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习善桥
去寻访习善桥实属偶然,只是在寻访林城古桥中,需要上网查询林城地名时候,在鄣北散木这个同样爱桥之人的博客里,他介绍了位于湖州市长兴县林城镇新星村澄心寺自然村的一座桥面已全部改建为钢筋水泥,桥墩仍是民国二十六年原物的古桥,名曰习善桥。桥畔有一块太湖石石碑,上面刻有建桥碑记。湖州地区留存下来的建桥石碑比较稀少,这么完整的更不多见。
因此趁着五一休息的日子,我们决定驱车去探访习善桥。果然,桥面已全部为钢筋水泥所筑,桥畔竖立着一块太湖石石碑,石碑顶部上刻有“習善橋”三个大字,下面从右到左分别刻有“習善橋建于何時無可考惟康熙庚戌重建至今又三百馀年矣近日庙圮經首事等募資重建兹届工竣援将解囊諸善口/胡口口助國幣壹百元/胡葛氏助國幣七十元/林寳昌助國幣五十元/林顺和助國幣五十元/劉瑜瑾念五元/温口纓二十元/陳時變二十元/黄体中二十元/黄詠芳二十元/張水林十五元/趙顺記十五元/黄世珍十口口/黄口氏十五元/陳治甫、陳明照、潘傳炳、胡源嘉、金耀璋、胡劉氏、李東生、許恩懋、倪長振、王輔臣、江源昌十元/胡黄氏、翁列聪、胡妙魁、周壽貶、劉荆山、程經逺、陳時熊、陳時党以上每名助國幣拾元、口口/耀以上每名助國幣陸元/陳明嵩、陈相甫、張其勝、許鳳岐、許月梅、李毛頭、黄奕綢、陳永昌、謝成養、翁列青、翁列顺、杜照榮、楊尊洽、陳昌宏、逵公堂、陳敬蓮、陈張氏、林阿寳、胡諾為、蔡南慶、吴口口/以上每名助國幣五元/陳劉氏、汪世口、黄愷堂、胡長髮以上每名助國幣肆元/方文魁、唐超飛、張其利/以上每名助國幣叁元/劉諸純、程九余、邵元貴、程富壽、黄德中、胡有志、王正坤、唐傳林、胡炳發、胡發桂、張口口/口根口、張連芳、許王氏、唐口雲、潘正元以上每名助國幣贰元/楊志逹叁元/王德林、陳國和、唐錦祥、李口方以上每名助國幣口元/李光照三元/夏德口弍元/岳傳書、黎口贵、口杰行、口口口以上每名助國幣一元/中華民國二十六年二月初三日/經手人趙大霖、林振華、陳治甫、張水林/陳福益、林義臣、林口口、許思楣。”
但是我们在近距离观察桥墩的时候,惊奇的发现,习善桥根本没有损毁,而且极其完整。习善桥整体呈弧形之桥面两侧弧形纵梁(外沿上部略出檐、底部内收略下凸)均呈睑边状,边孔桥面两侧纵梁外端边角均镌刻精美的勾云纹饰,桥墩排柱石外侧棱削杀,而且大部分石料为武康石质,中孔桥面两侧各阴刻有两处“習善橋造/重建習善橋”桥名,桥名两侧阴刻有“康熙庚戌/嘉平重建”和“民國丙子”等字样。中孔桥墩其中一块武康石质排柱石上还刻有双蒂莲花底座的字堂,可惜上面没刻年份印记,仔细分辨下,从右到左分别是“勸緣會口王口口大關/勸緣會口口口口允成/勸緣住持釋口口口口”的字样。这块排柱石的石质与德清兼济桥、长兴三登桥和长兴石佛桥刻有南宋年号的排柱石质极为类似,甚至更精细,这应该是最迟为南宋早期在德清开采的武康石。根据整桥的材质,我们推断出清朝和民国时仅加宽了部分桥面,桥墩,更换了部分系梁石。
那么习善桥大概真正建造于什么年代呢?仅靠整桥的武康石质、莲花字堂、勾云纹和呈弧形三折边桥面的构造最多只能推断为最晚为明朝始建。
我们决定去查阅史书,可惜史书上未见习善桥的记载。那么从习善桥所在自然村是否能得到一些信息?从史书上发现习善桥位于的澄心寺自然村得名于一座著名的寺院——澄心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齐朝永明元年(公元483年),是长兴县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香火一直延续到民国年间,在抗战中被焚,解放后原址改建成学校。澄心寺非常有名,非但自然村以此为名,历史上还有过澄心乡、澄心村,合作化时期行政村名才改称“新星村”。
根据庙桥一般以庙的名字命名,那为何该桥不叫澄心桥呢?我们决定再去翻看史料。《同治湖州府志二十八卷興地畧寺觀下(548页)》记载“澄心寺在縣西南六十里齊永明元年建祥符中增修治平三年今額毁明洪武中歸併大雲寺,永樂十三年重建”、《弘治湖州府志第十二卷寺觀(563页)》记载 “澄心教院在縣西南六十”、《成化湖州府志第十二卷寺觀(141页)》记载“澄心教院在縣西南六十里”、《嘉庆长兴县志第十三卷寺觀(762页)》“澄心教寺在縣西南六十里齊永明元年建宋祥符中增修有碑記治平三年改今額元末廢永樂十三年重建”,都没有提及习善寺。
最终我们终于在《永乐大典湖州府》里找到了习善寺的记载,这一段原始记载是在《嘉泰吴兴志》里的,上面有着这样一段记载,“習善寺在縣西南百十四里齊永明元年置本朝祥符中增修有釋靈采記治平二年改為證心院後復今名【舊編以為治平後又改今名按統記作於淳化時已載集善寺】”
《嘉泰吴兴志》和《永乐大典湖州府》清晰的指出习善寺也就是澄心院(寺),习善寺曾在宋治平二年改名为澄心院(寺)。
习善之名原来由此而来。
根据这些史书上的记载推断,习善寺就是澄心寺的旧名。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齐武帝永明元年(公元483年)应是习善寺,宋治平二年才改名为澄心院。再根据庙桥以庙命名的习惯(再加上捐助发起人为寺庙主持),习善桥应该最少始建于元朝中期,更极有可能是始建于齐武帝永明元年(483年)到宋太宗淳化年(990年到994年)之间或宋太宗淳化年到宋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之间,距今至少已经有950多年历史,为现今湖州地区现存最古老的桥梁之一。
湖州市赵孟頫研究会
张伸 鲍巍
发现有错误,修改了下
请大家帮忙看看
这是原文《湖州晚报》2017.11.28 修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