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平整了,
出行更方便了
“在创文保卫的工作中,社区的卫生、治安等都有很大提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密切了!”家住苏圃路的赵果琴笑呵呵地说。
违章搭建被拆除,变成了道路和绿地;清扫保洁走市场,“管干分离”提高环卫质量;社区综合整治,为居民美化家门口环境……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南昌城区推进城市管理和环境整治,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更让居民在文明创建过程中得到了看得见的实惠。
东湖
6000万元打造 “智慧城管”平台
东湖区积极构建城市管理大格局。2014年,东湖区坚持管理重心下沉,组建街道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提升执法合力。推动“开放式社区、家委会、村委会”环卫作业服务外包,环卫作业全面实现市场化;投入近6000万元,打造“天网、地网、人网”合一的数字“智慧城管”平台,为再造城市管理流程,构建精确、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打下坚实基础。扎实推进“治脏治乱”工作,大力开展建筑工地整治、生态环境整治等21个综合整治项目,对无物管居民住宅楼公共设施进行维修改造。
同时,在推进省直单位“拆违拆临、建绿透绿”工作中,有效克服任务重、困难多、压力大,“双拆”面积占全市46.4%等系列难题,连线成片拆除违建临建店面97处,拆除面积5.18万平米,并及时做到“还绿于民、还路于民”,居民纷纷点赞。
今年将构建城市管理示范区
今年,东湖区将构建城市管理示范区。按照“国家标准、南昌示范、制度科学、长效管理”目标要求,坚持聚合资源、分步实施、有序过渡、全面提升,在不断推进 “智慧城管”建设中,逐步拓展至“智慧东湖”建设。同时,积极推进智能化管理,构建好集城市管理信息中心、监督中心、指挥中心“三位一体”的城市管理综合平台,实现公安、交管、城管、执法等单位资源共享、联动执法,打造“智慧城管”。
推进扁平化管理,统筹城市管理机构改革,整合城市管理部门职能,建设大城管体系;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制度,实现“管理定额化、定额考核化、考核日常化”。推进社会化管理,发动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着力营造“群众齐参与、群众得实惠、管理更得力”的浓厚氛围。2015年要打造两条省级示范街。
西湖
朝阳新城市场化保洁全覆盖
2014年,西湖区城市管理成效凸显。老城区32条主次干道全部实现市场化保洁,朝阳新城实现市场化保洁全覆盖;全区道路机械化清扫、冲洗率由60%提高到65%;全面组建街道综合执法队、社区工作站。
创建工作更加有力。2014年,西湖区全力推进了社区环境综合整治等十大专项整治,强力实施洪城商圈、火车站、万寿宫商城等重点区域综合整治,打造餐饮服务示范街18条,清除卫生死角945处,集中清理暴露垃圾4万多吨,取缔非法营运“五车”2万多辆(次)。
西湖区投入约2.1亿元,实施了洪城路、抚生南路、灌婴路、建设西路、市场东路、市场西路等六路综合改造工程;投入2800多万元,对新洲路、桃花北路、子安路等道路实施路面改造;投入800万元,对老城区80条小街巷进行维修整治。完成了抚生路市民广场等绿化工程,种植各类灌木、乔木33.7万株,全区绿化覆盖率达37.6%。
清理公共区域“占地种菜”
2015年,西湖区将聚焦城市管治,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完善管理机制。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年”活动,巩固提升“创文保卫”成果,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长效化机制。充分发挥街道综合执法队和社区工作站作用,优化志愿者服务活动机制,推进“家改居”,完成铁路、南柴等6个家委会改制工作。探索推广“智慧城管”新型城市管理模式。
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监督考核评估体系,以问题为导向,从严实行销号管理,确保“数字城管”、“啄木鸟在行动”问题整改率100%,保持全市城市综合管理考核领先位置。加强火车站周边区域综合环境整治,不断规范洪城商圈和农贸市场长效管理。加快老城区3座垃圾站还建工作,力争实现全区垃圾处理率达100%;继续推动环卫作业、垃圾处理、垃圾广告治理市场化,实现主次干道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率70%以上;深入推进社区环境综合整治;依法清理全区公共区域“占地种菜”问题。今年打造2条文明卫生示范街区。
青云谱
率先引进垃圾广告机械化清理设备
青云谱区进一步优化城区环境,生态城区品位更高。2014年,青云谱区投入1200万元对洪干社区等12个点位16万平方米进行综合整治;投入200余万元实施了印钞厂地块内涝排水管网改造维修工程;投入约3300万元完成了金鹰路、新地路及其雨污水管网综合改造工程。同时,完成了朱姑桥维修工程,实施了警民路、妙济路两条断头路贯通工程。完成了焕章路绿化、梅湖景区紫薇园建设和村庄绿化提升工程。
城市管理持续发力。2014年,青云谱区以“创文保卫”为契机,开展了10项专项整治行动。实施城市管理目标责任管控制,坚持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建立了街道(镇)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社区城市管理工作站、区“五车”执法队3支基层队伍。同时,率先在全市引进垃圾广告机械化清理设备,建成全市最大建筑垃圾分类消纳场。
今年建设8个安全停车点(棚)
今年,青云谱区将以重点工程建设带动基础设施功能提升,实施新一轮打通断头路工程,打造2条商业特色街区;继续实施社区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市民居住环境;以全市打造“中国水都、鄱湖明珠”为契机,开展 “森林城乡、花园南昌”绿化工程建设。
同时,加快“智慧城管”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按照“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井然有序、和谐宜居”的目标,力争打造2条文明卫生示范街区;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完成8个安全停车点(棚)建设,努力缓解行车拥堵和停车难题;坚决遏制违法建设势头,推进城市管理向社区延伸,加快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动化为基本特征的智慧社区建设;做好地名普查工作,发挥地名工作在城市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青山湖
建立城中村、开放式社区准物业管理
青山湖区坚持抓创建、严管理,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以“创文保卫、治脏治乱”为抓手,对21个开放式社区实施了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行城区主次干道市容环卫作业服务外包,建立城中村、开放式社区准物业管理模式,实现了社区环卫管理全覆盖。
组建了镇街、园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全力整治占道摊点、“六小”店面、垃圾广告、农贸市场、“五车六乱”、工地围挡等难点问题,开展“农村治脏”专项行动,始终保持控违高压态势,城市管理水平跃居全市前列。在全市率先完成省直单位“双拆”工作,拆除总面积达3.4万平米,建绿还路1.2万平米。
新建南钢、佛塔、塘南等垃圾中转站
今年,青山湖区将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大力开展“城市管理提升年”活动,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完善督查考核办法,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大力改造提升薄弱社区,建立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和设施维修长效保障机制。创新城市管理体制,试行垃圾封闭运输,探索垃圾清运、市政管护、园林养护的市场化运作。抓好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南钢、佛塔、塘南等垃圾中转站。严控各类违法建设,严格落实镇村责任,坚决做到控违零容忍、拆违零遗留、执法零违规。
加大幸福渠、五干渠、六干渠、瑶湖等重要水系整治力度,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强力开展违法排污企业整治,实施污染水体生态修复工程,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亲水空间。大力推动环境提升工程,打造精品绿化景观道路,提高城区绿化覆盖率。深入实施“蓝天、净土、清流”行动,加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严格执行畜禽禁养区、限养区政策,严把项目环评关,坚决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抓好区内建筑工地、拆迁工地的扬尘污染治理,努力打造成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宜居家园。(来源:南昌日报 记者 吴跃强)
不下雨,我的车一个礼拜要洗两次,雨季一个月不敢洗.每天上下班,一年下来底盘蹭的惨不忍睹.后悔没买SUV,难怪在中国,SUV大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