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厂家同一种药换了个包装价格翻了几十倍
我父亲服了2年多的地高辛片,开始是一盒30片的包装2块2一盒的价格,去年年底换了100片一瓶的包装8块5一瓶,前几天我又去医院给我爸配药,这次是15片一盒的包装,价格却暴涨了几十倍,一盒要价高达21块一盒,同样的厂家,同样的药品,价格怎么会一下暴涨这么多
经济建设嘛
适当的提价我们也能接受,现在8分5一片的药直接涨到1块4一片,这个幅度是不是大了点,挂号费涨价,方便门诊不方便了,现在直接几十倍上百倍的提高药价,老百姓还能看的起病吗
而且这个是长期服用的药,如此涨价合适吗,即便是原材料涨价也不肯能一下子涨这么多吧
因为信宜二厂找汇环公司上了一套MES系统,估计成本上升了。我们去调研过,他们的信息化确实做得很好,虽然厂不大
天保宁不用吃,银杏提取物对于心血管问题的改善作用,在一个超过2000人对照实验中,被认为无效。
可怕的涨价路
涨得太多了吧!
就算上一套信息化系统,也不至于涨那么黑
应该是买的地方不同, 医院和药店都会有差异.
都用这法暴利。现在的药厂不如肉店
都是第2医院门诊配的药
某些人又在做手脚了
涨价的事是你没法改变的,外面药店看看有没有便宜一点的,天保宁这样的药有多少疗效要打个问号
我爸两年前中风后医院开的药,我们也不懂,不知道那种药有效,反正医生让吃,也不敢懈怠,一直就这么吃着
恩,下次去药店看看有没有便宜点
食药监局的局长再枪毙几十个这样事就会少很多。
零差价下估计药店价格差不多,药厂涨了,搜搜老款药物有没有停产吧
天保宁充其量只是个安慰剂。
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生病!
那肯定有问题了。
药就是暴利。
一个超过两千人的实验就出来说明问题了? 呵呵 。
实验指标一般是对最终死亡率,只能说对死亡率没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可以改善的。 地高新也是这样,明显改善心衰患者的症状,但对最终的死亡率没有明显影响。
没有了的,厂家已经停止供应了一段时间的药物,原因是地高新一直都是亏本在生产,没有利润。要厂家亏本来做公益总不太现实吧?但是由于这个药确实是个好药,需求量很大,所以厂家就换了个马甲来卖了,中国药物的价格可不是厂家自己说了算了,换了个马甲之后就重新定价一次,按现在的经济水平而不是几十年前的经济水平来定价了 。不仅仅是地高新,其他这样的药物还有很多的。
药厂暴利还是医院暴利我们就不晓得了,但一种药半年时间暴涨几十倍肯定是不正常的
流通环节太腐败,一般生产的都不赚钱
国家药监局批出来的药名太多?
只要是药,价格就不会便宜。
请比较一下:中药店和超市里都有的红枣,他们的价格差多少?
很多药厂都是这样的,换个包装就提提价,其实药是没变化的。
可见这个包装有多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