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小龙虾养殖基地品种推广小龙虾苗习性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淡水小龙虾需要6-12月龄才能达到性成熟,性成熟时的体重多为25g以上,偶尔也有发现体重为15g的抱卵雌虾。但产卵群体中,以体重30g以上的个体为主。同龄亲虾中雄虾个体稍大于雌虾,雌雄性比接1:1。淡水小龙虾的性成熟周期,因虾苗生长环境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在长江流域,春季孵化出膜的虾苗长至10-12月即可性成熟;夏、秋季孵化出膜的虾苗经越冬后,长至翌年5-10月即可性成熟;每年的9-11月初,是春季和夏、秋季繁育出的虾苗达到性成熟并产卵繁殖的重叠区,因此,该时期是淡水小龙虾产卵相对集中的繁殖高峰期。只要水温适宜,淡水小龙虾一年中的任何时期都能交配产卵。在自然环境中,淡水小龙虾产卵有两个高峰期,一个为5月左右,另一个为9-11月。在我国多数地区,淡水小龙虾在一年中产卵高峰期主要在9-11月,1-2月由于水温太低,很少有虾产卵,3-8月水温开始慢慢升高,升至12℃以上时,性成熟的亲虾就有交配和产卵的活动性腺发育成熟后的雌虾,要蜕壳1次。在雌虾蜕壳之际,雄虾往往预先守候在雌虾的附近。一般待雌虾完成蜕壳后约4小时以后,雄虾接触雌虾。
分步调水:6月~7月份小龙虾集中交配;由于稻田防虫,需要田间有水,为了将育苗与水稻病虫害防治有机统一并结合起来,在移栽的秧苗返青一段时间后,即8月上旬,全田上水,围沟水满,待这一轮病虫防治结束3天后,再次排水,并将围沟水位降至70%,不久就会发现露出的30%的坡埂上,掘洞非常密集,夜间有一部分小龙虾爬进田间,躲在秧苗覆盖的荫蔽处觅食打洞;9月上旬进行第二次上水打虫,3天后再次排水50%,此时即可清塘;9月下旬上水打第三遍螟虫,然后排水70%,由于天气炽热,沟里仅剩下30%的水就会被自然晒干,此时水稻也已收割完毕,于是开始晒塘、晒沟;保持干塘状态15天~20天后,上水35%,再以6米~8米间距开始植草,后期根据草的长势缓慢加水;当水位越过田面15公分时,开始在田里植草,而田里的稻茬、稻草经过浸泡逐渐腐烂,此时需要进行秋冬季的水质管理。
小龙虾腹部抱卵后要多久孵化出虾苗都不是很清楚。通过我们的现场观察现在总结出以下一些经验。小龙虾一年繁殖一次,3月份3cm左右的小龙虾虾苗经2-3个月快速生长即可达到性成熟,成熟的小龙虾开始交配,交配高峰期在5-10月份,一只雌虾会和多只的雄虾交配,交配成功后都会留下雄虾的精荚在雌虾腹部储精囊中。雌虾卵粒发育成熟后,将成熟的卵粒经两个生殖孔排出体外并黏附在腹部等待孵化,孵化时间的长短由季节而变,一般30~40天,也有少部分长达2个月的。小龙虾产卵粒数跟雌虾的个体规格有关,一般认为小龙虾雌虾体重的克数乘以10便是产卵数。看雌虾的腹部的干净程度,如果雌虾腹部干净,没有泥沙,没有杂质附着,应该是产过卵的雌虾,反之没有产过卵。因为卵粒的附着和稚虾的活动会使雌虾腹部比较干净。
虾苗培育:采出的虾苗及时转运到虾苗培育池中。虾苗培育池以面积20-40平方米、水深1米的水泥池为佳,也可选择面积1-3亩、坡比1:2、水深0.5-1米的土池。每亩施腐熟的人畜粪500公斤,培育天然饲料。池中投放一定数量水生植物(水花生、水葫芦等),供稚虾栖息、蜕壳和隐蔽。选择在晴天早晨或阴天投放稚虾,每平方米放150-230尾。放养后 周投喂豆浆,每天喂3-4次;第二周以投喂小鱼虾、螺蚌肉、蚯蚓、蚕蛹等动物性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玉米、小麦、鲜嫩植物茎叶等混合粉碎加工成的糊状饲料,早、晚各投喂1次,晚上投喂全天量的70%。日投喂量早期每万尾稚虾为250-400克,以后按池内虾体重的10%左右投喂。培育过程中每7-1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3;每15天左右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20克化浆全池均匀泼洒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