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赚回6个亿,千倍回报背后的投资逻辑

2017年10月18日,梅花天使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在朋友圈里写下这样一句话:“记录自己投资生涯里第一个百亿美元公司。感谢这个时代给予的机会。” 这一天,他投资的金融科技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在吴世春身上,1000倍高额回报的奇迹发生了不止一次。他的开门红来自玩蟹科技的游戏“大掌门”,投资40万,赚回6亿,狂揽1500倍回报。这让吴世春在创投圈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名字。
11月8日,在中欧创投营第二期开学典礼上,吴世春以校友身份来到现场,分享了新经济时代下他的投资逻辑。我们也借此机会对他进行了专访。
“帮助”的人情味与责任感
在高倍回报的光环背后,吴世春与梅花天使创投的愿景其实只有一句话——“ 帮助聪明的年轻人成为伟大的企业家 ”。这16个字简单质朴,却隐藏着值得琢磨的几个要素。
首先就是帮助。吴世春所说的帮助,并不是简单的资金投入:“ 一个投资机构,如果对创业者只能给予钱的帮助,那是远远不够的 。”
在吴世春看来,投资者应当成为创业者的肩膀,用来“踩”和“靠”;应当成为创业者的眼睛,敏锐地发现新的趋势;应当成为创业者的桥梁,促进他们与各种资源之间的合作。
要有能力为创业者搭建各种人脉资源、合作资源,投资人就必须成为超级链接。吴世春说,这是他在中欧创投营上课时就学到的知识。作为投资者,他希望与创业者达成一种互相成就、终身合作的关系。
吴世春认为, 发现一个好项目,只是投资工作的10%;而好的投后帮助,才是提高项目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
于是,他成立了“梅花帮”。这是一个活跃的自组织的投资组合社群,也是他解决投后效率的关键。这个团队只有8个人,却能投资管理200多个项目。在这个社群里,大家互相帮助。吴世春笑着说:“有些人授予我大师兄的职位,也有人叫我‘帮主’。我们这个‘帮’,不说帮派的帮,是帮忙的帮。”
获得财务上的回报并不是吴世春的源动力,责任才是。就像《教父》里的一句话: 能力越大,责任越重 。“当这个社群在拥护你,在期望你,对你抱有很大期待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带着大家走向成功。”
“聪明年轻人”的成长与潜力
高峰时期,吴世春谈一个项目,一般只需花20分钟时间。他敲定过很多案子,也拒绝过很多人。而最终能够获得青睐的,大多是年轻人。
“投资新经济,重仓年轻人”,是吴世春的主要投资方向,也是我们需要讨论的第二个要素。
吴世春看好每一个年轻和聪明的大脑,并且善于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下注,以此获得最大的回馈。 他的两个1000倍回报,就是在年轻人一无所有的时候下注的 。
这与他的个人经历不无关系。吴世春本是一个来自江西大余的农家少年,从连续创业到入主投资,如今他已稳稳站在了新经济的浪潮上。因此,他重仓年轻人,也是想要给和他一样有梦想、有野心的人,改变和逆袭人生的机会。
不过,更重要的是,年轻人拥有的野心、冲劲及学习新鲜事物的心态。吴世春说,人才是新经济最重要的要素,企业的核心也在于此。“ 投公司,就是投人——一个企业的价值,90%在于团队;而一个团队的价值,80%在于创始人 。”
商业模式,经济模型,用户数据,都是可以计算的。但是,人的成长潜力却是无可计量的。因此吴世春坦言,他不会单独去投一个前期完全没有进入的公司,哪怕项目非常好。
他更倾向于在项目的发展过程中逐步了解,即使这个项目与前期的设计有所出入。
比如大掌门,一开始做社交游戏,后来做了页游,最后在手游上面爆发成为当年现象级的产品。又如趣店的罗敏,一开始做汽车团购,后来做家教o2o,创立趣分期,最后消费金融上获得成功。
“ 有很多项目我们会不断地加注,因为创始人不断在变,每一轮都体现了他的更高价值 。”显然,吴世春更乐意看到,年轻的创业者在一轮又一轮的磨砺中的成长潜力。
“优秀企业家”的认知力与心力
吴世春眼中的优秀企业家,有四大特质:高认知水平,合作的格局,开放的心态,以及强大的内心。
对产品、商业、资本的认知能力,决定着企业家是否能够观察到市场的标杆、时机与风险。
在这之中,吴世春特别强调了“终局思维”—— 以终为始,从结局反推到当下的布局 。吴世春说,“如果把整个企业成长当成一场战争,有时候不管牺牲有多大,最后能赢下来,才是最大的目的。”比如58合并了赶集,释放了一半股份,但是最终赢得了整个战场的布局。当抽丝剥茧找到事物的本质时,就应当把这最重要的因素,放到第一位去处理。
合作的格局也非常重要。用共同做一个大蛋糕一起分的增量思维,去吸引人才、资本和各种要素 。要学会找到牛人、用好牛人:“一流的团队,加三流的方向,会是二流以上的项目;而三流的团队,即使有一流的方向,可能最终得到的是四流的结果。”
吴世春说,《三体》里面一句话说得特别好,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提高认知能力最重要的是开放心态,不开放心态,就无法向外界学习,去接受新事物、新观点。好的创始人应该避免略有小成便目空一切,要跳出舒适圈去磨练。
在新经济领域,不断有新的机会涌现,比如大出行行业,这是一个万亿美元的市场,每一个出行节点都可能诞生巨型独角兽;又如互联网金融,这是一个天花板极高的创新领域,遍地黄金。
吴世春清楚地看到,“ 创业,始终是创始人认知力和心力的角逐,投资也是如此 。”企业家所具有的这些特质,也正是他们得以在新经济赛道中掌舵驰骋的重要原因。
在接受我们的专访时,吴世春话虽不多,但很专注。他有着属于南方人的内敛,同时,也富有激情,只要说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他的眼睛就会亮起来。或许也正是这样一种耐心、温和,使他成为一个优秀的天使投资人,在发现种子的同时,能够悉心浇灌,陪伴它们经历风雨,逐渐长大。
以下是部分专访内容——

q: 您之前是一个连续创业者,然后再开始做投资。我们一般认为创业者是比较激情、“打鸡血”的,而投资人则相对冷静。那么,在您看来,这两个角色之间有什么共性吗?
a: 做投资必须懂创业、懂创业者,才能真正去投到好的项目。同样,做创业也必须懂投资,对资本有了认知,才能理解资本的需求。因此,我认为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做投资确实需要冷静,或者所谓的用数据去说话,这占了一半以上的成分。但我还是建议 做投资的人应该有些激情,现在中国的投资界太冷静了。 我觉得我是有激情的,可以让自己心不要那么冷硬,否则的话就会变成一个纯粹的财务投资人或者买股票的。
q: 对您的梅花帮比较好奇,8个人管200多个项目,有效性和质量是怎么保证的?
a: 其实就是二八原则, 80%的时间花在最好的二三十个项目上面,你的精力就能够顾得过来。
q: 您称自己是一个超级链接。那您平时除了工作以外,如何保证自己一直处在比较前沿的位置,对创业者提供帮助呢?
a: 其实,给到自己的压力很大。我们很好的一个优势就是,我们站在资本的角度去看待所有的行业,看待所有不同阶段的东西,所以会提炼出一些与他们不同的角度。除此以外, 你自己必须不断地在思想上、认知上有很大的提高。 比如我研究王阳明心学,或者与各种牛人沟通,就会对其他人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理论认知。然后,再把这种感悟传达给他们。保持不断学习还是很关键的。
q: 在这个过程中会焦虑吗?
a: 最重要的一点,我是不焦虑的,因为焦虑是无济于事的。 我会刻意去回避很多负能量的东西,比如焦虑,后悔,错过等情绪。 心力很强大就不会有这样一个东西,你觉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都是刚开始,有句话叫做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所以就没有必要焦虑。当然,我并不是天生的乐观派。平时我会刻意让自己接触正能量的东西,把那些负面的东西给屏蔽掉。
q: 对未来的行业趋势或者方向怎么看,比如新零售、人工智能之类的?
a: 方向肯定是与时俱进的。我们也投了很多,比如新零售、消费升级、内容创业等;还有一些没有投,但也 是 非常看好的方向,比如 生物医疗健康 等。
人工智能会重新塑造所有的行业。 就像之前的电和互联网,在工业时代没有公司不需要用电,在互联网时代没有公司不需要用互联网,同样,在人工智能时代没有公司不是人工智能公司。
我们现在也在投,离钱近的ai,与产业结合的ai,跟商业智能、医疗、教育结合等。但我不愿意给自己贴上标签说,我是投ai的公司,我觉得那些站出来说我投ai,其实是为投ai而投ai。
q: 中欧创投营一期给您带来什么变化?
a: 首先是这个圈子,其次还是有很多理论性的东西,像第一性原理、颠覆式创新这些课程,对我有很大的帮助。我还是很感谢中欧创业营给我的,在职业生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end
文 | 纪叶 三米
文中图片来自pexels、 unsplash ,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 。
【推荐阅读】

中欧创投营第二期开学模块课程回顾 | 预见智能商业的未来
▼ 更多人气阅读