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点上方蓝字娄烦门户网关注。娄烦免费天气预报,吃喝玩乐,生活在娄烦,生活好帮
[米峪镇战斗纪念地]
米峪镇战斗纪念地位于娄烦县米峪镇乡国练村,由米峪镇战斗纪念碑、米峪镇战斗烈士陵墓和米峪镇战斗遗址三部分组成。米峪镇战斗是1940年6月,八路军120师358旅在贺龙师长、张宗逊旅长、李井泉政委的指挥下,一举全歼侵华日军村上大队700多人的一次模范战例。战斗中有100多名八路军指战员为国捐躯。该纪念地已被山西省和太原市列为 “德育教育示范基地”。
[三教寺]
三教寺位于娄烦县城南部山坡。始建于北周 (557——581年),现存正殿为元明时代特色。为供奉佛教、道教、和儒教始祖释迦牟尼、太上老君和孔子的庙宇。正殿建筑气势宏大巍峨,金殿均为木构建筑,梁柱粗长,殿顶镶有各色琉璃瓦,屋脊插有吻麝。檐下共有斗拱15攒,排列密集,保存完好。这些大型莲花斗拱构建精致,交织层迭,巧夺天工,如仙境中异花争奇斗妍,为山西全省罕有。
[周洪山]
周洪山原名周公山,位于县城北部7.5公里处,海拔1767米。登临山顶,能够俯瞰周围数县之境貌。《永乐大典》载:“周洪山,石峡外,娄烦西。西北十里,有渥洼泉,汉武帝得神马于渥洼水中。”山顶普净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寺内有大雄宝殿、观音殿、文殊殿、龙王庙等殿堂。山腰有明代高僧辉天和尚墓塔。每年端午节与农历七月十五,周洪山要举办传统庙会。
[汾河水库]
汾河水库位于娄烦县东南部,地处娄烦镇、静游镇、庙湾乡和杜交曲镇交界处。建于1958年,是山西省最大的水库。总面积32平方公里,坝高61.4米,坝堤长1002米,库容量可达7.2亿立方米。是以灌溉农田、防洪、工业用水兼发电和省城太原居民生活用水为目的的综合水利枢纽工程。水面宽广,春夏秋季可乘木船、快艇等泛舟、游乐和钓鱼,冬季可滑冰,是一处壮美的旅游胜地。
[石峡温泉]
石峡温泉位于娄烦县境内峰岭山与石峡山之间的石峡沟之中,汾河水库北端。每当深秋、隆冬和初春季节,石峡沟水不冻结,上空雾气缭绕,靠近河畔的温泉周围,水草如茵,严冬不衰。冬季,汾河上下游的流水均结为坚硬的冰川,唯石峡沟上下三四里段,草绿水清,河岸蔬菜吐翠,两岸山峰倒映水中。石峡沟两岸奇山秀峰,怪石嶙峋多有洞穴,酷如长江三峡之秀美,是绝好的旅游胜地。
[花果山]
花果山又名龙和山,位于娄烦县马家庄乡大圣堂村西南,海拔1886米。山顶的清凉寺,始建于唐代,后毁于战火。现存重修于明代正德年间八卦形石庙一座,被当地群众称为“神猴庙”。庙内有孙悟空石雕像。山上有水帘洞,山中树木葱茏,山花烂漫,在庙的周围春、夏、秋能够嗅到甜瓜的香味。山的西北部有一村庄叫道人沟,每当夏秋之交日落以后,站在山下面西望群峰,只见周围高山已是黑影幢幢,唯有花果山阳光照耀,山后霞光四射,五彩缤纷。此景被誉为奇特的“龙和晚照”。传说是玉皇大帝派天将捉拿孙悟空斗到天黑时,让太阳神返回所致。
[峰岭山]
峰岭山位于娄烦县静游镇与庙湾乡的分界处,海拔1378米,山顶大部为岩石结构。建于北宋防御异族入侵报警的烽火台至今犹存,约有十几米高,远远望去犹如一巨型宝塔巍峨挺立于山端。因“烽”字与“峰”字同音,被后人误写为峰岭山。
[樊哙庙]
樊哙庙位于娄烦县汾河水库西岸的娄烦镇西果园村公路旁的玉石山上。庙宇山门前原来矗立着一通巨型石碑,上面镌有大字曰:“九里山前为大将,鸿门宴上显忠良。”庙内正殿堂内供奉着一员戎装武将塑像。相传樊哙辅佐刘邦得天下后,反被贬到当时很边远的娄烦县与青草相依当了牧马官……人们为了纪念樊哙,就在被烧坏的玉石山上建庙并立了碑。现在,玉石山依然巍峨挺立,表面的桃花玉虽然早已被樊哙烧成“火烧玉”了,但它留给后人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更加珍贵。
[圣水柏塔]
圣水柏塔位于娄烦县杜交曲镇策马村。村背后有一处呈簸箕折凹形的山洼,这里柏树郁郁葱葱,株株垂枝形如曲柳,甚是奇特,而且一年四季都能够散发出沁鼻香味。柏树深处倚山矗立着一座古庙,庙旁有一天然石洞,深约十多米,高约两米,宽一米多。洞中流有一股清泉,水流虽然不大,却在日光返影之下将洞中顶端凸凹不平的多棱怪石照得鳞光闪闪,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夜间观察又如繁星闪烁,令人心旷神怡,所以洞中之水被人称作“圣水”。至今在人们口头还流传着一句赞誉此处美景的佳言“圣水柏塔馨,胜过卦山美”。
[山城峁遗址]
山城峁遗址位于娄烦县娄烦镇旧娄烦村,村东500米山城峁山腰和瓦窑脑畔处,地处汾河水库的西南侧。是一处分布密集、布局严格、面积较大的遗址群,是具有丰富的仰韶晚期文化和龙山早期文化的遗址。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测定,遗址距今约在4300至5000年之间。该遗址以新石器中晚期为主,最晚到夏商时期,包含了仰韶、庙底沟二期、龙山等文化内涵,对弥补山西中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楼烦古城遗址]
楼烦古城遗址位于娄烦县马家庄乡城东沟村附近,是一处研究我国历史上国家的产生和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古城池遗址。大约在2600多年前的西周春秋时代,我国北方居住着三个游牧部族——东胡、楼烦、林胡,史称三胡。这些胡人民族部落,已构成了国家的基本要素,即国土、军队和统治中心,因此也可以称他们为国家。最早的楼烦国疆域相当于今天北起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到雁北朔州一带,遗址现存周长约3400余米。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遗址出土了许多春秋战国时期的盆罐陶器、刀戟,钢铜箭头和战马骨骼。楼烦古城遗址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融合统一的象征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形成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一处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高君宇故居]
高君宇故居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静游镇峰岭底村(原属静乐县),距太原市城区131公里、娄烦县城东北20余公里处。高君宇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著名政治活动家,他16岁以前一直生活和学习在这里。高君宇奔走革命后,也曾多次回乡在这里秘密从事党的活动。
高君宇故居依山而建,坐北朝南,以房窑为主,皆为灰砖青瓦。1996年10月22日,在高君宇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中,修复后的“高君宇故居”正式向游人开放。开放的“高君宇故居纪念馆”的主体为原“高家大院”的中院,中院的院门上悬挂着彭真同志亲笔题写的 “高君宇故居纪念馆”木质牌匾。下院窑洞,西侧第一孔的窑内悬挂着4幅大型玻璃镜框,镶嵌着彭真、薄一波、许德珩等同志的题词。其余三孔窑内全部悬挂着介绍高君宇生平事迹和进行革命活动的照片镜框和文物展柜。
[云顶山]
云顶山位于太原市西北部娄烦县米峪镇乡独石河村西南二公里处,距太原市城区110公里。云顶山的主峰海拔2789米,是山西吕梁山脉腹地高峰之一,因山势险峻,山顶直插云际而得名,是太原市最高的山峰。山上山下都被原始森林所覆盖,南北宽6.5公里,东西8.5公里,景区面积约四万多亩。
云顶山山顶平缓开阔,为一小型草原,草原中有多处清澈如镜的天池。草原上骏马奔驰,近年又从青藏高原引进白色牦牛,因此,云顶山又被称作是“太原市的青藏高原”。这里满山松涛云海,飞瀑流泉,到处古树参天,松柏苍翠,盛夏仍有万年冰川。是绝好的避暑胜地。林中褐马鸡、梅花鹿、金钱豹等珍禽异兽繁多,其中褐马鸡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并生长着灵芝、桔梗、冬花、柴胡等二百多种中药材和味道清香的山蘑菇。云顶山已经国家林业局批准逐步开发为森林公园景区。
娄烦有太原市最高的几座山,有海拨两千多米高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丈疙瘩山,有海拨3千多米高的皇姑山,都是驴友们的好去处,深山老林太美了,太神秘了,我去了两次还想去。
过去我们对楼烦了解很少。
汾河水库不要去,狗屁没有,门票1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