岢岚的象征:明代钟鼓楼


人都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你爱的人。爱屋及乌自是不言而喻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出现这样一个人纵使尘满面,鬓如霜,也想要和他相伴到岁末晚景。
岢岚城的标志性建筑—钟鼓楼。实为姊妹楼,据县志记载,钟楼原建于香宁寺,明正统十四年建于衙门正街南口,楼基石砌石座,飞檐歇山顶,纯木斗拱结构,楼为3层,悬匾“响铃霄汉”。楼上悬大钟一口,系金大定十一年生铁铸,重5000公斤,撞击声闻数十里。
鼓楼建于明洪武十年,万历九年重修,石基砖拱洞口,在大洞顶端筑, 有2层高楼,造型雄伟壮丽,飞檐歇山顶式,砖木结构,悬匾“关河一览”,登楼俯瞰,县城全貌尽收眼底。后毁于抗战和文革,我们今天所见的钟鼓楼为2005年重新修复的,是县委政府顺应民心,座于原鼓楼洞上,为二层三檐。过去曾有“岢岚有个钟鼓楼,半截插在天里头”,应县有个木塔,离天只有一尺八的说法,可见钟鼓楼的高大雄伟。站在钟鼓楼上面可以观县城全景,钟鼓楼位于县城中轴线上,对面的朱雀台、龙抬,来雨亭等景点,古代人有南朱雀、北玄武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