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一家服装定制店的想法

朋友是一位手艺超凡的“服装艺术家”,在帮她思考如何经营的同时,也让我有机会了解了服装定制这一非常有特色的行业,去学习并不很了解知识领域,去思考如何把学来的知识付诸于应用,实在事件很有趣的事情。
服装定制的同质化竞争点
在我看来,目前的服装定制市场主要面对三个方向:
一、特殊场合着装需求。戏服、节庆礼服(如婚礼)等都属于这一范畴的概念。特殊场合的服装定制虽然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需求量不大,但是如果考虑将企业设置于北上广这种人口基数大的城市当中,从朋友圈做起,是一种可以考虑的模式。
二、“同款”手工制作。这种模式虽然有“抄袭”、“盗版”的嫌疑,但是已经成为了服装定制行业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模式。人们在影视中、在大街上看到自己喜欢的服装的机会有很多,但是因为人人体型各异,并不是每一款喜欢的衣服都有自己适合自己的码号,如果拿着照片就可以找人做出同样的服装,而且通过适度的调整可以让衣服适合自己的身型,市场需求存在,商机也就存在。
三、高端人群的日常定制。无论是否经常出现在我们身边,但是总有高收入人群的大部分服装都是量身定做的,这个市场虽然窄众,但只要能够介入,营业额和利润都会有相当的保证,难度在于进入这个竞争环境必须要和先入的(提供服装定制业务的)大企业、大品牌竞争。
我认为可以采用的差异化推广
在保证同质化市场进入可能性的前提下,我觉得后进服装定制企业可以考虑一些经营管理以及营销方面的改良。
在经营和营销兼顾的前提下,我认为“会员制”也许是服装定制一个比较不错的开始。我觉得对会员的基础服务并不用很复杂,比如在每年收费300元的前提下向会员提供个人logo制品的服务,比如提供个人服饰logo的设计以及把logo缝制在会员制定的服装上面。我还想到的一种可能是为客户更换印有客户名字拼音首字母的纽扣,如果由每个人单独定制纽扣可能性价比非常不合理,但是如果由一家服装店来批量定制拼音首字母纽扣,可能价格就非常便宜了,而对于用户的体验感则有很大的不同。
穿着有自己logo的服装其实是一件有趣而又值得炫耀的事情,同样,服装的纽扣上如果都有自己姓名拼音的首字母也是一种个性化的体现,不过我要说的还不止这些。实际上这种会员制也是营销推广的一部分:在成本价格可控的情况下,把“服装定制”、“服饰定制”的概念推广到也许不是很富有的人群当中,在“微利赚钱”的前提下把潜在客户都锁定在自己的数据库之中。
从社会需求角度而言,人们对于发型、纹身、饰物的需求实际上就是一种对于个人logo的定制化需求,这个需求没有转化的服装方面,更多的可能性是不像换发型、选项链那样,服装logo的设计并不是大多数人能够独立完成的。如果这时候有一些人、机构能够提供这样的服务,消费未必一定发生,但是引起关注是必然的。
试问,谁不想拥有自己的logo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