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安全应是始终恪守的底线

“数据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确保数据安全应是始终恪守的底线,应在组织、机制和标准等方面加强统筹谋划。”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日前在由瞭望智库、财经国家周刊主办的第四届(2019)中国新金融高峰论坛上指出。加密软件
李伟表示,要根据统一的数据标准体系建立全局数据模型和科学合理的数据架构,还要遵循“用户授权、最小够用、全程防护”原则,评估潜在风险,把好安全关口,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严防用户数据的泄露、篡改和滥用。
国家外汇管理局总会计师孙天琦认为,随着电子化时代到来,在应对基于数字平台的侵权行为时,消费者不得不花钱从第三方处获得法院认可的证据,由此,数字技术知识对于消费者存在壁垒。因此,在鼓励创新的同时,政府和市场都应给消费者提供更有效的保护机制。
现实中,数据在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和数字资产交易等都有应用场景。
火币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兼ceo李林表示,区块链本质上是解决数据之间的互信问题,数据背后是什么很重要。如果是社会公共数据,可以用区块链建立信用社会。如果是政务数据,就是数据政务。如果是企业运营数据,区块链可以提升企业的协作效率。
金融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范文仲认为,传统商业银行和金融科技要对数据存有敬畏之心,要清楚界定数据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和收益权的“四权”关系,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最终使金融创新始于数据、兴于技术、成于制度。
大数据行业的治理和规范有利于行业发展和应对金融业变革趋势,同盾科技创始人、ceo蒋韬表示,风控是典型的创新性业务,创新的前提是守正,希望通过机构之间部分、有效、最小原则化的数据共享,建立起智能诚信网络,实现联防联控,识别出伪造身份多头借贷的网络欺诈分子,从而提高欺诈成本。
中国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员巡视员叶燕斐提出,在坚守风险底线的前提下,要更有前瞻性、适应性和包容性,合理延伸监管边界。要根据金融机构和数字金融科技的合作、业务关系,对其底层数据、算法模型等方面做延伸监管,甚至可能做现场监管和必要的处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