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底以来,宛城工商分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局制定的17条脱贫攻坚措施,充分发挥工商职能,助推脱贫攻坚。
一、推动贫困地区注册登记便利化。对于全区贫困村和贫困户,前来办理各类市场主体,我局(包括工商所)开辟“绿色通道,一站式服务”,推行预约登记、上门服务等工作举措,特事特办,急事快办,为各类市场主体做好登记服务工作。针对贫困人员人数较多,来往行政大厅办事交通不便,不好召集,我局注册股工作人员冒炎热酷暑到茶庵乡顾营村为贫困户脱贫致富而成立的艾草种植专业合作社现场办理并颁发了营业执照。切实为辖区的脱贫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红泥湾工商所得知红泥湾镇贫困村庞庄村支部书记惠大武想注册一家艾制品公司,带领全村贫困户脱贫,但不知道办证相关手续。该所所长关新峰主动地联系到惠大武本人,并带上申请表,到庞庄村现场指导填表,并帮助办理营业执照。
二、积极推动“公司+贫困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我局在大力扶持贫困地区企业做大做优的基础上,积极助力脱贫攻坚,通过“公司+基地+贫困户”“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等多种模式,吸纳贫困户就业,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宛城区红泥湾镇的老农经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致富不忘初心,结合合作社自身产业优势,积极参与扶贫工作,为贫困户着想,为政府解忧,建立精准扶贫产业园,利用香菜网直供餐饮酒店通道,采取订单化生产,大量安置贫困人员,切实达到了快速、精准、长效的扶贫目标。建立光伏扶贫车间,上面是光伏,下面是车间。所产生的电可以供应贫困户和暖棚的需要。为贫困户制订了六种脱贫模式:有到户增收、入股分红模式、技能培训、带地入股分红、转移就业,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致富一家人。红泥湾镇庞庄村南阳好艾你艾业有限公司,在我局的协调下安排贫困户30余人,使每位贫困人员月增收1500元,带动了贫困户的脱贫致富。
三、大力推动合同帮农。大力服务订单农业发展,制定推广各类涉农合同示范文本、参考文本,指导涉农骨干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使用合同示范文本、参考文本,加强订单农业各方当事人的指导和帮助。至目前,分局对辖区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做了调查问卷,及时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共签订订单8180份,价值9015万元。促进了形成稳定的农产品供求关系。
四、积极引导涉农企业参与“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评选活动。今年以来,我局加大对守合同重信用公示活动的宣传力度,引导涉农企业积极参与“守重”活动。目前已引导支持4家涉农企业评选为“2016年度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五、发展商标战略,大力培育商标。积极培育帮扶、引导涉农南阳市瑞丰粮油有限公司创建“吉祥结”驰名商标,该企业生产花生油、菜籽油,企业带动了周边3万农户,创经济效益 9000万余元。同时深挖辖区红泥湾“红酒谷”种植历史渊源、文化内涵、经营现状及发展前景,积极、高效地对“红酒谷”申报地理标志商标进行培育指导帮扶。8月9日上午,分局党组书记、局长相光普,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玉有,党组成员景向东和相关科室负责人一行到红泥湾镇对农专社开展现场帮扶活动。在宛城区精准扶贫实训基地老农经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局长考察了红酒谷种植基地,在田间地头详细听取了该合作社负责人杨倩关于红酒谷种植历史、经营现状以及发展前景的介绍,并听取介绍后要求随行的相关股室负责人要按照市局进一步强化责任狠抓扶贫攻坚17条措施的要求,积极、高效的对红酒谷申报地理商标进行指导帮扶。
六、加强农村监管执法力度。今年以来,宛城分局为有效保障农资质量,维护农民利益,重拳出击,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红盾护农,整治农资市场。先后检测化肥两次,共抽检化肥106个品种,共监测不合格化肥18个批次,依法予以查处。今年以来共办理农资案件22件,罚款6.21万元。同时认真开展打击各类虚假涉农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查处涉农广告案件32起,罚款22.56万元。
七、积极开展扶贫帮扶活动。我局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一把手亲自抓,切实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实抓好。针对帮扶脱贫对象红泥湾镇小陈庄村8户12人的具体情况,深入开展入户走访,精准了解分包贫困户致贫情况,精准施策,分类指导,用足用活金融扶贫、教育扶贫、项目扶贫等各项政策,把精准帮扶落到实处。分局党组书记、局长相光普多次带领扶贫工作人员,深入贫困户家中,为他们送去米、面、油、御寒衣物、棉被等生活必需品,详细了解了每个贫困家庭的生活情况和面临的困难,鼓励他们要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自强自立,不等不靠,通过勤劳的双手早日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