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绍兴黄酒
绍兴黄酒又称绍兴老酒,中国汉族的特产酒。是汉族酿酒史上历史最悠久的酒种。
绍兴黄酒主要呈琥珀色,即橙色,透明澄澈,使人赏心悦目。这种透明琥珀色主要来自原料米和小麦本身的自然色素和加入了适量糖色。
绍兴黄酒具有诱人的馥郁芳香,这种芳香不是指某一种特别重的香气,而是一种复合香。随着时间的久远而更为浓烈。所以绍兴酒称老酒,因为它越陈越香。
绍兴黄酒声誉斐然,清朝时被评为全国十大名产之一。在年的南洋劝业会上,年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年浙赣特产展览会上,多次荣获金牌和优等奖状。年、年,绍兴加饭酒分别被评为全国&quo;八大名酒&quo;和&quo;十八大名酒&quo;之一,年加饭酒又获&quo;国家名酒&quo;称号,由国家经委授予金质奖章和奖状;同时,元红酒、善酿酒双获&quo;国家优质酒&quo;称号,由轻工业部授予&quo;优质产品证书&quo;。年香雪酒也荣获省府颁发的&quo;优质产品证书&quo;。年加饭、元红双获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金杯奖,善酿获银杯奖,香雪获部优称号。
、金华火腿
金华火腿又称火朣,浙江金华汉族传统名产之一。具有俏丽的外形,鲜艳的肉,独特的芳香,悦人的风味,即色、香、味、形,&quo;四绝&quo;而著称于世,清时由浙江省内阁学士谢墉引入北京,已被列为贡品,谢墉的《食味杂咏》中提到: &quo;金华人家多种田、酿酒、育豕。每饭熟,必先漉汁和糟饲猪,猪食糟肥美。造火腿者需猪多,可得善价。故养猪人家更多。&quo;为中国腌腊肉制品中的精华。金华出产的&quo;两头乌&quo;猪,后腿肥大、肉嫩,经过上盐、整形、翻腿、洗晒、风干等程序,数月乃成。香味浓烈。便于贮存和携带,已畅销国内外。
、黄米果
黄米果,是流行于浙江西南地区,用山中一特种灌木烧成灰,沥取其汁,浸上等梗米至米色橙黄,冲净蒸熟,置石臼中捣成团,然后分切小块,趁热将其揉压成扁圆或长条形即成。黄中透绿,色泽晶莹,清香宜人,柔嫩可口。用肉丝、青菜、冬笋等爆炒,色味更佳,为松阳、遂昌、龙泉、庆元、景宁等县民间传统节庆或待贵宾之食物。
、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茶,因产于中国杭州西湖的龙井茶区而得名。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具有多年历史,明代列为上品,清顺治列为贡品。清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龙井茶,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西湖龙井是绿茶,龙井茶属于绿茶扁炒青的一种,扁炒青品质特点是形状扁平光滑,因产地和制法不同,分为龙井、旗枪、大方三种。西湖龙井按外形和内质的优次分作~级。狮峰所产为最,以其色泽黄嫩,高香持久的特点被誉为“龙井之巅”;龙井村所产茶叶肥嫩,芽峰显露,茶味较浓;梅家坞所产做工精细,色泽翠绿,形如金钉,扁平光滑,汤色碧绿,口味鲜爽。
、宁波汤团
汤团又称汤圆,是浙江省宁波地区著名汉族小吃之一,也是中国的代表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quo;浮元子&quo;,后来有的地区把&quo;浮元子&quo;改称元宵。与北方人不同,宁波人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
楼主不是正宗的绍兴人。你举的五种东东只有绍兴黄酒才是绍兴人最受欢迎的年货,其他的都不是。
只有绍兴黄酒才是绍兴人最受欢迎的年货,其他的都不是。
火腿现在要买到满意的难度几乎堪比中福彩大奖,黄米果竟然没吃过,惭愧!至于龙井茶不说也罢烂大街了,汤圆倒是俄而吃,但不像小时候自家做都是速冻的,里面加了什么真是只有天知道,其实还是还念小时候过年做的那麻团,糯米团煮熟再在芝麻粉上滚一滚,真香啊!哎都是慢性懒惰病的错!
现在的火腿没什么味道了,小时候的火腿记得要把外面的一层刮掉的,不然吃起来“吼吼叫”现在也差不多咸肉差不多了
楼主在做广告吗
是啊,正宗的金华火腿,现在还真吃不到。
hohojiao还是我的这个贴切,是不是??
西湖龙井这个时候都是陈茶,拿去讨人嫌吗?
楼主所谓的年货应该是大米、油盐酱醋,缺一不可。
绍兴人意思知道就可以了
火腿肉,不如自己做腌肉
小时候觉得,家中厨房里挂只金华火腿,想吃了切一点,那是种很会生话很满足的感觉。
是啊,以前的火腿月饼里的火腿丁是很有火腿味的,现在没了
绍兴的年货,一般就是新做的米酒、酱货、年糕、粽子,再加新鲜的鸡鸭鱼肉,它具有强烈的年节象征与季节性,在那个物质短缺的时代,这些都是过年才会制作、购买的“奢侈”之物。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或许家家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这些个东西,但由于不在过年那个特殊的时点上,也尝不出什么特殊的味道了。还有些年节如清明,由于韮菜、春笋、艾蒿正当市,由这些原料做成的菜品就成了当令的特征食物。
以前的火腿看着外面脏兮兮,但是吃起来香,现在就咸味了,没有以前的鲜,香
我看每家都有瓜子花生,怎么没有入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