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元在上海能做什么?
一顿快餐?
两个冰淇淋?
一次打车?
顾了吃可能就顾不上住
可是这30名95后大学生居然生活了15天
如果是你,带着50元去一座陌生的城市,要生存15天,能做到吗?这些没有社会经验的95后大学生做到了。不仅做到了,他们在除去每天住宿、吃饭成本后,还净赚了20652.37元。
7月16日,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的30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上海,开始他们的“就业体检”。——每位学生兜里50元钱,他们需要打工赚钱,来支付住宿费,供自己吃饭,在上海坚持15天。
同时还需要比一比,哪一个同学最终能成为“首富”。而他们所赚取的钱,一部分会捐赠给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有困难的人,剩下的将汇入学校的“36.5爱心希望通道”,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就业体检第一关:卖报纸
30个同学“就业体检”的每一天,都是从每人卖出50份报纸开始的。早上5点半起床,先做操,随后把从邮局拿来的报纸进行整理后,上街售卖。进价8毛钱一份的报纸,有的同学卖1元,有的卖2元。全部卖完大约需要3小时。
在这样售卖几天后,李贝尔同学发现效率太低,于是一家一家找公司推销,一口气把50份都卖了,同时这家公司也成为他的固定客户。
就业体检第二关:找工作
卖报纸是给每个人的硬性指标,也是帮助同学锻炼胆量的第一步,同时,也能让大家有基本的10元钱收入。但10元钱,连住宿成本40元都无法承担。体检的第二关,就是找工作。只有找到工作,才能解决生活问题,而且工资还必须是日结。在上海,举目无亲,只是在读大学生的他们,能找到什么工作呢?
出发前,30位同学都做好了攻略,他们在各类论坛、微信群、微博找了实习,约好面试时间。但真的等到面试了,才发现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网络上的虚假招聘信息、预先要交押金、老板过于苛责等等。
第一天,大一的李贝尔和其他几名同学,一早从静安骑行20多公里,相继面试了6份工作,结果一无所获。最后下午3点不到,终于找到了一份教育机构的地推工作,说好第二天来工作,完成1个地推指标,就有150元底薪。
第二天,他们开开心心地去上工,没想到,带他们的小领导却突然变卦。说要完成2个指标,等到最后结算工资了,又说要完成4个指标才能拿150元,没完成只能拿40元,最后他们只能拿了40元的工资。
大一的王莹莹在前几天,都做着地推的工作,然而她发现,地推并不稳定,可能在最后算结余的时候没有保障。于是在第三天,她和几个同学一起沿着马路一家一家地问是否需要服务员,但由于要求日结,再加上是大学生,没有一家店面愿意聘请她们。
在问了40多家店面后,终于有一家串串店愿意让她试一试,工作的内容就是在后厨帮阿姨择菜、配菜、串串等。工作时间从下午3点半一直到晚上8点半,时薪9元。
而在早晨6点半一直到下午3点半这段空余时间,除了卖报纸,她还在网上售卖自己做的手工耳环,售卖同学们临时组建的“行知金沪有限公司”的酥饼和上海女人雪花膏。勤劳致富,她现在是30名同学中的”首富“,最后结余下来收入超过1200元。
“行知金沪有限公司”是大二的叶婷婷和另外3名同学组建的,通过网络销售金华和上海的特色商品。这个“公司”厉害了,商家都是叶婷婷和同学们自己去谈妥,同时让商家进行代发,避免了囤货、发货的成本。
他们不仅自己卖,还招募了其他队员做代理一起卖,还做出了口碑,顾客除了自己的同学,还有同学的同学、朋友的朋友,不仅有金华的,还有来自广东、海南等全国各地的。十几天下来,销售额已破万。
叶婷婷在这十几天里,干了7、8份工作。服务员、地推、儿童助教等,一一尝试。就业体检,让一个学环境工程的女生,对经商产生了莫大的兴趣。他们还考虑在回学校后,要继续把“公司”做下去。
叶婷婷在做儿童助教
叶婷婷在做餐馆服务员
在这十几天的时间里,30位同学几乎都尝试了快递员、服务员、传单、推广、充场、话务员等7、8份工作。
陈依依在餐厅做打饭打菜员工作
李依璇在拍摄《海风教育》宣传片
马光海参加国家会展中心第18届cbme中国孕婴童展与展商洽谈合作
潘佳佳在吴江路休闲街餐饮店做接待员工作
张泽翔在温州东山海鲜城饭店做服务员
张泽翔在温州东山海鲜城饭店做服务员
就业体检第三关:吃饭
每一分钱都是自己辛苦赚下的,为了节约,去打工的路无论多远,同学们都尽可能的选择步行、骑车,或者换乘2个多小时的公交前往目的地,每天微信运动上的步数都超过3万步。
交通费省下了,吃饭也要节省。这些年轻人每天只舍得吃几个白面馒头,只为了能再多存点钱,在最后捐赠上多捐一点。黄俊皓在第三天时,自己花了5元钱买了一碗小馄饨吃,到晚上就自我反省,这碗馄饨不该吃!
感恩社会:捐助
“就业体检”结束了,明天中午,这30名95后的大学生就将离开上海返回浙江。昨晚,同学们商定,将在上海这十几天工作所赚到的20652.37元全部捐出。
他们把其中的一部分钱捐给在工作过程中碰到三位生活困难的上海市民:比如一名肺癌患者,女儿是聋哑人、自己干着电单车修理工的男子,双腿残疾每周六还到固定的地点分发免费饭菜的大叔,他们分别受捐2000元、1000元、1000元。剩下的钱,将汇入学校的“36.5爱心希望通道”,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这是“就业体检”的第9年,带队老师说,之所以叫“体检”,就是要在社会实践中,重新认识自己,更好地了解社会。这样的“体检”还将继续下去……
通过这次的体检也让我明白了一些我身上存在不足,就业体检,检出的是我们未来在就业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我认为这次体检,检出的就是我身上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一技之长,根据其他同学的经验,我觉得还是要通过自己的智慧,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这是我应该学习的地方。
——大三 黄俊皓
每一个人的生存问题,是靠自己解决的,而不是靠一个代理者。一定要在学校里把专业知识打牢了再出去工作,否则你只能做最底层的实习者,这是我最大的体会。
——大二 叶婷婷
就是让我们同学提前踏入社会,感知社会,体验了社会,从而得到更多的成长,从而回去学校以后,告诉自己,我在社会上我还欠缺哪方面技能,我就在哪方面下苦功,卯足劲,拼命学习。
——带队老师童必勋
话匣妹在采访时,不断地问自己
如果换做自己,会如何?
各位花粉
如果是你,你又会怎样呢?
-本文完-
版权声明:转载前请联系后台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