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笔小账,看看究竟什么样的产品最适合做电商

有人说,喜欢网络购物,是因为便宜,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没有实体店的房租,所以总体成本比实体店低。
那我们来看看电商的成本都有什么?
四大金刚之电商成本四项:【佣金】、【包装】、【物流】、【推广】
佣金:c2c类型的商家,我们统一保守地按2%计算。
包装:一般都要求结实抗摔,所以包装的成本要高于线下,一般不会低于3%。
物流:干线基本在5%,最后一公里的支线快递,不少于8%,这项合计在13%。
推广:当前流量瓶颈凸显,预算很难低于12%。
以上电商四项之和是:30%

我们详细看看这四项,到底哪一项有压缩的空间:
佣金
,有时也称平台服务费或技术服务费等等,一般来说商家卖的越多,返给平台的佣金总额就越多。客观来说,这块对卖家负担不算重,电商平台也不太看重佣金这块,因为它有来钱更快的模块业务。类如某宝,干脆不收佣金,免费开店!所以,在此为了便于分析,此项费用可以忽略。
包装:
50元货值的产品,用个1.5元的包装方案不算奢侈。包装方案包括纸盒、胶带、面单、卡片说明书,甚至泡沫防震充填物、包装打包的人工费等,不要寄希望于快递排除暴力分拣。
凡是号召快递要轻拿轻放的可以去分拣线上实习两天,体验下劳动强度再说。所以这项费用3%是最低标准,不能减免的。
物流,
50元的商品,末端快递费不超过4元,相对比较便宜了,这也不是大多数商家能做到的,至少偏远地区不能包邮了。
事实上很多的9.9元包邮,快递费按8%计算,只有不到1块钱。除非是包月,即无论商家一个月发多少单,支付给快递公司都是一个相对固定的费用,否则这个价格就是亏损。快递公司也要吃饭,时间久了也不能陪着一起当雷锋。
那么9.9元包邮这种亏损的事情,在电商平台上存在并不奇怪!他们貌似浪费了物流费,实质节约了推广费,是一种变相的刷单。当前,各平台对刷单围追堵截,刷单的成本都比9.9高不少!相比,做低价包邮挺划算。
干线物流5%=运费3%、仓储1%、退换货损失及残次1%。
这里的运费是货物从生产厂家的仓库到卖家的仓库的运费;仓储既指卖家的仓库租赁费,也包含平台云仓的存储保管费。退货1%也是极限了,我身边做电商的很少有能低于这个数字的。
总之,物流整体13%的费用合情合理,也很难压缩。
物流与包装合计16%
的费用是无论如何也节省不了的!
推广,
这是电商平台最看重的业务收入。为什么各个平台都痛打刷单,就是因为刷单,导致了平台收入外流。本来平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做个收费站,你却绕道逃费,真是岂有此理!卖家为什么刷单?还不是因为刷单的性价比,比直接购买流量要实惠一些嘛。能把精明的卖家逼着去做刷单这种傻逼加二货的事情,可见这推广费用有多可怕。
那推广费用能节省吗?
如果买家都是直接搜索你的【品牌】进入,那么这笔费用完全可以节省;
如果商家都是搜索【品类】进入,那么这笔费用永远也别想降下来!
比如你想买牛奶,你搜索了“蒙牛 特仑苏 原味 12盒”进入,还是搜索了“纯牛奶”进入,前者的是品牌搜索,后者是品类搜索。如果你的商品都是品类搜索进入,那么恭喜你,你的推广费用不飞上天就不错了!
既然下不来,那推广费花多少合适呢?
答案:
12%-34%
比较合适!
为什么这么高!
因为只有这么高,才会触及亏损线,才不会有人长期跟你竞价捣乱啊。
只有达到大家白玩,互相残杀的境地,才能独孤求败!
具体原因和要素,分析如下:
①我没品牌,我依赖电商,只能在它这里推广,推广费
触及亏损线
接近34%
34%推广费用加上16%的包装物流费用,那就是50%的毛利;
试问在当今之中国,除了垄断行业和非法行业,电商平台有多少商品可以达到这个零售毛利?
大数据的今天,还能容许多少商家偏安一隅的闷声发大财!即使躲到世界的某个角落里发财,也能立马搜寻到,然后抄袭、复制、改进,砸价……把暴利迅速拉回到微利。
②我有品牌,推广费不全给电商平台,那最少也得给它个行业平均数12%
12%推广费,企业实体也不会低于这个比例,品牌不会凭空而生,有品牌就有市场投入,电商竞争更扁平化,还能低于吗?加上包装物流费用就是28%。这也不是一个小的数字。至少在当今之中国,60%的商品做不到!即便做到了,剩下的卖家也只能是如履薄冰、苟延残喘做点微利生意,权且养家糊口,不可能发财了,这与街头摆摊卖鸡蛋灌饼又有何区别呢。
③自带流量者,可以无关乎电商
你还说推广费可以省!不花推广费,全是回头客来不就行了吗!做得到吗?成千上万的同质化商品一起争夺那个七寸的手机屏幕,你不花推广费,排在几十页之后,让消费者如何找到你?你说可以自带流量!问题来了!你若是自带流量,做不做电商平台又有什么意义呢?自己直接弄个官网或者开个专卖店多爽啊。
④交易越是直接的,成本越高。
推广费用是横亘在电商中间的拦路虎。越是中间环节链条缺少,方便快捷的销售渠道,其推广沟通成本越高!看看那些安利、天狮等直销,没有中间商,送货上门,没有快递费,一对一的直接沟通,满满的都是方便快捷!但是成本往往是最高的。
结束语:
客单价低于80元的商品,不适合做电商!
毛利率低于40%的产品,不适合做电商!
另外,仅末端快递成本就超过13%的产品,不适合做传统电商!
如此看来,电商平台的卖家97%都是打酱油的,这句话不假!
符合客单价、毛利率与快递费三条标准且不是自带流量的产品都有什么呢?具体详见下图,里边写的很详细:
《电商选品手册》又称《快速致富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