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嘉兴的轨交、机场、一卡通…统统都有了建设时间表!


在嘉兴,
每当提到轨交、机场,
总是能引起市民热烈的关注,
盼望着,盼望着……
终于——
7月24日,
中共嘉兴市委办公室、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印发了
《嘉兴市创建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行动计划(2017—2020年)》
轨交、机场、公交、学校、医疗……
你能想到的都有具体时间表了!
实施“1233”行动计划
紧紧抓住创建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契机,按照牢筑全面接轨上海“桥头堡”要求,把接轨上海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结合起来,制定实施“1233”行动计划,努力将嘉兴打造成为全球卓越城市周边的具有国际化品质的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
1
全力推进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建设这一中心任务
2
积极推动交通体系、公共服务两大领域沪嘉一体化
3
着力推进产业、创新、人才三大重点合作平台对接
3
深化政策、规划、机制三方面协同
小编带你看具体任务:
紧扣一个行动目标
“力争到2020年使嘉兴成为——
1、上海创新政策率先接轨地
2、上海高端产业协同发展地
3、上海科创资源重点辐射地
4、浙沪一体化交通体系枢纽地
5、浙沪公共服务融合共享地
建成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着力打造浙江新一轮发展的增长极。
突出两大关键领域一体化
“实施铁路轨道对接上海“233”工程,着力建成“半小时高铁圈、一小时通勤圈”,力争实现县域高铁全覆盖。
关键词:高铁
新建2条上海都市圈区域铁路工程,力争基本建成沪乍杭铁路(嘉兴段),开工建设通苏嘉铁路,贯通沪杭高铁和沪苏湖高铁。
关键词:轨道交通
积极谋划推进3项城际通勤对接工程,深化研究利用沪杭铁路开行嘉兴至松江通勤客车,争取向上海南站延伸;
规划推进经松江至上海城际轨道交通工程;
积极谋划平湖连接上海金山支线轨道交通工程。
加快编制市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完成轨道交通与上海对接方案。
关键词:铁路站场
改造完善3大铁路站场,强化嘉兴南站综合客运枢纽核心地位,进一步提升集铁路、轨道交通、公路、公交等各种交通方式“零距离换乘”能力,积极争取嘉兴南站改造扩容;
围绕开行通勤客车要求,加快推进嘉兴火车站改造升级,完善设施,提升功能;
争取启动铁路货场迁建,打造“公铁水空”多式联运物流平台,构建接轨上海货运大通道。
“关键词:机场
按照打造上海两大枢纽机场重要协作机场目标,加快推进嘉兴军民合用机场建设,确保如期建成启用,并进一步加强与上海机场集团合作,深化与上海两大空港功能衔接、错位发展。规划建设临空经济区,与上海开展通用航空、航空零部件、空港物流、航空服务等产业合作,实现借力发展。
“关键词:高速
完善“三纵三横三连”高速公路网,加快推进杭州湾跨海大桥北接线二期工程等项目,做好320国道改造线位方案研究等工作,完成接轨上海公路项目投资70亿元,进一步畅通公路对接。
关键词:公交
加快推动与上海毗邻区域公交常态化运营,2017年新开通2条(含)以上,合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项目,提升公交区域一体化水平。
关键词:航道
加快“三横三纵一通道”内河高等级航道及浙北集装箱运输通道建设,深化推进杭平申线航道改造工程、湖嘉申线(嘉兴段)二期等项目,完成接轨上海航道项目投资70亿元。
关键词:港口
扎实推进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协同发展,实现通关一体化运作,完成内河港、嘉兴港投资120亿元,加快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关键词:信息港
重点争取与上海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网络实现直通,推动电话、宽带、移动网络互通共用,进一步提升我市信息网络速度、服务质量。
依托全国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和乌镇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积极推进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等升级改造,加快下一代互联网(IPv6)、5G应用试点、云计算等部署建设,争取设立互联网国际出口专用通道,打造上海都市圈一流“信息高速公路”。
“关键词:教育
实施“沪嘉教育同行计划”,借鉴吸收上海先进的教育办学思路和模式,实现教育理念的同步提升。
鼓励支持中小学校开展校际结对和交流合作,做到市属学校结对全覆盖,达到深度战略合作学校50所以上,全市新增包括国际学校、附属学校等教育合作项目10个以上,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同享。
推动教育高层次人才培训体系互动融合,合作培育教育名师200名、教育领军人才25名以上,实现高端教育人才并轨同育。
积极探索课改、考改等领域联合研究,实现教育改革及其成果同推共享。
深化对接上海高水平高等院校,推动与同济大学共建研究生院或国际联合学院等战略合作,实现高等教育资源扩面、提质、升等的同城效应。
“关键词:卫生
实施“沪嘉医疗三同”计划,依托上海名医院、名学科、名专家资源,深化医院管理合作,重点培养一批优质医疗管理团队、技术团队和服务团队,形成一批区域性优势学科、重点专科和专病中心,实现与上海“技术同城、服务同质、资源同享”,力争新增医疗合作项目10个以上,建立20个联合诊疗中心(院士工作站、分院)。
拓展深化与海军军医大学(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等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全面合作。
“关键词:社保、文化、旅游等
以与上海“一卡通”为重点,深化市民卡在上海互通应用,进一步扩大沪嘉两地医保卡“点对点”实时刷卡结算医院范围,争取首批纳入上海异地双向刷卡结算地。
深化开展沪嘉多元文化交流,推广嘉兴文化节庆品牌,积极参加上海各类国际性文化会展活动,争取上海高规格体育赛事在我市设立分站(场)。
瞄准高端市场,积极引进上海社会资本及在沪外资康养机构,加强与迪士尼、东方绿洲等上海文旅资源联动,联合开展“重走一大路”等红色精品旅游,打造上海都市圈核心区域高品质文旅健康休闲地。
推进三大平台对接
实施“121”平台合作计划,加快推进与上海产业、创新、人才合作平台建设,重点建设10个左右产业合作平台、20个左右创新合作平台和10个左右人才合作平台。
“关键词:产业
谋划建设临沪区域产业合作新平台,深化省级以上开发区、高新区、服务业集聚区等与上海重点产业平台对接合作,力争实现10个左右重点平台与上海产业平台紧密合作、利益共享。
推进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与上海加快建立“统一规划、协同招商、同步建设、共享品牌”合作机制,大力推进上海自贸区(嘉善)协作区、浙沪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上海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等的规划建设,积极探索在收益分配、要素保障等方面创新合作机制,实现共赢发展。
以平台为载体,积极推进产业合作,把握上海产业转型升级窗口期,聚焦重点产业领域,深化分工协作,着重推进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科技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合作,全力构筑上海都市圈智能制造之城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地。
“关键词:创新
围绕建设沪嘉杭G60科创走廊,着力培育20个左右对沪创业创新平台,力争成为上海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副中心。
进一步提升嘉兴科技城、秀洲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中国归谷嘉善科技园、乌镇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海宁鹃湖(国际)科技城等科技创新平台能级,深化与上海重大创新平台及高校科研机构的对接合作。
围绕建设具有长三角影响力的“科技企业孵化之城”,集中规划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点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大力引进高端科研机构,高水准建设一批孵化平台,共建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和产业创新中心。
“关键词:人才
重点打造10个左右人才合作平台,加快推进嘉善上海人才创业园、浙江新型产业研究院(嘉兴科技城—上海大学共建)、海宁沪浙人力资源产业园等人才合作平台建设。
深化与上海浦江论坛、上海欧美同学会、上海人才协会、海外人才网等合作关系,共同谋划推进一批重大人才活动,聘请一批引才大使,设立一批引才工作站(点)。
制定人才与平台合作支持政策,持续推进“沪·育”“沪·挂”“沪·联”“沪·溢”四大计划。深入推进赴沪挂职锻炼“五个一批”计划,每年不少于100名。
深化三方面协同
“关键词:政策
加强发展共谋,进一步强化接轨上海战略谋划,加强与上海战略协同、功能互补研究,进一步构建嘉兴在上海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区位节点优势。
加强政策共享,进一步梳理我市政策、规章制度及办事规则与上海差异,研究制定承接上海非核心功能相关配套政策,充分发挥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体制机制优势,率先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等方面创新政策,并重点在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逐步推广,努力消除与上海政策落差。
加强智库共研,深化智库合作研究机制,与在沪知名智库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
“关键词:规划
加强规划引领,按照全面融入上海都市圈的目标,在发展战略、空间布局、功能定位等方面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进行深度对接。
开展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的规划研究,进一步明确城乡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等内容,强化全面接轨的落脚点与着力点。
建立沪浙(嘉兴)规划实施的协调推进机制,探索制定沪浙(嘉兴)规划实施蓝皮书,推动与上海规划全面对接、协调统一、更好地实现融合发展。
“关键词:机制
建立双层双向对接机制,积极争取省级层面建立省与嘉兴市联席会议等对接协调机制,并争取建立与上海市的协调推进机制。
加强与上海常态化交流,充分发挥我市驻沪联络处作用,优化党委政府、部门区域、商会协会等与上海多层面对接协调机制,每年组织党政代表团赴上海学习考察,加强与上海对口部门日常联系,形成接轨上海工作新格局。
深化松江、金山等毗邻区域对接合作机制,共同推进落实合作事项,着力在社会治理、生态环保、联合执法等方面开展紧密合作,提升区域融合水平。
来源:嘉兴日报

有些人要失望了,说好的地下铁没了!

关键又要吹牛了

炒冷饭,从我定居嘉兴那天就听说这些消息了。一不小心十年过去了
实施铁路轨道对接上海“233”工程,着力建成“半小时高铁圈、一小时通勤圈”,力争实现县域高铁全覆盖,只是“实施蓝皮书”,美好的未来。
没看到有具体时间么?
金九银十的前期工作轰轰烈烈,不把嘉兴房价推上去不罢休啊。

画了好大的一个饼
好吧那就好好发展
以一个典型嘉兴人的特点,我想说一句话,我们本地人一直都是会想,会说,少做,不做~
GCD的东西,没看到实际建起来,都存在变数的,换个领导,到底怎么弄,还不知道了。这不马上要开NINGTEEN了,到底怎么样,谁又说得清?
楼主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
撤地建市就提出的嘉兴机场,30多年过去了,还是在规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