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总局一再说:新表没加重负担,没加重负担,绝对沒加重负担,真的沒加重负担!近乎发誓䞍咒,其情可怜!
第二,信息量太,适应大力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大数据时代,无数据不生存,数据化“风控”!
第三,基础信息表为首的多张表格起到备案作用,据悉县级纳税服务规范2.0版本将大部分优恵变备案。
第四,不严谨小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这样庞大的休系,原谅吧!
第五,填报难点焦点在于同一项业务在不同报表中的分配,例如:分期收款业务、政府助业务等,一项业务如何不重不漏考验填报者的智慧。在纳税调整表分类标准不统一的情形下(例如未按权责发生制与投资收益表就不是逻辑并列关系),缺乏报表填报优先级指引,是个大bug!
第六,报表核心在于两大门派:纳税调整体系和税收优惠体系,税收优惠脱离纳税调整,自立门派,两大体系泾渭分明,是新表重要形式特征!
第七,以申报表形式大张旗鼓的明确或改变政策口径,似乎有越位之嫌,程序动了实体的奶酪!
第八,遇到困难绕着走!政策复杂,填报简单,只看结果,不问过程,例如重组调整表,准备调整项等!
第九,申报变兼顾统计功能,这是吸取小微企业的教训,人家国务院给了政策,是需要上报政策效应战果的!加速折旧这张表,最为搞笑,会计加速,税收加速的,本来没有差异,为了统计,硬搞差异!
第十,索引式设计,拿出一副开放式的态度,这是随时要增删附表的节奏!表格够多了,各省不会利用这个技术便利,再增加表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