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清真菜四如春归来
嘉兴这座小城以优越的自然环境,便捷的交通,丰富的物产,历来是移民理想的宜居城市。北方的回民,早在宋代就开始迁徒嘉兴,成为浙江回民主要聚居地之一。如今嘉兴城市急速扩展,全国各地的人蜂拥而来,带来各自的风俗和饮食习惯,徽、川、湘、粤以及江西、东北乃至海外的各帮各派的饭店和菜肴,南腔北调,开遍嘉兴城乡大街小巷。令嘉兴人困惑不解的是,烹制北方风味,民族特色清真菜的嘉兴清真菜馆,却远不如过去兴旺,除了几家牛羊肉包子店和拉面店外,如今嘉兴城里没有一家有规模的清真菜馆。
位于环城东路大年堂的伊斯兰教古寺清真寺,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500多年来见证了回民在嘉兴的兴衰历史。走访清真寺的回族老前辈,了解到近一个世纪以来,嘉兴清真饮食特色和发展,知晓清真饮食的诱人之处。上世纪初,火车通车后,嘉兴东门铺设道路,建满旅社、茶馆和菜馆,相当繁华。嘉兴回民世居东门一带,经营清真饮食是回民谋生之一。当年一下火车,走宣公路、嘉禾路,过宣公桥,到东门大街,环城东路,满街漂溢着牛羊肉的香味,所见的便是清真的点心店铺,清真菜馆散布其间,经营传统的清真名菜,春华园、四如春、豫兴楼便是有名的几家。
当年清真菜馆四如春开在宣公桥堍,老板是来自河南祖传的清真厨师白体生。民国期间,白师傅到嘉兴东门落脚,最早开个摊点,供应酱牛肉、牛羊肉包子和煎饼为主。特别是白家做的包子,味纯真、肉鲜美而闻名,习称东门白家牛肉包子。小日本侵占嘉兴前,东门首遭其难,为躲避日寇的炸弹,白家逃难到凤桥乡下。1938年底,白体生在热闹的宣公桥堍街口,重新开张清真菜馆,取名四如春,开始经营清真炒菜,清真传统的炒牛肉丝、糖醋里脊、炸牛排、生爆肚根、爆三样和全家福等菜肴,货真,味纯,色香,四如春声名鹊起,成了和春华园、豫兴楼齐名的清真菜馆。
东门清真菜馆是嘉兴餐饮的一大特色,光顾的不仅仅是回族人,当地的商家和外地旅客,都喜欢清真菜肴,牛肉湯和包子。伊斯兰教是不吸烟,不喝酒,那时的清真菜馆入乡为俗,汉族人在清真菜馆的包厢里,也可依汉人饮食习惯,喝喝本地黄酒等饮料。想那时,邀几位朋友到四如春,倚坐窗前,浴狮子汇清风,看宣公桥热闹,尽情吃牛肉,细品清真热炒,慢饮牛肉浓汤,再来几只牛肉包子,江南烟雨风光中,便俠带着北方丝丝豪迈的风情。
解放初,白老板的儿女大了,四如春里里外外全由家人承担,不再雇用他人,在评成份时,也就没有评为资本家,算是小业主,而王老板开的春华园就收购为国营。公私合营时,四如春和其他清真点心店合并,改名为清真饮食总店第19门市部,只是以经营牛肉面、煎饼为主,1969年拓宽长水塘,拆除宣公桥时,四如春旧址被拆除。
在物质贫乏的年代,对我们来说,临街大煤球炉上那满锅翻滚的牛肉汤,刚出锅的牛羊肉包子、锅贴,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相当诱人。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东门做木匠时,几乎每天中午光顾清真饮食店,一碗牛肉汤加包子,或者一碗牛肉面,推起刨子也格外有劲。那时的清真饮食店大多是没有清真炒菜。
解放后,作为市区唯一的清真菜馆春华园,先开在五芳斋边,后搬迁到建国路香花桥堍。倾脂河填没后,饮服公司在孩儿桥边,新造了三开间两层楼的新春华园,楼下供应牛肉汤,包子、煎饺。楼上有雅座,可点清真炒菜。但我们记忆最深的,是春华园首创的清真冷面。盛夏,喝碗牛肉汤,吃碗芝麻酱冷面,既实惠又舒坦。
上世纪九十年代应该是嘉兴清真菜鼎盛时期。政府投资在中山桥边,现环城绿化带处,新建占地4亩多地的三层楼清真饭店。白色的墙和围廊,浅绿色的圆尖顶,别具一格的伊斯兰建筑,成了嘉兴亮丽的新景点。当年的伊斯兰花园饭店是江浙一带最具特色的清真饭店,曾多次接待来访的伊斯兰国家外宾。花园饭店设清真点心部、清真菜馆和住宿部。春华园和四如春等清真厨师和他们的徒弟,在花园饭店传承着正宗的清真菜,曾经风靡一时。上世纪末,春华园因建国路改造而停业,1998年为建造环城河绿花带,拆了伊斯兰花园饭店,同年,在建国路的清真菜馆春华园也被拆除。进入新世纪,禾兴路东方宾馆边开过一家韩海丽清真拉面馆,供应牛肉汤、牛肉拉面和煎饺,生意火爆,一时嘉兴又开了好几家回族面馆,后来都不见了踪影。
嘉兴清真寺是浙北地区唯一的伊斯兰教举行宗教仪式,传授宗教教义的地方。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民,每天到教堂礼拜,每年的开斋节、宰牲节,各地穆斯林都会在清真寺集会,当地政府领导也来祝贺。近几年上海、江苏、杭州等地的回民,甚至阿拉伯国家及俄罗斯的穆斯林也远道而来。遗憾的是,越来越多回民集聚的今天,嘉兴却没有一家清真菜馆和饭店。
月河街区开街后,嘉兴的老字号陆续在明清建筑的中基路重新开张,嘉兴回民的有识之士不约而同地提出,要振兴传统的清真饮食,要恢复清真老字号名店。四如春老板的传人白清民,就是其中一位。2008年白清民和他的儿女,在回民前辈的支持下,在中基路蒲鞋弄茶馆中开设了清真包子店,打出了“清真白家牛肉包子”的老字号。精心制作牛肉包子和煎饺的,大多是白家传人。当年在春华园和花园饭店的厨师和包子师傅也来帮忙,有的年过70岁了,依旧精神气爽,操作技艺和热情胜过年轻人。清真牛肉包子店一开张,漂溢的牛羊肉香味,使拥挤的中基路行人,停住脚步,走进店堂,欣喜地品尝。清真牛肉包子味道,让人回味。
白家包子店楼上也供应清真菜。据说,白家的清真菜和汉族各地菜肴最大的不同是崇尚自然,用料新鲜,佐料简单,重刀工,重火候。掌厨的是回族著名的厨师马宝根师傅,他认为清真菜没有什么诀窍,关键是精心选料,制作认真,就如牛肉的腿肉和腱子肉只能红烧,胸肉有精有油,是做馅料的肉,背上的两条里脊肉、才是清炒牛肉丝的料。就像烧羊肉,也和汉民不同,不放萝卜、料酒等各式各样佐料,看重的是新鲜,宰杀时血放尽,是不会有膻味。羊肉原汁原味,返朴归真的烧煮,就如草原上的羊肉味道,自然、鲜美。
开张几年来,白家包子店以本民族独特的味道吸引南来北往的旅客,老嘉兴人也来品尝记忆中东门清真饮食的味道。中基路的蒲鞋弄茶馆也渐渐被清真包子店所取代。清真寺的前辈和回民弟兄,希望白家在此基础上恢复祖传老店四如春,复兴传统清真菜肴。刚刚从麦加朝拜归来的白清民也在思考,像嘉兴这样的城市,没有一家像样的清真菜馆和饭店,接待来自远方的穆斯林兄弟,总觉得和嘉兴繁华的城市有点不相称,也对不起回族弟兄和嘉兴的老百姓。
2012年12月,白家恢复祖传清真老字号,注册四如春,在白家包子店楼上,新开了3只包厢及楼上餐厅,聘请了清真名厨师,供应清真传统佳肴,国内外伊斯兰教的各界朋友,各级政府的伊斯兰教客商慕名而来。去年四如春还接待过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等一批市政府邀请的客人。
2013年11月15日,嘉兴市电视台《寻找嘉兴老字号》栏目组,到四如春清真菜馆采访。国家级非遗项目嘉兴惯牛传人韩海华和几位老清真菜馆前辈,介绍了嘉兴清真菜肴和清真店的历史和特色,探讨恢复传承清真名店和清真菜肴的想法,自然要求白家担当好嘉兴清真菜传人,将四如春清真菜馆办好,办出特色,弘扬悠久历史的清真烹饪技艺。
秋天的阳光下,漫步中基路,蒲鞋弄口溢满牛羊肉的香味和喧闹,嘉兴清真菜馆,四如春已归来。如今店堂里挂着“浙江省老字号"证书,楼上又要装修包厢,扩大经营。四如春第三代传人白静,一脸微笑,充满信心,在传承清真菜精华的同时,推陈出新,独创有时尚元素的清真菜肴。嘉兴回民老一辈振兴嘉兴清真菜馆的梦想,将在这样的年轻人的奋斗中,成真。久违的四如春清真菜馆,也将重新焕发青春,绽放美丽。
2013年11月23日
好长的文字
以前孩儿桥边的牛汤好吃,他们的牛肉和牛骨用大铁锅从早炖到晚,牛肉是吃百草养大的,吃起来汤浓味香。
谢谢楼上各位朋友欣赏我的有点长的介绍文章。
给董雄评分:积分 +1理由: 很棒!我喜欢带有历史感的东西。
月河那家店诶,其实还蛮少见这样的清真点心店的
董老师,写得真不错,这家店的老板我认识几十年了,以前开在大年堂路,总的来说难得去吃一下还可以,就是太油了.
这里不是蒲鞋弄茶馆吗?
{:1_1:}
明显就是咖喱味精汤,汤里没有牛肉味,要吃好喝的清真店数会展路会展中心那家清真早餐店,老板可以做了几十年的牛肉包子店了,味道不是一般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