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不筹划,经济损失巨大;筹划,不知从何入手?
看到上面这个问题,想必大多数企业都会为此困扰,目前,针对企业的资产(股权)投资行为,有多种适用税收政策。在不同条件下,企业应如何进行选择呢?
一直以来,税务筹划都是热度非常高的一个词,甚至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讨论或开展税务筹划,首先要弄清楚税务筹划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否则可能会偏离方向,甚至违法。
一、合法性是税务筹划的基本前提
很多企业经营者对税务筹划的认知甚至只停留在两个事情上,第一个会计账务,第二个是发票,很多人认为这就是“税务筹划”。当然,大家通过网络或各种书籍,也看到很多税务筹划的介绍或所谓的案例,可惜的是,大部分方案最终都不能落地,不具有操作性。主要原因包括对税法、税收政策理解不准,没有充分考虑到非税成本,名为“筹划”实为偷逃税,缺乏有实操经验的专业人士及团队,等等。其中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合法性问题,也即这个方案能否符合法律尤其是税法的规定。
合法性是税务筹划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特征:
一是形式合法性,相关交易的安排以及纳税申报、减免、优惠符合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是实质合法性,经济交易的性质以及纳税符合实质课税标准、与税收立法目的相符合。
传统“税务筹划”,大家可以看到,我在这里加了一个引号,比如利用账务、发票进行的“筹划”,将面临高企的法律风险。其背景是,新常态下,我们的税收增长也趋于缓慢,税收政策和征管的执行口径都在收缩。从税收立法方面来看,我们当前正在推进“六税一法”,营改增以后我们营业税就消失了,严格意义上说,按照目前的规定,年营业额超过五百万都要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使用的发票转变为增值税专用发票,很多以前房地产、金融投资领域,利用发票进行的传统“筹划”面临的涉税法律风险将会陡升。
二、方案设计
根据现行税法,如果个人或企业持有企业股权转让有溢价,溢价部分需要征收所得税,转让股权方为企业的需要征收企业所得税(税率一般为25%,转让股权方为个人的需要征收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如果该转让溢价高,则税负高,一般企业用费用冲抵方式也难以消化。
股权转让税收筹划的总体思路是到低税率地区完成股权转让交易,按照低税率地区税负缴纳相关所得税。
变更公司注册地或新成立公司,争取税收优惠或补贴。
为了招商引资,发展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国家及地方层面都出台了一系列的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多数经济开发区出台了财政返还政策。例如位于我国西南腹地的重庆彭山秀水工业园区,园区目前是中国税收优惠政策中,对于较多行业开放,税收待遇最佳的地区,同时享受国家及地方诸多优惠政策:少数民族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三峡移民政策、国家级贫困扶持政策、革命老区政策等。园区对注册企业增值税以地方留存的30%~50%扶持;企业所得税以地方留存的30%~50%给予扶持;个人独资企业(营改增)小规模的可以申请核定征收,核定征收之后享受个税税率0.5%~3.1%;企业如果本身享受国家优惠政策扶持的,可叠加享受重庆彭山秀水工业园的扶持政策。通过变更注册地或在园区新办公司,让一大批股权转让方实现了成功避税。
利用税收优惠或财政返还可以降低税负,减轻企业运营的现金流负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通常做法是变更公司的注册地,通过与目标地区政府签署相关书面协议,根据地方出台的政策及双方协议获得税收优惠、财政返还。
上市公司大小非股东解禁之后减持套现,卖出价格和持有成本比较往往溢价较高,税收筹划空间较大【李 133-7906-3550】。通过转让股权的方式出售土地、房产、采矿权、企业股权等大额资产,如果出售价格和原始持有成本比较有较高溢价,也可以作为股权转让税收筹划的重点方向。
三、最新案例解析
北京某上市公司a面临经营税负过重问题,同时:(1)原始股东持有股票解禁将来临;(2)拟在境内参与投资一家科技公司;(3)2-3年后拟收购一家国外知名同行业企业;(4)该公司目前没有享受国家区域性或行业性的税收优惠政策。
通过我们的分析,借助于一些地区合法的区域性税收优惠降低股票解禁、资本运作的实际税负,合理利用就可以实现资本运作的低税负甚至零税负;二是积极申请税收优惠资格,通过法律调查,我们发现这个企业至少可以申请两个方面的行业税收优惠——高科技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这样背景运营公司的企业所得税就实现了大幅的降低。三是做税法顾问,参与企业一些重大的商业决策,从税收角度提供最优决策。
总结:
随着税收法律属性的不断增强,企业税务筹划的合法性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否则可能会触犯法律底线,非但不能节税,还会带来经济、法律上、名誉上的损失。建议,税务筹划的开展应建立在对方案充分合法性论证的基础之上,控制好其中的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