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有一帖,后人命名《山预帖》,是说煮吃的一种,宋“四家”里我也学过黄庭坚,多称长枪大戟,忽视他温润一面,我是先读帖后临写。这通手札行距均匀,字间错落,轻盈跳脱,最好在饭桌上读,在灶台边临,最后再远庖厨,有移步换景之感。
公历1101年,《山预帖》是黄庭坚57岁那一年写的,这个时间段里黄老师不再长枪大戟了。书法也不再走火。
当阳张中叔去年腊月寄山预来,留荆南久之。四月,余乃到沙头。取视之,萌芽森然,有盈尺者。意皆可弃。小儿辈请试煮食之,乃大好。盖与发牙,小豆同法。物理不可尽,如此。今之论人材者,用其所知而轻弃人。可胜叹哉!
《山预帖》
高士写字时从不考虑能否获得“兰亭奖”,也不大展前备賽,心无挂碍,故率真而格调高。
昨天我看到有一时尚媒体推广,标题党们使用的是——《发芽的红薯,竟让黄庭坚写出千年好书法》。我推测编者的身份,可能籍贯也是我老家中原人,河南人对红薯喜之怨之,爱恨交加,人人有红薯情结,红薯气质,不然不会是这面目。作者太不了解中西文化交流史,提前拿出了一块红薯来懵人。坏红薯味道近似某位公仆打造出来的信阳桐柏红茶。
书法史里至今还没有“红薯帖”。我来说这一块“书法的红薯”以博眼球。
冯杰/画
山预就是山芋,山芋是山药,不是红薯。中国最好的山药河南人说是怀庆府的“怀山药”,我们叫铁棍山药。我到安徽,他们说好山药还有“淮山药”。两者发音都对,听不出来能吃出来。
宋朝的那一天,任凭黄庭坚馋死,他也吃不上红薯的,红薯是在他去世200多年之后的明代才来到中国,中间还隔着一块元朝的膻气十足的羊肉。
山药
我至今来写一札“红薯帖”也不算晚,相对黄庭坚,红薯是一块迟到的红薯。
这一年,苏东坡去世。4年后,黄庭坚去世,享年60岁。是书法界的巨大损失。黄庭坚想念山药时也可正是他生命最后时期,书艺如此纯熟之时,也无非想吃一块山药,山药形似墨锭而质非墨锭。外圆内方,但看外观就不像红薯。
-活动预告-
大树讲堂--宋词与诗意的生活
时间:2019年4月13日
地点:许昌鄢陵建业生态新城艺文中心
报名电话:0371-55672501
活动免费,往返大巴接送(可自驾前往,导航建业花满地温泉酒店,北侧为生态新城艺文中心)
具体流程:
9点,郑州统一大巴出发(集合地点河南饭店南门)。
11点-11点30分,到达建业绿色基地,参观鲜切花基地,挖野菜,并有绿色基地绿色农产品伴手礼一份(基地特色小番茄)。
11点30分-12点。参观游玩生态新城。
12点-14点。小城食堂用餐(餐饮自费)。用餐完毕后,小城一期二期绿化景观游览,并至熊孩子欢乐村,儿童户外活动体验。
14点-14点30分。生态新城艺文中心小剧场集合。
14点30分。大树讲堂-宋词与诗意的生活主题分享会。
17点活动结束,大巴统一回郑州。
-今日上架-
大树归乡礼篮(作家故乡的味道)
-互动话题-
冬天的烤红薯,你有被它深深吸引的经历吗?
-图片-
图片来源 | 网络
-作者-
冯杰,1964年生。诗人,作家,文人画家。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作家书画院副院长、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著有散文集《丈量黑夜的方式》《泥花散帖》等,书画集《野狐禅》。海外文坛称其为“在台湾出版最多散文集的大陆作家”,“获得台湾文学奖最多的大陆作家”。
今天是己亥年大树空间伴随你的第 52 天亲爱的朋友祝你早安、午安、晚安
大树空间,一家好吃的书店
读书会 | 亲子旅行 | 非遗文创
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