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浪潮不断,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新生,在就业严峻的大环境下,中小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融资难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企业初创时期。一方面中小企业自身基础薄弱、风险大;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处于不利的融资环境之中,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难。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从企业自身和国家扶持政策两方面来着手。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1、中小企业自身基础薄弱,经营风险较高
我国中小企业普遍生产技术薄弱,生产结构单一,生产的产品质量有待提升。部分中小企业以短期经营为主,缺乏长期发展规划,公司结构不合理、企业的经营管理缺少经验、产品附加值低、企业的偿债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偏弱。
2、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信用水平低
中小企业没有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缺乏专业会计人才,大多数会计人员的素养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造成中小企业统计数据失真。银行方面,大多都会避免借款给处于初创阶段的制度不健全的中小企业,以及可能存在高灭失风险的年轻企业。中小企业的低寿命和高破产率必然让多数外部投资者和借款人望而却步。
3、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
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作为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来是资金的重要来源,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在这方面受到限制。证监会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规定较为严格,所以中小企业很难通过资本市场融到所需要的资金。同时由于法律和政策支持体系建立的迟缓,中小企业又过度依赖于贷款,因而很难获得融资。因此,中小企业融资基本都是依靠民间集资和银行贷款这两条途径进行融资,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十分有限。
4、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方面缺乏创新和探索,缺乏运用信托、投资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来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的机制,缺乏对民间信贷的管理和支持。并且,大量的中小企业从事市场已经饱和的制造业或者与国家相关资助政策相悖的低创新、高污染的行业,又导致它们难以获得国家财政资助。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应对建议
1、提高中小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
加强企业管理,革新管理观念,结合时代以及企业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展企业自身潜力、增强企业的决策的科学性以及创新能力,逐步构建健全科学的企业管理体系。
2、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制度,增强企业信用水平
中小企业需要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分工明确。切实向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有关部门提供准确真实的财务信息,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要时刻牢记诚信是企业的生命线,保持和银行间的合作共赢关系,及时的和相关银行做好信息沟通与交换,建立良好和谐的银企合作关系。
3、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除了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这两种融资方式之外,中小企业还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其他的融资方式,例如像商业承兑汇票、融资租赁、出口创汇贷款、项目开发贷款、典当、保险、利用行业优势综合授信贷款等,真正做到多渠道融资。
4、政府努力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政府应充分发挥其服务职能,为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如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加强对信贷人和债权人的权利保护、完善贷款抵押担保的法律和制度框架、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咨询系统等
三、总结
社会的经济、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科学技术水平不断的提高,都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而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更是促进了我国与国际的接轨,从而为我国的商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在未来商业会呈现出更多融合的趋势,这样才能够创新企业商业模式,实现我国商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从而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斯坦福东方(北京)信息科学研究院 | 原创文章
斯坦福东方(北京)信息科学研究院是一家专业科研服务机构,研究与服务领域涵盖“宏观经济、企业管理、互联网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和高新科技”等五大领域。是国内一流、国际比肩的专业研究院,在科学研究和行动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