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考研失败怪父母 ,25岁后父母对孩影响最好为零,你怎么看这个案例?


故事一
平凡父母全力供女儿读名校
女儿考研失败怪父母没本事
倾诉人:阿霞 55岁 退休工人
倾诉时间:2016年1月9日
新年了,别人都开开心心的,我这心里憋闷得很,又不敢和别人说。女儿小红生气时,总会说“你们这样的父母怎么会生出我这么优秀的女儿?你看你们两个又穷,长得又难看,根本不配拥有我这样的女儿”,小红说这些话时,我们夫妻俩真的感觉很伤心,可内心深处又感觉有些对不起她,所以也任由她发脾气。
我和丈夫都是普通工人,单位不景气,两人早早就退休了。现在我每个月也就1000多元的退休金,小红的爸爸稍高点。我们这样的收入,确实不能给小红想要的生活。
我们夫妻俩都很普通,丢在人群里根本就没人会注意。而我们的女儿小红就不同,从小就很出众。或许是她接了我和爱人的优点,反正她一点也不像我,也不像爸爸,皮肤白皙、眼睛又黑又亮,长得像个洋娃娃。
除了长相比较出众,她一直都很听话,而且上进好学,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从小到大,小红基本是被我们夸大的。小红自己读书也很努力,小学考上好初中,初中又考上了南宁三中。我们两口子都没啥文化,也不懂如何辅导她,学习全凭她自己。
高考时,小红的成绩超出一本分数线不少,很多重点院校她可以随便挑,但最后阴差阳错学了日语。
大学的4年时光里,小红过得不太开心,因为她并不喜欢日语。加上同宿舍的女生家庭条件优越,个个都是家中的小公主。大学毕业时,同宿舍的6个女孩,只剩小红一人留在了国内,其他5个女生全部出国,这样小红内心极度失落。好在小红一心考研,第一年没考上。大学毕业后,小红回到家继续复习,专心考研。
心情好的时候,小红会很开心给我们做她的拿手菜。还会搂着我说,感谢父母给了她那么多。可更多时候,她比较烦躁。烦躁时,她就会责怪我们,当初高考选学校时,我们没给她好的建议,这导致她过得不开心。
更让我们生气又伤心的是,一次她居然说,我们这么平凡,怎么会生出她这么优秀的女儿。她所有的一切,都是她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她这么说,我们也哑口无言,读书时,我们夫妻俩确实没能力辅导她,唯一能给她的,就是尽自己能力供她读书。而如果她想出国,我们的经济条件又不允许。内心深处,我们真的感觉有些对不起她。
去年底考研结束后,她又说,感觉自己还是考不上。就算考上了,也不想去读了,因为日语不是她喜欢的专业。既然不喜欢,又何必再去痛苦煎熬几年。她要离开南宁,去大城市找工作,那里才有她的一片天空。
现在她天天晚上上网玩电脑,早上又蒙头大睡,我们和她就像生活在两个世界里。有时,很想和亲友商量下,说出去,又怕别人议论,对小红不好。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故事二
海归女为父回南宁发展
积极工作很快成团队领头人
倾诉人:阿静 52岁 公务员
倾诉时间:2016年1月10日
“明明有能力让女儿在国外发展,却为了自己的私心,非要把女儿‘绑’在自己身边,她爸爸真的很自私。”我一直认为,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孩子长大了,就该让她能飞多高飞多高。
我和丈夫都是公务员,家里虽然谈不上富裕,但我们夫妻俩工作非常努力,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比较优秀,是部门负责人。女儿小君在我们的耳濡目染下,从小就很独立,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热衷公益活动。读大学时,小君直接选择了澳大利亚的一所大学。因为小君的爷爷奶奶和叔叔一家都有澳大利亚的绿卡,小君去澳大利亚读书,身边会有亲人照顾,不会像其他孩子那样孤单。
虽然有亲人照顾,在澳大利亚读书期间,小君经常趁着假期打短工,以减轻我们夫妻俩的负担。4年前大学毕业,小君想继续读研,可小君的爷爷奶奶却因为不喜欢国外的生活,非要回国。而小君的爸爸害怕小君读研后会选择留在澳大利亚发展,便坚决不同意小君读研。
我非常支持小君在澳大利亚读研,因为小君学的是金融专业,她回到国内,一样要靠自己努力。在我看来,既然在国内和国外都要靠自己奋斗,那不如选择在国外奋斗,舞台更广阔。
因为小君的前途,一时间,我们家到处弥漫着“硝烟”,我和丈夫经常争吵,甚至到了想要离婚的地步。听说父母为此吵闹不休,小君还是顾及爸爸的感受,选择了回国,回到南宁发展。
小君的履历比较优秀,顺利进入南宁一家银行工作。内心虽有些许不乐意,可既然选择了,小君便很努力,绝不会消极应对。工作忙碌,小君经常会加班,对此小君也毫无怨言。正应验了那句老话“你有多少努力,就会有多少回报”,小君的努力很快见到效果,如今小君已经是项目负责人,成为团队的领头人。上司对小君也非常欣赏,重要的项目会放心交给小君来操作。
小君的发展虽好,可我内心深处还是期望小君能圆了自己的梦想,去澳大利亚继续深造、发展。
看了你们的报道,我真的感觉,现在很多父母都把孩子当成私有财产,从精神上、经济上控制孩子。可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独立的人格。父母能做的,是帮助他们独立,而不该把他们“绑在”自己的身边,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via 广西新闻网

根据这个新闻附一首诗
致我们终将远去的子女
纪伯伦(黎巴嫩)
你的子女,
其实不是你的子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陪伴你,
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在梦境中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
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
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遥望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用尽力气将你拉开,
使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第二个,观点完全错误!
从父母的角度,肯定希望子女留在身边;
从子女的角度——父母在,不远游!
第二个我看过去 完全是典型的裸官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