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泰时代广场物业物业管理处

深圳市尚易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本周二,高力国际发布2018年第二季度广州物业市场回顾与展望报告。
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广州核心商圈仅有3.0万㎡甲级写字楼(专题阅读)新增供应入市。但需求旺盛,上半年净吸纳量为23.99万㎡。
房地产企业成为上半年的租赁主力,占据39%的交易面积。科技业、金融业分别以22%、17%的交易面积紧随其后。
受有限新增供应和旺盛需求的双重影响,上半年全市甲级写字楼平均租金同比增长9.6%,达177元/㎡/月,空置率3.9%,同比下降7.8%,为近5年来的低点。
对2018年及未来4年的市场走向,高力国际亦作出了分析:
· 2018下半年:预计约48万㎡新增供应入市。
基于二季度的低空置率与下半年有限的新增体量,国际广州分公司办公楼服务部董事陈昱豪认为,预计今年全市租金将同比增长6%-8%,年末全市空置率将维持在8%的水平;
· 2019-2022年:将有超262万㎡新增供应入市,约占全市现有总体量的50.8%,且约60%增量集中于琶洲。
高力国际广州分公司董事总经理冯文光认为,随着大量新增供应的推出,预计空置率将逐渐攀升,并在2020年出现15%的峰值,2019至2022年租金涨幅或将减缓至每年同比增长3%。
珠江新城租金涨幅领跑全市 新增供应进入收官阶段
目前,珠江新城已成为广州甲级写字楼总存量大的子市场,占据全市甲级写字楼总体量的61.5%,且无论租金或租金涨幅皆领跑全市——平均租金达194元/㎡/月,同比增长12.1%。
与此同时,珠江新城新增供应也已进入收官阶段,仅有约47万㎡新增供应于2019至2022年推出,仅占珠江新城现有体量的14.7%。
高力国际预测,珠江新城租金水平未来5年将保持平稳增长,从而带动全市租金水平缓和增长。
琶洲新增供应独占鳌头 但多为企业自用
2018至2022年,全市62%的甲级写字楼新增供应集中于琶洲,但其中超半数为自用面积。如,唯品会总部大厦、腾讯广州总部大楼、阿里巴巴华南运营中心、复星南方总部中心等,大部分新增供应都将用作企业总部。
据此,高力国际分析认为琶洲未来5年租金水平将保持缓和增长。
除了写字楼市场,高力国际本次报告针对“粤港澳大湾区”议题,着重分析了广东三大自贸区中面积大、规划gdp高及规划人口多的南沙自贸区,并指出南沙已进入城市快速发展阶段。
今年5月,新鸿基成功投得广州南沙庆盛枢纽区域地块,将打造地标级综合体,成为港企投资南沙的一大新动向。
今年内,灵山岛尖片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收官。此外,随着“1+1+10产业体系”正式生效,广州国际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入驻南沙,如今南沙iab产业布局已初具规模,整体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高力国际华南区咨询服务部高级董事陈厚桥表示,在政策地推动下,南沙整体发展前景好,预计未来将有大量企业进驻南沙。
2017年国内房地产基金累计成交金额突破600亿元,同比增长150%。2018年初,《私募投资基金备案须知》新规的发布,预计新规将促使地产基金的投资由债权类向股权类转换,股权类基金将在投融两端拥有更多的机会,对大宗物业的投资带来利好。保险资金方面,中国人寿、华夏保险、天安人寿等众多保险机构在2017年在物业投资市场上屡次出手,预计2018年保险资金对国内优质地产战略增持的趋势不变。
2018年,外资地产基金将继续把中国列为亚太区增值型投资的首要目标市场。世邦魏理仕研究发现2018-2020年间将共有530亿美元亚太私募房地产基金投出,其中中国市场将获得140亿美元,主要为增值型和机会型基金。另外随着2017年中国经济的新动力逐步成型,外资地产基金对中国经济失速的担忧逐渐减弱,预计2018年外资基金对中国一二线城市优质物业的投资将有所加快。
主要城市各类物业租金回报率预测
2018年一线城市核心区域商办物业的租金回报率将保持平稳,但次中心、新兴商务区的写字楼回报率有继续向下的趋势。二线城市中写字楼供需平衡的南京、杭州,以及趋势向好的成都等城市的租金回报率均将有所下调。全国购物中心的回报率预计保持稳定。一二线城市以及一线周边卫星城市的仓储物流项目的租金回报率将进一步下行。
cbre大中华区投资及资本市场部董事总经理李凌:“中国大宗物业投资市场具备在2018年继续活跃的宏观基础,国内开发商和机构投资者仍是买方主力,同时跨境资本需求旺盛。建议投资者关注一线城市中具有租金增长潜力的物业,借助板块整体提升、物业和租户结构升级、用途转换等途径实现更高的投资回报。二线城市方面,预计商办和工业物流物业的租金回报率将分别高出一线城市150-300和75-425个基点,较高的租金回报率将继续吸引投资者的目光,但鉴于供应过剩整体风险较高,建议聚焦租赁基本面良好或改善的市场,可将视野拓展至正在崛起的新兴物流枢纽城市。”
海外投资政策松动可能性低,一带一路和产业地产投资活跃
2017年8月以来商务部反复强调的“房地产、体育及娱乐业对外投资没有新增项目”,而国家发改委于2018年3月起实施的《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将房地产划入敏感类投资。再进一步考虑到2018年美联储加息缩表、欧洲央行可能结束量化宽松、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等因素对人民币汇率和中国外汇储备造成的风险,中国监管层今年内放松对资本出境和境外房地产投资限制的概率较低。
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一带一路地区以及和产业配套相关的仓储、工业、港口码头以及自用物业等类型的投资仍将享有更多的政策灵活度,相关投资需求将较为活跃。此外,中资于2013-2015年期间的不少海外地产投资获利颇丰,2018年我们或将看到中资出售项目的情况有所增加,并带来一定的再投资需求
2018年4月12日,武汉 -世邦魏理仕(cbre)今日发布《2018年季度武汉房地产市场回顾与展望》报告。研究报告显示:
写字楼市场需求活跃,创单季历史新高。服务业、tmt行业表现活跃。非核心市场新增需求占全市总需求超八成,平均租金环比微降。
零售物业市场保持活跃,餐饮品牌在市场需求方面表现不俗,新兴业态(专题阅读)表现亮眼。
物流仓储市场未迎来新增供应,电商、第三方物流以及其合作伙伴依然为季内的主要需求来源。推迟交付将成为市场的新常态。
cbre华中区董事总经理罗瑾表示:“武汉市依托其省会城市的政治中心地位以及地理位置等先决条件,加上近年来政府对招商引资的大力引导,成为产业转移及结构升级的重点区域。在经济发展面向好的推动下,武汉商业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势必会带来一大批企业在武汉乃至整个华中地区的发展壮大,其随之而来对高质量商业体的需求不言而喻,并将同时加快推动武汉商业房地产市场转型升级。”
优质写字楼市场:市场需求创历史新高 服务业,tmt表现突出
2018年季度,包括光谷新世界t1在内的三个位于非核心商圈的写字楼项目交付使用,共计为市场带来19.1万平方米的新增供应。专业服务业、科技新媒体以及房地产建筑业为季内主要的需求来源。此外,联合办公延续去年的活跃趋势,加速在非核心市场扩张,市场单季吸纳量达到15.7万平方米,创历史新高。而租金方面则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单季降幅有所收窄,录得96.8元每月每平方米 。
展望未来六个月,cbre预计武汉优质写字楼市场将会迎来近30万平方米的新增供应,建设大道、中南路核心商务区都将迎来新项目入市。新增供应持续入市将会使空置率仍徘徊在35%以上的高位。
cbre华中区顾问及交易服务办公楼部主管骆娅表示:“尽管武汉写字楼已然步入供应高峰时期,根据cbre研究部发布的《2017中资企业写字楼租户调查报告》,参与调查的中资企业中,有33%的企业表示未来希望在武汉扩张其办公需求。在新设立和升级搬迁租赁活动的活跃驱使下,市场需求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优质零售物业市场:餐饮品牌持续扩张 新兴业态表现亮眼
本季,武汉优质零售物业市场未录得新增供应。轻餐及健康餐饮品牌加速扩张,而高端餐饮持续青睐地标商业项目和成熟街区项目。除教育培训以及艺术展览外,新兴业态也有所表现,如电竞娱乐空间e7互娱入驻武汉天地。至季末,全市平均空置率水平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报3.2%。
租金方面,虽然地标项目租金持续增长,但位于非核心商圈项目分化明显,基于经营压力小幅降低租金水平,致使得购物中心首层租金环比微降0.4%,报309.2元每月每平方米。
展望未来六个月,包括位于中南路商圈的帝斯曼购物中心以及武汉cbd泛海城市广场二期在内的多个项目有望开业。需求方面,我们预计轻餐饮和新兴业态将会积极扩张。
cbre华中区顾问及交易服务商业部付峻豪表示:“随着艺术文化、智能科技、社交网络、影视动漫ip等热门元素与商业持续深入的进行跨界结合,武汉零售物业市场将在未来2年内迎来新一批供应高峰。从需求上看,‘体验’与 ‘生活方式’将会是消费需求的关键词。”
优质物流设施市场:市场未录得新增供应 非核心市场需求活跃
2018年季度,武汉优质物流设施市场存量维持在170万平方米。市场需求方面,电商、第三方物流以及其合作伙伴依然为季内的主要需求来源,全市单季吸纳量录得5.7万平方米,其中非核心市场需求旺盛,单季吸纳量达到3.7万平方米,全市空置率水平环比下降3.3个百分点,报10.4%。租金方面,全市高标库平均租金同样本环比与上季度持平,录得每月每平方米23.4元。
展望未来六个月,cbre预计,全市优质物流设施市场新增供应将突破30万平方米。受预租进度以及工程进度影响,部分位于非核心市场的项目或会推迟交付。
cbre华中区顾问及交易服务工业部负责人周静表示:“根据cbre研究部发布的《2018大中华区房地产市场展望》,2018 年二线城市新增高标仓库面积约400万平方米,其中重庆、武汉和杭州占到二线城市全部新增供应的 45%。与此同时,得益于来自电商和第三方物流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武汉租金水平将整体保持平稳。”
核心区甲级写字楼面积缺口将达48万平米
市场人士认为,由于香港的写字楼租金飙升,供应短缺,长远可能会影响香港对于跨国企业在港设立亚洲总部的吸引力。
事实上,根据福布斯杂志的调查显示,目前46%的跨国企业目前已在新加坡设立亚洲总部,而香港则吸引了37%的跨国企业位居第二。同时,对于一些初创的科技公司而言,新加坡作为亚太区运营成本的优势更为明显。目前在新加坡开设总部的跨国科技公司占比为59%,而香港的占比仅为18%。
“过去数年特区政府在土地供应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住宅方面,而写字楼市场同样存在长期供应短缺,这将影响香港作为亚太区主要经济枢纽的地位。政府应为商业发展增加土地供应,从而确保香港能继续提供足够空间让跨国企业扩张。”仲量联行董事总经理曾焕平坦言。
随着中环商业写字楼租金飙升,香港政府在2017年3月在中环推出三块商业地皮,这是香港特区政府自1996年来首次在中环推出商业土地供应。根据本报记者查阅政府数据显示,2018-2019年,特区政府计划共有四块商业地皮出售,其中三幅位于九龙启德,一幅位于广深港高铁(香港段)西九龙总站上盖,期内港岛区并无任何商业地皮卖地计划。
根据特区政府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香港商业核心区甲级写字楼的总楼面面积共空缺约14万平方米,并预计至2023年总楼面面积缺口将达到48万平方米。
同时,由于写字楼供应短缺,多家共享办公空间平台已陆续进入香港市场。全球共享办公“鼻祖”wework目前在香港共有三个服务点,分别位于中环、铜锣湾和太古城中心。
今年6月,内地共享办公平台氪空间(kr space)宣布预租湾仔甲级商厦one hennessy其中七层楼面面积合共约8.3万平方英尺,成为公司在海外市场的一个据点。据悉,公司计划今年在香港共承租约40万至60万平方英尺的共享办公室楼面面积。
“港岛核心地段(写字楼)的空置率长期处于 2%左右,租金持续高企,装修费用不菲,联合办公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一个舒适便利的办公环境,以共享的方式,提高办公面积的效率,减少企业的分摊面积,降低企业营运成本,存在庞大的潜在市场需求。”氪空间(kr space)创始人兼董事长刘成城表示。
(赢商网报道)7月9日,高力国际发布2018年上半年深圳物业市场回顾与展望报告。据赢商网查阅报告,截至今年上半年深圳甲级写字楼存量达到5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7%,环比增长3.7%。其中福田存量高,为56%;其次是南山31%,罗湖存量占比9%,前海占比4%。
1-6月全市有7个写字楼项目入市,包括中星微大厦、荣超后海大厦、深圳湾1号中心、国银金融中心、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南塔、深圳能源中心,以及信利康大厦,共新增约29万平方米的面积。
在写字楼租赁市场中,由于金融、科技、专业服务、先进制造等企业的扩张而导致大面积租赁增多,这在福田和南山区表现尤为明显。
持续活跃的租赁需求对租金产生一定影响,今年上半年深圳甲级写字楼平均租金为245元/月/平方米,创历史新高,实现同比增长6.3%。其中南山收强劲的需求支撑,平均租金增长快,为16.7%;其他各区表现相对平稳;前海在基建完成之前依然属于调整期,租金同比下调10.6
另据高力国际预测,下半年深圳将有约130万平方米的写字楼新增供应入市,其中南山将有8个,宝安、前海3个,福田1个项目面世。未来三年预计每年新增供应均在百万平方米以上,总供应面积或超过600万平方米,其中一半的供应量将来自前海。
高力国际称,深圳甲级写字楼物业即将进入供应过剩时期,新增供应将在未来两年内达到历史峰值。这对租户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大量新增供应势必将在中短期内令全市平均空置率进一步提升,尤其受到前海片区新增供应的影响,预计到2019年或将攀升至29%。
租金方面则是因为高供应而受下行压力,2019年预计有明显的降幅,但福田和南山仍可实现租金小幅增长;全市租金在2020年会有回升,之后呈平稳上升趋势。
此外,据高力国际数据透露,2017年全国各大城市大宗交易中,深圳整体成交相较落后于、上海,但同比增长达到106%,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在深圳的大宗交易市场中,写字楼仍是受投资人关注的领域,但长租公寓及联合办公也是他们看好的投资方向。
截至目前,深圳已有超过50多家长租公寓品牌,分为房地产类、酒店类、中介类以及创业类等,包括如万科泊寓、魔方公寓、链家自如公寓等。联合办公方面,深圳目前已有60余家品牌运营商,包括wework、soho、funwork、urwork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