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发想一点都不难!4大工具帮助你挖掘好点子

掌握创意发想之道
启动你的创意引擎
跟着团队一起想出一大堆点子其实不难,重点在于:引导。这意味着你要利用一套正确的工具,在适当的氛围(空间)里,抱持着创造性的心态,专注于完成这项任务。另外很重要的是,要为你的创意发想会设定时间限制。等到你认为大家再也想不出新点子了,就把那些想出的点子重新洗牌再发想。
建立踏脚石
想出来的点子越多,你和团队就越有机会做出有趣的联想,从这些点子里头再生出新点子。此外,就如同你在建立一条通往未来的路径那样,踏脚石的形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的数量和排列。
建立一个仪式
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创意人,也要花点时间才能调整到正确的心理模式,让创意开始源源不绝地产生。所以,不妨考虑建立某种创意发想的仪式,就像奥运一样点燃创意的火种。实际操作之后,你就会知道你需要多少时间进入状况。
使用工具
不要认为你只能靠脑力激荡,才能挖掘出种种可能的点子。其实有很多创意发想的工具可以运用,例如商业模式图和创意矩阵,都可以帮你和团队创造出许多有价值的点子。大家进行创意发想的讨论时,就利用这些工具来设定架构,同时拓展及探索各种新点子。
深入挖掘
除了发想、分享及扩展大量的点子,你还必须更深入探讨某些可行的创意──特别是要挑选出一些点子去制作原型并进行验证前。每个点子的核心是什么?打算解决谁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顾客会愿意付多少钱?要怎么让顾客第一时间发现这个产品或服务?
你无法每个点子都要如此深入挖掘,但对于某些点子,在发想时深入挖掘它们的使用情境、剖析种种假设,这个过程相当重要。
四大好用工具 创意矩阵
当你发现每个人的点子都落在同一个探索区块时,就是该扩大你们思考范围的时候了。
设计一门好生意
创意矩阵
创意发想的目标,是要让团队里每个人的思考能力及点子都能扩展,创造出类似“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创意矩阵是一项工具,有助于在不同类别的交界处激发出新创意。这个工具的重点在于要偏离正轨去思考。
画出方格子
要设计你自己的创意矩阵,请先在白板或贴在墙上的白报纸上画好方格子,直栏和横列都不要超过五个。加上一个“我们可以如何……?”之类的标题。
每一栏都要标上一个目标客层(既有或新的),每列则标明一个特定的技术、可能的解决方案或是价值主张。最后一栏或最后一列(或两者)不妨设为开放区,所有开放性的点子都可放在这里。
填格子
矩阵图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创意发想了!每个人随意且迅速地把所有能想到的点子写在便利贴上,再贴到矩阵的格子里,越多越好。文字很好,但画图更棒!目标是创意矩阵的每个格子至少都有一个点子。
等到每个格子都贴上了便利贴,动脑时间也结束了,就可以开始检查每个人的点子。此时,整个团队的人都要围在创意矩阵旁边,让每个人都有充分的时间去看看大家的创意。然后每个人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或两个点子,再从中选出最有希望的几个点子,以便往下进行。
商业模式图
商业模式图是一个绝佳的创意发想工具,可以协助产生出不同的选项,让你可以进一步探索,或是暂时先搁置备用。
新鲜观察法
何不使用其他公司的商业模式来加快你的创意引擎?新鲜观察法就是混合其他公司或行业的商业模式(通常对方要跟你的业务或产业完全不同),然后跟你自己的产品做比对,看看你能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
无论你借用的商业模式是线上企业或是实体零售商,其实都不重要。新鲜观察法,说穿了就只是透过另一副眼镜去看你自己的公司而已。
拿掉你的核心
检视你的商业模式,以便找出公司的独门祕方——你非常确定这个东西决定了你的公司如何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及获取价值。这个独门祕方可能是你开发并贩售的专利软体,也可能是一个无法取代的合作夥伴,或是一个特定的目标客层。
现在把这个独门祕方的便利贴拿掉。于是,你的商业模式很可能出现了一个大洞。你的任务就是把这个洞补起来。这个限制绝对可以刺激你想出新点子。
创新震央
商业模式图代表的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各个构成要素之间都会有因果关系的相互影响。因此商业模式图也很适合利用一种叫做“震央基础的创意发想”技巧。
在这个技巧中,其中一个方式就是清空商业模式中的八个格子,只留下一个焦点格子。如果只有这个格子保持不变,你要怎么做?比方说,你要如何运用你公司的资源,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
利用这个方法保留下来(聚焦)的区块,可以是你的客层,或是你的价值主张,或是你的收益流,甚至是你的通路。
套用现成样式
当你浏览各种现有的商业模式,就会注意到有很多现成的样式(pattern)可用。商业模式的样式就像公式一样,可以套用在一个商业模式去满足一个新的顾客需求,或是开创一个新的收益流。
创意墙
问“假如……会怎样”是一个很管用的方式,可以让你在一面墙上填满很棒的创意。快问快答的方式问问你的团队成员这些问题,刺激每个人想出更多点子。
提出触发式问题
这个工具的用意,是要让一个团队能在短时间内想出一堆点子,填满一整面墙。这个技巧是利用触发性问题,好让创意源源不绝。
创意墙需要先做一些准备工作。首先,拟好一份触发式问题的清单,才能以快问快答的方式向团员提问(大约一个问题30秒)。利用上述的问题清单当开头,把不适用你业务的问题删掉。把你既有的商业模式图当成素材,用来发想新问题。
然后开始快问快答,每念完一个问题,大家就把当下的想法用麦克笔写在便利贴上。
把点子分组
问完问题后,让每个人把自己的便利贴黏贴在墙上,一个答案写一张,并大声说出上头写的点子,这样每个人就会晓得有哪些点子已经被贴上去了。
接下来把这些点子分组,至多分成五组。你可以先界定好每一组的属性,也可以利用亲和图的分组做法。
等到分组完毕,把结果记录下来寄给团队的每个人,也别忘了随时跟他们报告往后的进度!
创新矩阵
你的创意墙填上了几百个点子,接下来就要挑选了。利用创新矩阵以及下列排序系统,把最好的创意过滤出来。
将你们的创意分类
创新矩阵的垂直轴代表的是从渐进式创新到大幅度创新的变化,水平轴则代表降低成本及增加收益。你当然也可以利用自己定下的准则,来当成水平轴或垂直轴。无论你选择什么准则,都要确定这些准则有清楚的特质,可以帮你整理点子,并从中挑出一些点子去制作原型及验证。
要玩,就玩大一点
有的创意会造成容易达成的渐进式改变,有些创意则会造成大幅度的改变,创新矩阵这个工具的设计,就是要将上述两者区分开来。比方说,公司宣布所有员工都要双面影印来降低成本,这个点子只会造成小幅度的改变。当然,对一家大公司来说,这可以某种程度地节省经营成本。总之,无论如何,这个改变可以也应该执行。大幅度的改变则会带来大转型,这类创意会落在矩阵上方的两个象限。
如何使用矩阵?
使用创新矩阵时,要先把创意墙或模式图上的所有点子拿下来,全部团员一起讨论每个点子,看要放在矩阵的哪个象限。此时你们要讨论不是点子的可行性,而是改变的潜力。这是个渐进式的改变吗?你的公司只要花一点工夫和资源就能办到?如果答案为“是”,这个点子大概应该放在矩阵的下半部。如果是能产生更多收益的点子呢?那就要放在矩阵的右半部。
放大思考格局
当你发现大家的点子都集中在矩阵的下半部(即渐进式创新),就得想办法让大家放大思考格局。
低垂的果子
任何一个象限里,都会发现到低垂的果子,也就是能轻易实现并获益的目标。当矩阵完全填好后,你可能甚至会把这些点子指派给一些人负责执行。但只有落在矩阵上半部的创意,才能做出最大的改变。
设计一门好生意:自己动手,step-by-step画出未来新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