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执行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稳”主要是货币信贷总量投放要稳、节奏要稳、流动性供给体系要稳,“健”就是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继续深化金融改革,“中性”主要把握执行货币政策时要更加审慎,更加中性,更加注重平衡稳增长、去杠杆和防风险之间的关系。
金融部门要立足黄冈实际,适应、把握、引领“速度转轨、结构转型、动能转换”等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稳信贷、扩直融、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五个方面精准发力,支持服务黄冈“双强双兴”发展战略、提质增效“四大行动”和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实现社会融资规模和信贷总量平稳增长,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
保持信贷投放稳健中性增长
过去几年,我市信贷投放实现了20%以上的快速增长,增量、增幅年年位居全省市州前三,2016年回落至20%以下,净增额回落至170亿元,低于2015年。可以预见,今年我市信贷投放总量将更加趋于稳健,更加审慎、更加中性。各金融机构需要加强货币政策的宣传解读,从提高传导效率、突出结构引导等方面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
坚持稳健投放。要处理好优化增量与处置存量、跟踪项目与服务企业、行业覆盖与突出主业、“开门红”与“季季有”等关系,把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要求落实到信贷运营的全过程,引导社会各界合理预期,提震改革发展和创业创新信心。
坚持审慎投放。要处理好资本约束与资产拓展、资产营销与负债经营,流动性、盈利性与安全性均衡发展,本外币业务协调发展,传统业务与创新业务均衡发展等关系,强化宏观审慎意识与微观精细管理,确保投放符合政策导向要求、符合市场有效需求、符合主体合理需要。
坚持创新投放。在经济形势复杂、下行压力仍在、政策稳健中性等多方约束下,突破银行贷款难需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农发行、农行、邮储银行等全国性银行分支机构要发挥总行创新基地优势,结合黄冈大别山振兴发展要求和脱贫攻坚实际,创新推广更多更好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工行、中行、建行、交行等全国性大行分支机构以及招行、光大、华夏等股份制银行分支机构要以创新为突破口,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和规模倾斜。湖北银行、武农商等省域法人机构要积极延伸服务网络,下沉业务重心,加大一线投入。黄冈农村商业银行以及县域村镇银行等地方法人机构要巩固发展创新特色优势,加快推进信贷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信贷投放质量。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2014年实施大别山金融工程以来,我市挂牌上市企业日渐增多。至2016年底,全市挂牌上市企业共375家,其中新三板挂牌18家、四板挂牌357家,但总的来看,挂牌上市数量优势仍难以转化为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质量优势。从2016年末我市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看,1275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中,直接融资为84.2亿元,占6.6%,远低于全国14.8%的平均水平;从2016年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看,全年社会融资规模255亿元,直接融资仅为43.5亿元,占17%,远低于全国23.8%的平均水平。但总的来看,我市直接融资已完成基础夯实、渠道积累,到了瓶颈突破、规模提升的关键时刻。
千方百计支持挂牌上市企业扩大直接融资规模。银行要鼓励挂牌企业在不损害稳健经营前提下适量适度出让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降低财务杠杆率,改善经营管理,提升企业即期和预期回报水平。银行机构要处理好“去杠杆”与“加直融”关系,创新股权质押、债券质押等融资服务品种,为挂牌上市企业提供及时足额流动性支持,支持其不断提升股权价值,实现企业股权与银行债权融合增长,均衡发展。
发挥投贷联动与银保合作优势,为企业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银行要加强与创投机构的合作,采取跟贷方式为获得创投融资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如在风险投资机构系统评估、开展股权投资的基础上,银行以债权形式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或在授信额度内发放委托贷款。近期多家银行获得非法人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资格,变相具备非直接股权投资资格,银行要发挥此类业务优势,为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支持。保险机构要争取上级支持,实现保险资金在黄冈辖内运用零的突破。
创新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支持企业债券融资。债券融资是我市企业融资的短板之一。尽管当前债券市场信用风险上升,融资成本增加,发行难度加大,但我们仍需要着眼长远,着眼全局,合力支持企业不断拓宽债券融资渠道。
大力发挥信贷政策的结构性调整功能
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要进一步发挥信贷政策的结构性调整功能,继续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服务工作。
推进实施“五大金融”工程。以“绿色金融”“临江金融”“普惠金融”“创新金融”“平安金融”“五大金融工程”为基础和载体,不断提升金融发展与经济振兴的契合度,全力服务我市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急需的新技术、新产业、新动能、新主体、新项目。
继续做好信贷投放“加减法”。一方面,要大胆对科技产业、新兴产业、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做加法”,小微企业、“三农”领域、“双创”工作以及绿色经济、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既是实体经济中的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行要继续做好相关金融支持服务工作,尤其要在小微企业融资、农村金融、科技金融以及绿色金融等方面加大力度。另一方面,要善于对过剩产业、落后企业的信贷投放“做减法”。要坚持在发展中解决风险问题,以服务实体经济振兴化解信贷资产质量风险。
认真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贯彻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金融机构要合理调整优化住房贷款和其它贷款之间的结构以及住房贷款的地区分布结构;充分发挥市场利率定价机制的规范作用,引导商业银行严格审贷管理,不搞价格战。
切实防范不良资产风险和处置互联网金融风险隐患
防范信贷资产质量下行的风险。当前,信贷资产质量面临向下迁徙的较大压力,要加强对辖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等方面情况的跟踪分析,关注实体经济存在的风险隐患,推动政府出台信贷风险化解措施,盘活信贷存量,促进僵尸企业和问题企业不良贷款的出清,推动不良贷款的化解和处置工作。
深入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依法理顺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资金往来、业务交流,配合市县两级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做好清理整顿工作。
积极推动区域票据市场规范发展。近年来,各类票据市场案件频繁发生。上海票据交易所成立以后,要做好交易系统分期接入和政策解释工作,确保票据业务平稳上线。同时,要协助人民银行加强对区域票据市场的监测分析,协助做好地方自办票据交易平台以及通过其他平台开展票据业务的清理整顿工作。
持续推进金融精准扶贫
进一步完善“六位一体、三个叠加”金融精准扶贫黄冈大别山模式。黄冈“地方政府+人民银行+主办银行+特色保险+市场主体+贫困农户”的“六位一体”精准扶贫机制,实现了扶贫政策、资金、项目瞄准贫困人口持续叠加的精准扶贫效应,得到省市领导的肯定。相关工作经验也在全省金融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上进行了交流。今年,各机构要进一步巩固“六位一体”特色优势,拓宽“三个叠加”渠道,促进精准扶贫精准滴灌。
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贷款投入。推广运用“五老六看”贫困户信用评价方式,以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为重点,以协调推进精准扶贫项目贷款为支撑,做大做优金融精准扶贫贷款。
进一步完善金融精准扶贫示范带动机制。推动“金融精准扶贫示范村”创建、“金融精准扶贫示范户”培植和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