,将会涉及食品快消品类,之后也会尝试不同品类的无人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