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云计算”时代,企业如何实现高效运营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新技术应用的兴起,企业运营管理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系统和数据从本地迁移到云端。大数据和云计算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企业中所扮演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已经成为赖以生存的因素之一。
云计算为企业日益增多的数据资产提供了保管、访问的场所和渠道,事实上,数据才是企业真正有价值的资产。如何更好,更有效的管理云端的企业数据,为企业决策服务,是企业高效运营的关键,也是云计算必然的升级方向。
大数据和云计算正在改变传统商业模式
马云曾经说过,未来是数据的世界,大数据革命势在必行。如今数据已渗透到各行业,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企业如果不改革,生存会越来越困难。
如何转型?比较好的方式是结合云计算技术,实施大数据管理。企业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是走向数字化、电子化,这样一来就会对大数据、云计算提出巨大的服务需求。
大数据能给企业提供的最大帮助第一是了解“谁在消费我们”;第二是可以知道“他们想消费什么”;第三是可以借此揣摩“他究竟是怎样消费的”。
大数据专家、职品汇创始人龚才春博士认为,大数据和云计算将对传统产业带来重构。比如,在大数据支持下,保险公司可以有效筛选客户的种类,针对每个客户都有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对风险低的客户敢于大胆给折扣,对风险高的客户报价也高一些,这样一来就能够大大提高保险公司的风险防范能力,求得利益最大化。再比如人力资源行业,通过大数据征信调查,可以准确掌握求职者的信用情况,能够对企业招聘提供正确的指引,从而通过效率。而银行金融等行业更是高度依赖精准大数据技术的行业。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运用,可以高效获取市场数据,同时获得海量客户资源,实现品牌传播、利润增加等。
云端数据逐步成为企业管理赖以生存的场所
根据idc 等相关机构的报告预测,全球范围内的大部分数据来源将从消费者转向企业,后者产生的数据在2025年将占到整体的数据的六成比例。在现实企业,所产生的数据大多是纸质文件、报告、图像、视频、音频等不便于检索、容易重复储存、难以进行版本管理的非结构化数据,而且比重越来越大。据gartner统计,传统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处理的结构化信息仅为20%,而仍在快速增长的非结构化数据占比已达80%。
这些大量的数据都需要一个安全的存放场所,不管是临时的,还是永久的。毫无疑问,随着云技术、云服务的推广普及,企业上云步伐加快,云端将成为最大的非结构化数据存储场所。
让数据流动起来,企业管理才能实现1+1>2
大数据专家、职品汇创始人龚才春博士分析指出,目前我国许多行业的大数据均是孤立割裂的,“信息孤岛”现象非常突出,“真正掌握很多数据的是大公司,像电信运营商、大银行和互联网巨头们,它们之间是很难合作。”龚才春博士指出,难合作的原因是容易在某个领域产生竞争。
龚博士认为,数据只有流动起来才能产生价值。从流向来看,企业的数据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企业内部循环,主要涉及企业的历史数据,各部门内部产生的数据,跨部门、跨地域工作协同产生的数据等,旨在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第二类是企业外部循环,主要是通过企业产品与用户、合作伙伴、上下游产业链等形成互动,进而产生海量数据。
龚才春博士认为,只有将整个企业的外循环与内循环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企业数据流转的完整闭环。这种具备反馈机制的闭环,对于释放整个数据的想象力至关重要,才能实现1+1>2的效果。
毋庸置疑,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如何利用好新技术与云平台,是每个企业要面临的抉择,只有顺势而为才能提高企业效益与竞争力,才能在市场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无疑是考验每一位管理者的试金石。(文/董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