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非常鼎盛的商业时代,既有新零售的火爆发展,同时还有线上线下的高度融合,o2o概念一直在延伸,新技术、新方法、新营销、新媒体等众多新技巧的利用,也让许多企业,尝到了甜头,获得了资本的青睐。
但在众多行业井喷爆发的年代,餐饮似乎成为了格格不入的另类,市场需求变化莫测,格局铺开过大,不易回笼,过小,利润太低。再加上地段、房租、口味、用户等诸多复合因素,让今年的餐饮行业,格外寒冷。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餐饮门店数达581万个,比上年下降3.48%,仅上半年就有16万家餐饮店停业倒闭。全国餐饮突只有20%的餐厅是赚钱的,剩下80%餐厅的日子并不好过。
为什么有这么多餐饮企业赚不到钱?
传统餐饮企业向“互联网+餐饮”转型是大势所趋,但是由于中国餐饮行业规模巨大,各式各样的餐饮类型难以标准化,中小餐饮企业信息化程度普遍不高,目前大多都是停留在依靠团购、外卖平台引流的阶段,作为“门外汉”想拥抱互联网可以从这些入手……
1.打造吸引眼球的餐饮品牌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获取信息的速度非常快,想在茫茫的信息海洋中脱颖而出,让用户留下印象,就要有足够吸引眼球的信息。同时餐饮消费主力也逐渐倾向于90后00后年轻人群,想要打造互联网餐饮品牌,自然就俘获这批消费者的心。
如57度湘子品牌“小猪猪”烤肉小店就通过可爱的店面设计风格、特色的点餐单、贴心的互动服务,57度的最鲜美烤肉口感吸引一大批年轻消费者。又如“京城最大比萨”的站点披萨,通过树立不同于一般比萨size的“大”标签,在当地迅速打响了品牌知名度。
2.利用好社交分享的宣传方式
前面说到传统媒体宣传引流对于中小餐企来说“吃不消”,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无疑是为其提供了一个便利又低成本的宣传平台,而且社交平台的分享功能更是带来裂变式的宣传效应,来自朋友的推介更能增加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好感度。
因此餐企宣传应当利用好社交分享这一特性,如许多餐饮店都会建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营销活动,让用户分享出去,从而引来更多的流量。比如“牛男手造”一间南昌的披萨店,就经常举办各种花式活动来宣传,6月16日的“吃比萨赢手机”一文吸引大批用户转发,并且前来围观,当日外卖订单接个不停。
美食推荐、趣味活动、有奖回馈等皆可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就认可你的品牌,增加用户粘性,并且成为你的传播员,为你的餐厅带来更多资源。
3.做好移动互联网订餐的用户体验
当吸引了消费者光顾之后,用户体验将会是留住他的关键,也影响着消费者是否会二次光顾或者推荐给好友。中小餐企由于服务人员较少,经常碰到在订餐高峰期服务不及时,让顾客留下不好的印象。目前许多餐厅通过用自助下单的方式来改善,如关注餐厅微信公众号就可以微信一键叫外卖,堂食的顾客可以手机扫码下单,结账直接微信、支付宝等线上支付,对顾客来说省下了排队等待的时间,对餐厅来说节省了人力和时间可以接更多的订单。
4.提高餐厅营运的工作效率
效率低、速度慢是很多餐厅的为消费者所诟病一大问题。排队、点餐、支付、催单都使用纯人工的方式,消费者用餐时间成本远高于他们享受到的服务。现在越来越多的餐厅都通过互联网技术代替人工,节省了这部分的时间,但是餐厅应该将配套的工作效率也提升上去。
比如送餐人员的速度,目前许多中小餐企都是用自己的门店人员,有时候会人手不够,送餐时间就慢引起顾客不满,而平台的配送费用又会压缩每张订单的利润,其实餐厅可以选择和一些第三方配送物流公司合作,营业比较空闲时用自己的送餐员,忙碌时派单给第三方骑手,有的外卖管理系统可以做到对接外卖平台订单和第三方配送,顾客下单后可以马上接单派单给相应的骑手,有助于提高餐厅的运营效率。
5.培养互联网素质人才
现在常说“互联网思维”管理餐厅,但是就算老板有这个想法,要落实到每一个服务员身上还是很有难度。特别是服务业人员流动大,中小餐企的员工素质普遍不高,所以互联网切入难度也大。虽然互联网技术日渐强大,但是要完全代替人工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员工无法适应系统使用,容易造成时间和成本的增加,同时又影响了消费者的服务体验,那么拥抱互联网反而会成为了餐厅的负担。因此中小餐企不应该忽视对于互联网餐饮人才的培养,要懂得让技术成为有利工具去帮助餐饮经营者运筹帷幄打理餐厅,而不是本末倒置。
未来移动互联网技术肯定会涌现出更多层出不穷的新模式,在无限的市场机遇下,懂得掌握它的优势,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去改善自身企业管理的不足,去开拓更广阔的业务,才能真正改变三高一低之下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