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撰稿人北極魚爱cpa,由东奥会计在线授权整理发布)
坚持吧,你想要的,一定会如期而至的。
本文不适用于一年考(过)6科的学霸。
这篇文章,只是想把平凡、在职、妈妈级考生的我这8年来漫长的备考经历、遇到的挫折和失败以及总结出来的经验分享给像我这样的在职、有着同样的cpa梦、妈妈级考生,希望你们不要像我这样,走那么多的弯路才能达到终点。希望你们能踏实、一步步稳稳的顺利拿下cpa。
1.基本情况和备考历程
2008年本科毕业,财税专业,在校大三时学《财务与会计》课程时听老师说cpa前景很好,我就立志要考cpa。毕业那年懵懵懂懂的看了2个月天书般的审计、会计和税法,连门都没入,惨败。
2009年税法67,2012年战略61
2010、2013、2014均没通过(有复习基本在55-59之间,没复习的就30-50的样子,一晃就5年了,5年了!税法过期了!),2011年怀孕了预产期在9月直接没报名(那是我过得最惬意的一年,因为完全不用去想备考的问题。
2015年审计63.5,经济法62.5,会计61.5,税法56.5,财管29
终于狠下决心全职备考,老板同意我停薪留职2个半月。8-9月中旬我都用来复习中级会计师的会计和财管了,以确保中级的通过;中级考试后只剩下一个月了,要复习cpa的5科,简直抓狂得不行,时间太不够用了,只好集中精力复习审计、经济法和税法三科(2014年这三科都是55以上,感觉有基础了会容易一些),而会计和财管觉得太难了直接放下了,但还是5科都参加考试了。那一年的会计破天荒的简单,竟然侥幸的通过了(其实是靠复习中级会计的老底过的)。税法也是简单得让我怀疑人生,只是成绩出来却和2014年一模一样,56.5分。中级财管考了81,cpa财管却29,两者差距太大了!)
全职备考cpa的那个月,对于需要自己带小孩的我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早上五点多起来看书他就会跟着醒过来,难过;早上送他去幼儿园才能安心的复习8个小时,下午他放学了就接回来,一直到他10点睡着后我才爬起来继续奋战。
小插曲1:国庆放假了小宝非要拉着我跟他玩,我心里惦记着我没做完的习题、没背完的知识点、没听课的冲刺班,很烦躁的大声凶了他,说我没空你自己玩去!他哇哇大哭,我心里难过得不行,抱着他两个人一起大哭一场。冷静下来后,他说自己一个人玩,让我看书去。瞬间让我泪流满面。
小插曲2:考会计的那天早上,考场离家里很远很远,我6点就准备出门,小宝醒来了,抱着我哭着说不想让我走。我蹲下来抱着他说,让妈妈去考试吧。他突然不哭了,跟我说,妈妈你安心去考试吧,我跟爸爸在家玩。你一定会考过的。孩子的懂事再一次让我流泪满面。
心里默念,坚持吧!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他以后可以骄傲的跟别人说:我妈妈是注册会计师!
2016年税法61.5,财管45
这一年只剩下两科了,只是只要一科没通过,战略就要过期重考了。心里还是感觉很有压力。这一年从事务所换到企业了,工作轻松了不少(当然待遇也减少了,而且没有上升空间)。每天忙完工作时候就偷偷看电子版的讲义,税法很熟悉了,因为已经考了2次56.5了。财管不熟,掌握得不好,很多都是逼着自己去背公式,没有很好的理解,也没有做什么习题,基本上就是听课。没做习题估计是我考不过财管的主要原因。
2017年战略83.75,财管60
很幸运,财管60分,终于结束了8年长跑的cpa专业阶段。
最用心去学习的一年。
感谢那个一直在坚持的自己!
2.失败的教训
贪心+轻敌:前5年,我总觉得自己能复习很多科,总觉得只要我报的都能考过(真不知道是谁给我的勇气),那时候我每年都报四门以上,报名以后会认真看一两个星期的书,热情褪去后备考就抛到九霄云外了。一般考前1个月才开始学习,时间只够粗糙的学习1-2门,而且还是直接听冲刺串讲班划重点,再随便做点题就直接上考场,考试失败是必然的。
即使cpa比以前降低难度了,但考查面更广也更细致了,那些重点恒重的考点也不那么爱大篇幅的考查了,更多是考查对知识的运用和理解。不踏实的去复习,真的没那么容易就能侥幸通过的。不要贪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报名;不要轻视cpa的难度,天下第一考也不是浪得虚名的,不要认为裸考也能过(大神可以绕路)。
懒惰+精力不够:每天上班都要忙工作、加班、出差等,好不容易下班了只想玩手机和睡觉;早上又起不来,学习完全没动力。当妈后更加苦逼,下班后还得照顾孩子,做家务,哄睡(很多时候孩子还没睡着我自己就睡死过去,夜里还要醒来n次,喂奶,给孩子盖被子等等),晚上没睡好,白天精力差,根本没有心思学习。
临急抱佛脚:总是幻想着考前认真冲刺一下就能通过考试,结果证明那是行不通的。考前一个月开始我狂看书,一周做完一本轻一,囫囵吞枣的去记住冲刺冲讲班里提及的那些重难点,但往往只掌握了50%-60%的内容,学得不扎实,考50-59分也是如实的反映我学习的成效了。
3.总结的经验
①不要贪心:每年报2-3门,每年保过2门,3年结束专业阶段,1年综合,4年拿下cpa最合适。(在职备考超过3门,太吃力了。除了cpa,我们还有工作,还有生活,还有可爱的孩子需要我们陪伴,没有必要为了cpa放弃所有)。备考2门压力比较小,每天坚持2-3小时的学习,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都不算大。我今年只考2门,学习、生活、工作都能兼顾上, 8月份之前都过得比较充实,周末会带小宝去爬山、徒步、科技馆、儿童游乐场、博物馆、书店等,增长了不少见识。
②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把坐车、等车、空闲等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我每天上下班坐地铁各需要45分钟,就在地铁里拿着手机听课,从上车到下车这段时间里基本可以听完一个课件,中午吃饭的时候再听一个课件,一天保证最少听3个课件(别人都用这些零碎的时间来煲剧,看娱乐,我们听课看帅哥,也很不错东奥多了好几个小鲜肉)。不要急,也不要躁,走好每一天,每一天都坚持学习,其实坚持下来你会发现你的人生也变得开阔起来,变得很自律。哪天不学习反而觉得浑身不自在了。
③一定要做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计划,先做总体计划,再做具体计划。
如1-4月预习,先听预科班或上年的基础班;
5-7月基础班,
8月习题班、专题班,
9月真题、模拟,
10月冲刺班等。
先制定好总体计划,然后根据每个阶段再细化到月/周计划,根据自己每天能完成的任务做计划(不要制定过高的任务,完不成很打击自己的积极性的。制定自己基本能做得到的任务,如我每天都给自己安排3-4个课件),一周下来就能看到自己的进度了,如跟不上计划的进度就进行适度的调整,按计划做下来基本能实现任务的80%以上,慢慢就会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图注:我自己做的计划表我自己做的计划表)
④学会做总结+笔记:现在网校老师的讲义已经归纳得很好了,我们没有必要自己再对着讲义抄一遍(真的好浪费时间)。我们可以在讲义/辅导书上做好笔记,标记好重点、易错点、关键词和采分点、记录解题技巧、听课心得等等,这些笔记对后期的学习很有帮助。
另外可以把老师归纳总结的重要内容归纳在一起,形成自己的总结,方便自己用。像财管郑晓博老师经常讲完一个知识点就会做一个知识总结,但这些总结散落在讲义的各个章节,可能不太方便寻找,我就把这些知识点都归纳在一起,打印出来形成了一本总结本,翻开来看里面全是重点,开心
强调一点:最好学会自己去总结,别人的笔记不一定适合自己,一定要自己去尝试!
(图注:自己整理的知识总结)
⑤错题库的充分利用:东奥的题库挺好用的,我今年养成了在电脑上做题的习惯,客观题做好了会自动判分,还把错题都归集在一起,我有空的时候就会重新再做做,系统还会记录做错的次数(有些题我会重复的做错3、4次,哎,我就把错误次数多的题打印出来,对着课本去弄清楚自己做错的原因)。
⑥重视真题,总结真题的考点:近五年的真题一定要多做,做多了会自然而然反射到题目背后的考点。今年战略我就自己尝试去总结真题的主观题考点,把近五年的主观题按照考点所在的章节进行了统计,统计完后能很清楚的看到那些考点是经常考的,必须要背的;真题是怎么提问的,我们要怎么样回答。这个主观题的总结对我今年考试做主观题很有帮助,基础上我一看题目就可以去写考点背后的知识点了,做起来特别顺利。
(图注:自己总结的主观题考点自己总结的主观题考点)
⑦思维导图:做思维导图可以整理出框架,便于理解和形成完整的思维导向。战略特别适合做框架,我考前做了几个章节的思维导图,按知识点一页页的打印出来,考前3天就拿着这些图来背,超好用。
(图注:一个考点的思维导图一个考点的思维导图)
4.科目的报考组合
【2门科目】:会计+税法,会计+审计,财管+战略,税法+经济法
适合人群:第一次参加注会考试,有一定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能力
【3门科目】:会计+税法+审计,会计+税法+经济法,财管+战略+经济法,会计+财管+战略
适合人群:需要有较好的基础,而且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报考3门科目是想要在2年内通关的最佳选择。
【4门科目及以上】:适合全职考生、有充裕的时间、坚韧不拔的性格、学习能力强
可参考东奥:2018注册会计师考试如何选择报考科目
5.关于cpa的认识
感觉很多人对cpa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考过了cpa就等于赚很多钱,很能干,能任很高的职位。事实上,cpa证书跟学历证书一样,可以在你找工作时作为一块敲门砖为你提供更好的机会,但最终还是得靠你自身的能力和实力,它可以为你锦上添花,但不是雪中送炭,不会因为你考过cpa了就立马飞黄腾达。
努力吧,你想要的,一定会如期而至的。
踏实走好每一步,你的人生,一定很精彩。
最后,附上东奥很专业的老师讲解课程链接(登录东奥会计在线复制标题即可搜到)(注:我不是在为东奥打广告,是我自己真心觉得东奥的老师超级好,真心很喜欢):
①郑晓博老师: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发展(上)
②郑晓博老师: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发展(下)
备考科目的学习方法及推荐的老师:
会计:张志凤(有基础),张敬富(无基础):张志凤老师带你学2018注会《会计》
审计:金鑫松:金鑫松讲解2018年注册会计师《审计》学习方法
经济法:郭守杰:郭守杰老师指导2018cpa经济法备考
税法:刘颖(无基础)、王亭喜(有基础):2018年注会《税法》学习方法指导——马兆瑞
财管:闫华红(重点突出)、郑晓博(通俗易懂):注册会计师财务管理学习方法指导——郑晓博
战略:肖迪(案例多)、吕鹏(讲得细):肖迪老师指导2018注册会计师战略备考方向
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老师,一套课程(基础班、习题班、冲刺班、模考班等)听下来,再适当做一些习题,学会总结,60分其实不会太难的。最主要的是,你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