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早“独立”的孩子,为什么伤害更多?


综艺节目《育儿大作战》中,
迎来了一个“虎爸”。
在孩子十个半月时,
他用硬纸板围城一个方形,
然后把孩子放在里面自己玩。
把泡好的奶粉放在一个角落,
让孩子自己爬过去喝,
孩子只好边哭边爬向食物。
孩子五岁大时,他带去游泳,
直接给孩子一个游泳圈,
然后把孩子一个人留在水里。
冬天即兴想起带儿子出去旅行,
给儿子拿了双袜子,一条秋裤,就出发了。
后来,原来的袜子穿脏了,
带的袜子没找到,儿子只好光着脚。
儿子有个特别喜欢的枕头,
总是抱着不撒手,
他强行从孩子手中生生夺走,
无视孩子哭得多绝望。
他做这一切的目的:让孩子早点独立。
他相信,孩子现在还小,
可能无法理解他的狠心,
也可能他的方法确实有点太粗暴,
但这种狠心,终将换来孩子的理解和感谢。
作为嘉宾,
已为人母的曹颖很难接受这种教育模式。
她在节目中说:
我同意孩子在小的时候应该独立,
但是呢,他现在太小了。
很多东西需要你去引导,
而不是让他自我成长。
换句话说,独立并不意味着要缺爱,
坚定也不一定意味着要冷漠。
心理学上,
孩子的成长,一方面来自于物质体,
即他的躯体所需要的营养,
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他的心灵成长,
他需要爱和陪伴。
在孩子没有准备好时,
就一味地强调早点“自立”,
强行把他推出去,
这样的孩子真的就越独立么?

过年的时候去日本,看到女生全是短裙露大腿,5/6岁的小孩子居然有穿短裤T恤的家长带着在玩,感觉和他们生活在两个时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