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好不好关键靠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以及学校的氛围,但好的名字起到点睛作用,作用也不可小视。
【高中】
柯桥中学:浙江省柯桥中学(本人倾向于这一方案)或浙江省绍兴市柯桥中学
鲁迅中学:浙江省鲁迅中学(本人倾向于这一方案)或浙江省绍兴市鲁迅中学
越崎中学:浙江省绍兴市越崎中学或绍兴市柯桥区越崎中学
轻纺城中学:浙江省绍兴市中国轻纺城高级中学或绍兴市柯桥区高级中学(本人倾向于这一方案)
鉴湖中学:绍兴市柯桥区鉴湖中学
钱清中学:绍兴市柯桥区钱清中学或绍兴市柯桥区第一中学(本人倾向于这一方案)或柯桥中学钱清校区
【初中】
一般都以绍兴市柯桥区开头,柯桥的初中亏在不能直接绍兴市开头。这和绍兴市教育局的自私和绍兴县教育局的不放心有关,担心名称变,权属变。
绍兴市柯桥区实验中学
绍兴市柯桥区柯岩中学
【小学】
现在乡村完小基本很少了,都是街道乡镇名字为中心小学,再加上一些历史意义的地名人物名冠名。
柯桥小学:绍兴市柯桥小学(本人倾向于这一方案)
鉴湖小学:绍兴市柯桥区鉴湖小学
竹林小学:绍兴市柯桥区阮社竹林小学
秋瑾中学:绍兴市柯桥区秋瑾中学
绍兴市柯桥区柯岩中心小学
实验小学:绍兴市柯桥区实验小学
希望市县两级教育局可以共同协商,命名做到合情合理。绍兴市开头不代表归绍兴市教育局管,希望市局这点自觉要有,不然浙江省镇海中学等等学校岂不是杞人忧天?
这个学校的名称为什么要这样改来改去的,又无聊又浪费资源,国外好的学校哪有这样不停的改名的?国外的学校名称一般都用了好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了。把心思花在改名这样表面功夫上,还不如多话心思去想怎么提高教育水平,怎么做到教育资源公平!!!
你说的是不错。学校好不好关键靠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以及学校的氛围,但好的名字起到画龙点睛。教育公平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可以实现的,让山区的孩子可以在名校读书求学不是很好吗?
绍兴以及柯桥上一次中小学大规模的改名大概是06年左右吧,当时是不允许以分校的形式办学了,要求独立办学,所以当时有一次大规模的改名行动,都还不到10年,你们又想着学校改名,典型的吃的空。这样有意义吗?北京好多名校难道有什么诗情画意的校名吗?都是第几几小学或中学。所以不要老去想这些表面功夫。没意义。
还有,教育公平不是一两句话可以实现的,没错,谁说一两句话可以实现了,这就要求有关部门要花更多的心思去考虑和实现,少拿心思去做表面功夫。还有,这个让山里的孩子上名校难道跟这学校改名有什么关系吗?难道学校改名之后,上小学初中就不用“就近原则”了?这个山里孩子就可以自由到市区上名校了??真不明白楼主在扯些什么。
一两句话?首先市县两级要协商开会,协调部署,发布通知,统筹规划。一手的事我等小民哪里算得出来什么时候。
山区的孩子因为有学区房的指标,交通又不便,怎么去城里读书?我说的名校资源就是设立分校区。或者像隔壁城西小学那样改名陆游小学。城西小学不见得比普通的柯桥的小学要差,柯桥的小学不是更应该在这方面想想了吗?
这个学校改名我实在看不出跟什么教育资源啊什么名校啊有什么关系。比如城西小学改成陆游小学,这个学校马上就能成为什么重点小学了?这里面的学生各个都能成为未来的状元了?我想改名后一切都跟改名前一样,唯一就是学校名称改变了而已。像有的网友说,难道改名成中国第一小学,就成全中国第一好的小学了?!所以啊,你老就少想这些有的没的,没什么意思。
这个你说的好的名字起到点睛作用,作用也不可小视。我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点睛作用,也看不出有什么作用,还是北京上海那些名校,难道都是靠名字成为名校的?人家有的是内涵,至于名字,人家名校的名字是再普通不过了,什么第几几小学。学校改名表面看只是改个名,但实际牵扯到很多都要改,所以说是瞎折腾浪费纳税人钱的表面工程,没意义。
老帖子找一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