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社会经济效益,就必须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

利用计算机系统和企业内联网(intranet)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信息化
企业为了更好地进行经营活动,获得其应有的社会经济效益,就必须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按照企业内部资源管理的要求,对企业的内部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企业基础管理、研究与开发的信息化,连接企业研发、生产、供应、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实现对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等资源的优化。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信息化方面有管理信息系统(mis)、办公自动化系统(oa)、供应链管理(scm)、客户链管理(crm)、决策支持系统(dss)、执行信息系统(eis)、专家系统(es)、物料需求计划(mrp)、制造资源计划(mrpii)、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等一系列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
通过加强企业间的供应链管理(scm)、客户链管理(crm),密切企业与供应商、销售商以及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跟踪技术、客户、市场,能够确保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及时了解、迅速反应与竞争优势。通过internet还可以在同行业以及上、下游企业之间开展贸易和业务的合作,以信息的实时交互实现信息的共享,减少中间环节,消除信息障碍。
实践证明,许多信息化取得成效的企业,都是把财务电算化作为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第一步,因为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同时财务管理也是企业最容易成功进行信息化的部分。只有有效地掌握并控制了资金流,才能控制物流,进而控制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这些企业利用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以企业经营业务为基础的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辅助企业作出经营预测和决策,监测、调控业务,及时、准确、全面地提供财务、会计数据,实现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市场信息、采购信息、销售信息、配送信息、后勤服务信息以及经济政策、法规等信息的加工、处理、存储和调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dep(电子数据处理)基础作业层,用以构成人—机业务、财务等部门的基本数据处理系统;mis(管理信息系统)中间管理层,用以构成人—机业务、财务等部门的综合数据(信息)处理和管理系统;dds(决策支持系统)高级决策层,用以构成人—机经营、财务等的预测、决策服务支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