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毛主席老路的村—河南省临颍县南街村


只有走毛主席指引的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才会过上幸福生活
河南省临颖县南街村是一个人口约3.2万人的农村。过去村子相当贫困,从改革开放的80年代起,村里建立了面粉厂、砖瓦厂等村营企业,经济上获得了成功。
南街村与其他村有一个巨大的区别,那就是他们以基于毛泽东思想的集体主义为理念,提出建设“共产主义小社会”的目标。毛主席式的集体主义因80年代取消人民公社而失去了影响力。但是,南街村却把毛主席的集体主义树为旗帜。已经富裕起来的南街村的尝试被称为“南街村现象”,并引起了全国的关注。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早上6点15分,南街村的广播站开始播放颂扬毛泽东的革命歌曲《东方红》,南街村新的一天便伴随这轻快旋律开始。
毛泽东的雕像如守护神一样耸立在南街村的广场上。广场上还有一些如“毛泽东思想永远放光芒”等政治标语。村内也到处都能看到毛泽东的画像、标语等。
一、平均主义
南街村“共产主义的要素”的核心是独特的平均主义的经济体制。村民们在村的行政机构及村营企业上班,根据工作内容,每月付给150元到200元的固定工资。 工资虽然很低,但是村民免费享受粮食、肉、油等配给。住宅、教育、医疗、办红白喜事也一概不收费。如果村民上大学,学费也由村里负担。村民享受的福利费用每年每人平均6700元。村里有26家村营企业,诸如拉面工厂等。1984年,村办企业的总产值只有70万元,到1995年已经达到12亿,实现了飞跃发展。但是村里不允许办个人的商店及私营企业,也不允许从事卡拉OK等营业。这是因为,上述的营业被认为不利于贯彻集体主义。 “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是不平等,财富集中到少数特权及富裕阶层手中,农民等弱势群体不能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南街村的做法暂且不论,它的尝试开辟了一条确保村民很快过上“小康生活”的道路。
二、集体主义
在南街村的村营面粉厂作财务工作的李永旗(24岁),今年元旦与在同村结识的男朋友举行了婚礼。现在与在村营工艺品公司工作的丈夫及公公、婆婆住在一起。住宅是村营两间一套(75平方米)的公寓。结婚仪式按南街村的规矩,由村里举行“集体婚礼”,婚礼每年元旦举行一次。今年的集体婚礼包括李永旗夫妇,共有20对新郎、新娘参加。村里送给新人的纪念品是《毛泽东选集》。集体婚礼是南街村集体主义的一个象征。村党委书记王宏斌说,举行集体婚礼的目的是杜绝浪费,培养新人的集体主义观念。虽然不强制参加集体婚礼,但是如果忌讳参加集体婚礼就等于不服从村当局意见。也许是这个原因,据说至今还没有新郎、新娘拒绝参加集体婚礼。在集体主义的压力下,参加集体婚礼似乎事实上已经成了村民的“义务”。
南街村集体主义的另一个象征是搞军事训练。村里有约8500人的民兵,其中多数是非南街村出身,而在南街村的企业中工作的人。通过军训,向村民等灌输集体主义思想。
长期在南街村工作,并做出较大贡献的非南街村出身者,村里给予他们“名誉村民”资格。得到这个资格的人可享受与本村村民一样的待遇。因此申请当“名誉村民”的人非常多。
三、规章严格
中国还有约3000万人没有达到温饱水平,而另一方面,富者更富,贫富差距拉大。正因为如此,村民过着平等而稳定生活的南街村的现状值得关注。但是,南街村的体制是在严格的规章制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南街村有可称为“村的宪法”的规章制度,分思想、工作、生活三方面,共有23条,违反者将受到处罚。进而,村里还有定期从思想、纪律、卫生等十个方面检查各家庭执行规章制度情况的制度。根据检查结果,只要有一个方面不合格,部分福利就得自费。据村民说:“满分的家庭很少,大多数家庭都是总有某个方面不合格。”
福利是村民生活的基础,村当局在这方面掌握着大权。村民不得不乖乖地服从村当局及各项规定。南街村用非同一般的做法,保证了所有人都能过上一定水平的生活。从这点说实现了“和谐社会”的目标。

真好!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

我们张家界有一个小毛泽东,他的名字叫龚厚钦,他非常有才华,他有一篇文章,题目是:没有刁官就没有刁民,他反腐败,当然,他可惜了一身的本事,明显让大家感觉失去了更大的舞台为人民服大的务,好可惜。。。。。。

又来搞这一套了,这条路不适合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你对毛的生平作为到底了解多少?

这个村全国只有一个,你说这是为什么

应该把楼主扔回六十年代让你吃不上饭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