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丽(个体经营)”相关介绍:泗阳,古为桃源县,境内历来广植桃树。“夭桃千顷”为该县赫赫有名的“八景”之一。早在明朝,泗阳县桃园滩及黄河岸云渡口一带居民,除以种地、植桃为主要生活来源外,还利用农闲季节,把人们随地抛掷的桃核捡起来,雕刻成桃篮、桃锁、桃船、桃猴等工艺品,作为副业收入。因本地方言“核”与“猴”读音相近,而雕品中又有“猴子”,故人们把所有各类桃雕,通称之为“桃猴”。在旧时代,一些桃雕粗品,都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卖给小商贩远销外地,作为婴儿扣手脖、姑娘系荷包、老人挂烟袋的装饰品。民间习俗,说桃木、桃雕、桃树枝还可以驱妖避邪。婴儿出门串亲,都要折根桃枝拿着。在孩子身上挂系桃核雕品,也含有避邪保平安之意。关于桃雕,有一个神奇的传说。从前,云渡口住着个陶老汉,他身高力大、心灵手巧,对栽培桃树很有经验。人家桃花红一色,他家桃花分五彩,结出桃子香味扑鼻、又大又甜,病人吃了身体健,老人吃了变年轻。因而同辈人都叫陶老汉为“桃猴”,称他家桃子为“仙桃”。 有一年,河里出现了独角妖怪,常会窜上岸来吓唬小孩、欺负病人,闹得黄河两岸人心惶惶。独角妖怪想偷吃仙桃,刚刚溜到桃树下,就被陶老汉发现。陶老汉顺手抓起平时练功的石锁砸到妖怪头上。后来,凡是门上挂锁的人家,妖怪就不敢进门;凡是宅边有桃树的人家,妖怪就不敢近.云渡人又用桃核刻成桃锁、桃猴,系在孩子,和病人身上,驱妖避邪,保平安.1973年,泗阳桃雕被外贸部门发现,并办起了泗阳桃雕厂。来自上海的民间工艺专业研究人员和云渡口的桃雕能手共同研究,精心设计出了八洞神仙、十二生肖、十八罗汉头像、猴子背鱼、熊猫吃竹、凤凰牡丹、双喜花篮等二十多种桃雕精品。其中又以十八罗汉头像与八洞神仙最为为精致.行家里手雕刻出的一串佛珠,更使人大开眼界。五百罗汉、花卉果实、花鸟虫鱼……一百零八颗佛珠上的图案,千姿百态、种类繁多,应有尽有。其中最精致的当数花鸟佛珠,玲珑剔透、造型准确,小鸟的翎毛、花瓣花叶,疏密适度、层次分明。凤凰牡丹、松鹤献寿、喜鹊登梅、鸳啼红杏、燕穿绿柳、鸳鸯荷花等多种祥瑞图案。佛珠之间,还穿插些禧、福、寿、喜喜、弥勒佛、玛瑙、玉石等象征吉祥的“喜珠”。这些精品备受国内外佛教信仰者和艺术品珍藏者的青睐。泗阳桃雕闻名全国,远销到“安南八国”(越南、缅甸等地)、日本、高丽(朝鲜)……深受国内外朋友的喜爱。2009年国庆期间,泗阳云渡桃雕代表性传承人云守阳、王付久应邀参加第四届中国南京文化产业交易会。会上,两位传人除了展销各自的精品力作外,还满足顾客要求,进行现场雕刻,受到与会者及广大顾客的广泛赞誉。2009-12-07,“云渡桃雕”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在即将开始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泗阳云渡桃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展示,同时还将参加“江苏文化周”现场表演活动。在网上世博江苏体验馆,乐游江苏——巧夺天工这一板块中将展示泗阳云渡桃雕的制作工艺、制作流程介绍文字和视频。同时,在6月13-17日举行的“江苏文化周”文化表演活动中,1981年出生的泗阳云渡桃雕代表性传承人王富久,将现场表演云渡桃雕的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