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又到麻糍飘香的季节,漫山遍野长出了郁郁葱葱的艾草,这时候的艾草最适合用来制作宁波的传统小吃青团、麻糍。刚出炉的时候最好吃,带着点温热,甜而不腻,充满了春天的味道,皮软糯但不粘牙,咬一口还有汁水呢!这个时节,宁波东钱湖一带就有许多家庭作坊,制作青麻糍现做现卖,尤其是在景区附近,卖青麻糍的摊点随处可见。不过,近日有网友路过一家制作麻糍的手工作坊时却发现里面的卫生条件不容乐观,帖子一发,吃货们顿时炸开锅了。
春天到了,这两天春光明媚,风景宜人,最近去郊区爬山徒步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网友“轻舞飞扬”前几天就去了东钱湖爬山,不过在爬山途中他偶遇做麻糍的加工场景,用他的话说就是“大开眼界”。“可以看到‘青’里面,诸如草之类的杂物很多。那些挑杂草的老太太们能挑出多少来,是否又能彻底挑拣干净,就靠自行想象了。还看到一个成年男子穿着胶鞋在泡着青的桶里踩啊踩,看起来跟咸菜工序差不多……”帖子一出,顿时炸开锅了。网友们的留言就分成了两派。一派表示:“看了这加工环节,都不敢吃了,求那些吃了的食客心理阴影面积。”还有一部分吃货认为,“机器生产的,就是不如手工做出来好吃。所以我说,好吃就行了,而且还是纯人工的,不好吗?管这么多干嘛,要的就是这个味!”
记者了解到,宁波的艾青麻糍,名气最大的就是东钱湖下水麻糍,正是网友“轻舞飞扬”帖子里所说的地方。记者来到东钱湖下水村附近的十里四香,果然见到这一片几乎家家户户门口都摆放着艾青麻糍,就在路边支起货摊,现做现卖,前面卖麻糍,后面做麻糍,来东钱湖旅游的游客基本上都会买几块时令的麻糍吃吃。就在记者采访时,还遇到不少顾客从柴桥、大碶、小港等地特意驱车过来买青团和青麻糍,市民王师傅买了10斤青麻糍,并预订40个青团。他说:“大家都说这里的青麻糍又香又有嚼劲,这不,亲朋好友托我一起帮他们订了。”这里的麻糍真有那么好吃吗?一位姓单的村民告诉记者,村里人家都是在用老底子传下来的方法制作麻糍:艾青要选清明后一个月内的,最香最新鲜;糯米和白糖虽然令制作成本会高一些,但成品的口感会更好。糯米用清水泡一个晚上,再放到蒸笼里用柴火蒸,为了保证后期软糯,一边蒸一边要出锅搓揉几次,保证米粉碾压均匀。
不过钱报记者也注意到,附近几家制作艾青麻糍的人家都习惯直接出门在东钱湖里清洗他们的艾青,但这一片湖水的水质稍显浑浊,边上还漂浮着一些垃圾。
而且在路边销售时,做好的麻糍、青团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每当路边有车经过时,总会扬起大量的灰尘,飘落在摆在路边的麻糍和青团上。当记者询问店家是否有销售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经营性证件时,一位村民嗤笑了声说:“那个是给有铺面的人办的吧,我们连店铺都没有,怎么会有这些证件。”
那么这样的生产销售是否违规呢?记者特意咨询了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员回复:“对于这种小作坊式制作销售传统的手工食品是否违规,目前还没有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
不过如果有市民因为食用这种手工作坊里的食物出现问题,向我们反映我们一定会及时处理。我们也针对宁波人爱吃的特色食品推出了‘小作坊生产许可证’生产麻糍、青团的小作坊都可以来要求领证。”
目前还没有法律.法规.完全是只种生.
还是自己家做的放心
胶鞋没啥事啊?你那些劣质食品袋好啊!卖鱼那里的黑袋闻到味道就想吐,还不是到处是
还好我不吃这玩意儿
还是我老妈做的好,干净,好吃,显摆一下
楼主是城里人吧,我们在乡下都是这样的做的,而且量多了只能这样踩了。
比放色素要好一点
嘉兴哪有好吃的青团买
哈哈哈 笑死我
穿胶鞋踩胶鞋明显洗干净了,家里做咸菜也是这样子的,再回去一点就是赤脚踩的好么!真要嫌弃不干净,我们来谈谈做这个的那个草头吧,搞不好狗狗猫猫撒过尿的,才回来冲冲干净就上了,你吃么
给骑猪上高速评分:积分 -1理由: 贱人矫情。小时候淹咸菜 都光着脚踩的。。还不是能吃?你是城里的 还是天上的?这是属于正常的工序。并不脏
给骑猪上高速评分:积分 -3理由: 中国百姓只配吃这样的,全民相害时代模式
小时候农村的都这样的。。。。。。
\n给流鼻涕的狗评分:积分 +1理由: 赞一个!嘉论有你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