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向雨
盛华基地的操场上每天都能看到穿着军装,站着队列,喊着口号,唱着军歌的景象,从早晨五点钟起床集体跑步,晚上九点钟坐在一起分组讨论——这是军营生活吗?不,这是企业的员工在进行军事化培训。这种场景对很多员工并不陌生。 非军事人员的军事化培训,其历史可谓“由来尚矣”。早在我国春秋时期,齐桓公就曾组织平民在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这个传统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绵亘不绝,直到今天仍保持不衰。比如,直到今天,我国中学和高校在新生入学后安排的第一项内容就是军训。
近些年来在企业中盛行的军事化培训,到底能让大家有哪些提升和改变?小编梳理了一下自己的观点。
首先,区别于企业常规培训,军事化培训更有利于员工之间的沟通,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员工平时各司其职,在工作中的交往一般仅限于事务往来,彼此之间缺乏了解。在企业的常规培训中,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员工也只愿意与熟悉的人打交道。而军事化培训往往会打破员工原有的小圈子,依据人的性别、身高,将他们组成新的队列,这就给了员工一个彼此熟悉的机会。
不要小看了“立正”、“稍息”、“向右看齐”这些简单的操练,也不要认为齐步走、喊口号、唱军歌这些集体活动无足轻重。虽然在理论上说,参加军训的员工或者学生彼此之间是不可能有很多交谈机会的,但是,通过几天甚至几十天的“艰苦训练”,那些曾经“共同战斗”的“战友”之间,能不变得互相熟悉和亲切吗?
案列;张强是一家大型贸易公司的审计部经理,他说:审计部和财务部很久以来一直是一对“冤家”,财务部经理王立在配合他的工作时,似乎总是不够积极。但一次军事化培训改变了这个局面:张强和王立被分到了一个小组、一个队列中。虽然当时两人没有太多的机会交谈,但是,一个星期的培训结束之后,两个人在公司见面时都有了微笑,工作中沟通、配合也有了默契。
军事化培训的第二个魅力是有助于培训效率的提高。在常规培训中,迟到、早退、上课时收发短信、打手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都是学员们屡教不改的“传统恶习”。培训教师会受此影响降低授课的质量,培训组织者也会大幅度地增加工作量。
而军事化培训则可以治愈这些培训中的“痼疾”。比如,在一次军事化培训中,班主任要求所有的学员都列队进入课堂,如果有谁迟到,迟到者所在的小组就不能坐下,只能站在课堂上,直等到迟到者到来。事实证明,通过这类让学员们集体活动、彼此监督的一系列“措施”,培训期间的纪律得到了良好的保障。
军事化培训还可以增强常规培训所没有的趣味性。不要认为培训一旦采用军事化方式,就要求所有人板起面孔,任何时候都不苟言笑。不要忘了,“团结、紧张、严肃”之后,还有一个“活泼”的要求!脱掉令人“审美疲劳”的职业装,换上英姿飒爽的迷彩服,大家自然有一种新鲜感。更重要的是,随着培训的展开,军队中诸如拉歌比赛、分组对抗之类的优良传统,也会被参训学员们自然而然地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