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让女儿失去希望》
后续报道
时间:今天上午11点25分 地点:浦东机场 目的地:美国
N晚报记者 吴宛青 向 辉 摄影记者 赵颖硕
今天上午11点25分,我们一直关注着的眼癌女孩小洛含,终于和家人坐上飞往美国纽约的航班,赴美求医,并且有极大的希望重新得到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
依依不舍地送别
上午9点,云淡风轻,春暖怡人。在上海浦东机场一号航站楼,我们迎来了小洛含一家。他们早上6点多就从家里出发了,海宁义工一路送他们到机场。
航站楼里人来人往,小洛含似乎有点紧张,拼命往奶奶怀里钻。妈妈林飞飞轻轻抚了抚女儿,“乖哦,要做个女汉子,不哭,要听爸爸的话,努力照顾好自己噢。”
我们送给小洛含家人一束鲜花,祝他们一路顺风。小洛含很开心地抚弄着花朵。林飞飞笑着对小洛含说:“这束花爸爸不能带走呢,妈妈要带回家喽。”
此时的汤逸,正忙着办理各种手续。小洛含的外婆尤秀红喂小洛含吃了些早饭,10点左右,他们就要进去边检了滨海网
他们走向了边检的入口。“去美国之后一定要照顾好女儿。”林飞飞不断地叮嘱着。小洛含趴在爸爸汤逸怀里,不住地回望,大眼睛一眨一眨的。
在边检入口,妈妈最后抱了抱小洛含,动作轻柔,舍不得松手。
“我会照顾好女儿的,你在家里也要照顾好自己。QQ联系!”汤逸最后和林飞飞说了一声。
边检的门开了。汤逸、奶奶、小洛含三个人,踏上了旅程。
“再见呀!再见!”奶奶抱着小洛含,不住地和我们告别。
小洛含的外婆和妈妈手牵着手,一直站在边检入口,依依不舍地目送三个亲人进去。我们一行人也看着他们的身影渐行渐远。小洛含的亲人,眼眶湿润了。
“只希望洛含回来的时候,能像一个正常孩子一样。”
爱心创造的奇迹
回想起接受募捐的这段日子,汤逸不住地说,这是一个奇迹。
“其实要不要向社会求助,一开始我是很犹豫的。我们一家在受到社会极大关注的同时,免不了也要面对一些质疑的声音,我害怕这些声音会对女儿的未来造成伤害。”汤逸说。
但是,为了女儿,最终汤逸一家选择了勇敢面对。收到的每一笔募捐款,汤逸都清楚地记了下来。筹足76万元善款后,汤逸关闭了之前公开的银行账号滨海论坛
“对于帮助过我的人,说不出的感谢。洛含长大以后,我一定会原原本本告诉她这件事情。”汤逸说。
有了求医资金,汤逸就开始准备赴美求医事宜。
“这次办理出国手续非常快,国外的医院效率也挺高,让人很放心。”汤逸说。前后花了一周左右的时间,通过一封封电子邮件进行联系,汤逸就把医院和住宿都落实了。
医院选择了纽约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这是全球顶尖的医院,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愈率很高。按照该中心给出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将会由纽约长老会医院提供动脉灌注化疗。
赴美求医之前,汤逸需要先向医院交预交款,相当于保证金,需要的医药费都从里面扣,多退少补。预交款费用很高,两家医院一共要11.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72万多元。这么一来,之前筹集的76万元善款就所剩无几了江苏都市网
“初步估计,一个月单单生活费起码要花掉1万元人民币,这样撑3个月以上的话,资金还是有些紧张的。”说到这里,汤逸又有些担忧。
不过,让汤逸感到安心的是,海宁义工组织通过义卖筹得的28万元,如果小洛含医疗费用不够,可无条件优先使用。
为了尽可能减少开支,小洛含一家将会住在“麦当劳叔叔之家”,这是麦当劳和医院合作的公益项目。“麦当劳叔叔之家”有100多个房间,价格是35美元一天,相当于200多元人民币。生活设施非常齐全,包吃住。这个价格,在纽约市中心已经是便宜得不能再便宜了。
汤逸的赴美“装备”很简单:几件衣物,生活必需品,少量奶粉、尿布等。“之前了解过,美国的母婴用品很便宜。至于生活必需品,尽可能多带一点去,到那边能省则省。”
11点25分,飞机起飞。
亲爱的小洛含,这一刻,许许多多你不认识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真心地为你感到高兴。
祝愿你能够坚强地配合医生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一切顺利,小洛含!
今天早上6点40分左右,小洛含在爸爸和奶奶的陪同下从海宁出发,赶往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登机前,晚报记者为小洛含家人送上祝福。
小洛含在爸爸和奶奶的陪同下乘坐东航MU587航班飞往美国纽约,开始“光明之旅”。
在机场,小洛含与妈妈紧紧地抱在一起。
临行之前的团圆
在这个时刻,我想到了上周六拜访小洛含一家的情景。
那时的汤逸,神情很轻松。我笑着对他说:“现在的你跟刚开始采访时真的大不一样了。”他笑道:“轻松多了是吧?的确,对我们来说,钱款基本筹集够了,最困难的时候就已经过去了。剩下的就是希望啦!”
这位1987年出生的年轻父亲,身上洋溢着一股乐观的气息。要不是他那双隐藏在黑色墨镜后面的眼睛和他小心翼翼的举止,真看不出他和同龄的健全人有什么差别。
因为来了一群大人,小洛含有点“人来疯”,一下子兴奋起来,在几个大人之间窜来窜去,一会儿碰碰这个,一会儿望望那个。
乍看之下,小洛含和一般的孩子也没有什么不同。她走起路来憨态可掬,粉嘟嘟的小嘴不时撅起,一双美丽的眼睛又大又水灵。但是细看你会发现,她的右眼球有些异样,眼白发红,让人不忍心再盯着看。
“她的右眼,看不见。”小洛含的奶奶跟我们比画着说。正说着,小洛含手里拿着玩具,跌跌撞撞地朝我们走过来,神情好奇而又拘谨。
“她喜欢拿东西递给别人,然后听别人说谢谢。”汤逸笑着说。小洛含似乎听懂了,转了个身,小心翼翼地摸索了一番,把手中的玩具塞给了在场的一位记者。
“谢谢!”对方喜出望外,在场的所有人都被小洛含逗乐了。
小洛含的妈妈林飞飞笑意盈盈地走了过来,小洛含叫了一声“妈妈”,扑了过去。
为了尽量节省开支,这次赴美求医只有小洛含和爸爸、奶奶三个人一起去。视力正常的奶奶将要照顾儿孙俩。小洛含的妈妈留在家里,等着女儿的好消息。
“马上就要去美国看病了,这一去就是3个多月,好漫长啊!我和汤逸说好了,到美国以后一定要每天和我视频,我会每天等着的。”林飞飞说。
“虽然我看不见女儿,但是她能看到我。分离时间那么长,真怕到时候她回来和我生疏了呢!”林飞飞的神情中,满满都是母爱和不舍。
多次的治疗,也给小洛含留下了不少心理阴影。
“她见到穿白衣服的人就怕。如果有穿白衣服的人从她跟前走过,她就会有反应。”林飞飞非常心疼地说。
经过多次报道,我们也和小洛含一家成了朋友。
晚报的摄影记者赵颖硕塞给汤逸一部崭新的佳能相机。“送你的,傻瓜机,只要按快门就行。去美国之后,记录一下生活,多拍点照片带回来。”
之后,赵颖硕手把手地教汤逸如何使用。凭着声音,汤逸摸索着将镜头对准女儿,“咔嚓”一声,留下了自己爱的摄影“处女作”。
太长了。没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